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解答: 解: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当汽车突然减速或刹车时,人的下身随汽车一起速度减小,但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9.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 压轴题;运动和力.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1)游泳过程中,运动员的手和脚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水就会对手和脚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前进.水的推力使人前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故选项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分别作用在水和运动员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中学生容易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混淆,这两种力的相同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是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0.下列日常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要判断这些事例是不是增大摩擦,就要与以上方法对比一下.

解答: 解: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这是变滑动为滚动,是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故A错误.

[来源:学科网ZXXK]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摩擦.故B正确.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这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故C错误.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两接触面分开,是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不仅要掌握增大摩擦的办法,还要了解减小摩擦的方法.

11.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解答: 解:A、房屋建在面积更大的地基上,是在房屋对地基的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房屋对地基的压强,保护地基.不符合题意.

B、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是在脚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脚对地面压强,防止陷入沼泽.不符合题意.

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是在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一定时,增多轮子,来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冰刀对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考查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主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从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的大小上去判断.本题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12.一试管装有一定的水,如图所示,当由甲慢慢倾斜至乙图情况时,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将

(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试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的深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压强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在试管倾斜时,水的总量不变,水的深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的深度(从试管底到液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此外,还要知道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即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 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 解:A、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B、用滴管移取溶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C、若茶壶的盖上没有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是人的推力把气充进轮胎中,与大气压无关.故本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14.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 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该题需要掌握以下内容: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并且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

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只有完全浸没于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可利用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判断出鸡蛋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判断出B是否符合题意. ③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或漂浮;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判断出C、D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 解:

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因此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故A符合题意.

②因为鸡蛋浸没在水中,所以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鸡蛋在下沉的过程中,深度越来越深,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③鸡蛋在下沉的过程中仍然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是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故C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完全浸没于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才等于物体的体积.

15.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考点: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专题: 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 解: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有力且沿力的方向有一段距离,所以推车的力做了功,故A正确;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有力,且沿力的方向有一段距离,故提水桶的力对物体做了功,故B错误;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由于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由于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拉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6.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L表示.

[来源:Zxx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