第一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知识建构] [高考调研] 1.考查方向预测:①重力、摩擦力、静电力和洛伦兹力的做功特点和求解.②与功、功率相关的分析与计算.③动能定理和动力学方法的综合应用.④动能定理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2.常用的思想方法:①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② 微元法.③合力功的求法.④变力功的求法. [答案] (1)恒力做功的计算 ①单个力做的功:直接用W=Fxcosα计算.有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即分解力或分解位移;常见的恒力功有:
电场力功:WQ=qEd=qU 安培力功:W安=BILd 重力功:WG=mgh ②合力做的功
方法一:先求合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α求功.
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力做的功. (2)功率的两个公式
①P=.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②P=Fvcosα.其中α是F与v方向的夹角;若v取瞬时速度,则对应的P为瞬时功率;若v取平均速度,则对应的P为平均功率.
(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①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包括重力. ②对“总功”的两种理解
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W=W1+W2+…; 合外力的功:W=F合lcosθ(力均为恒力).
③对“位移和速度”的理解: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惯性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④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
Wt
考向一 功和功率的计算
[归纳提炼]
功和功率的理解与计算问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功的定义式W=Fl及变形式W=Flcosα中各物理量的意义,该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
2.变力做功的求解注意对问题的正确转化,如将变力转化为恒力,也可应用动能定理等方式求解.
3.对于功率的计算,应注意区分公式P=和公式P=Fv,前式侧重于平均功率的计算,而后式侧重于瞬时功率的计算.
Wt (2017·江苏卷)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
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间
2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m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思路点拨] 由圆柱C一开始受力平衡可得出力F的大小.动摩擦因数最小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拉力为变力,可根据动能定理求解拉力做的功.
[解析] (1)C受力平衡,有
2Fcos30°=mg 解得F=
3mg 3
(2)C恰好降到地面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
Fxmax=
3mg 2
B受地面的摩擦力f=μmg
根据题意fmin=Fxmax 解得μmin=
3. 2
(3)C下降的高度h=(3-1)R
A的位移x=2(3-1)R
摩擦力做功的大小Wf=fx=2(3-1)μmgR 根据动能定理W-Wf+mgh=0-0 解得W=(2μ-1)(3-1)mgR. [答案] (1)
33mg (2) 32
(3)(2μ-1)(3-1)mgR
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也可用以下方法分析求解:
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时
对整体,有NB+NA=mg+2×g,地面支持力NB=NA=mg
2对C,竖直方向上有2FBcos60°=mg 对B,水平方向上有f=FBsin60°=
3mg 2
m而f≤fm=μNB=μmg,故动摩擦因数μ≥
33,最小值μmin=. 22
当F为变力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或要求解的问题中没有明确固定的受力或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时,考虑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的功.分析各力做功情况时不要出现“丢功”及“错功”.严格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找出运动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然后准确判断出各个力做的功.存在电场时,还要考虑是否有电场力做功.
[熟练强化]
1.(2017·长沙雅礼中学三模)如右图所示是一种清洗车辆用的手持式喷水枪.设枪口截面积为0.6 cm,喷出水的速度为20 m/s.当它工作时,估计水枪的平均功率约为(水的密度为1×10 kg/m)( )
3
32
A.12 W B.120 W C.240 W D.1200 W
[解析] 考虑Δt时间内从枪口射出去的水,其质量为Δm=ρsvΔt,该部分水增加11123
的动能ΔEk=Δmv,结合上式,有ΔEk=ρsvΔt,则水枪的平均功率P=ΔEk/Δt=
222
ρsv3,代入数据,得P=240 W.
[答案]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