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应试解难(中级) - 图文 下载本文

考点6: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具体领域 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老人社会服务 妇女社会服务 康复服务 社会救助 服务内容 包括对遗弃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的救助,对受虐儿童的援助,对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以及对童工的救助,对沾染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的帮助,儿童发展等 包括老人救助及福利、老人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老人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还包括老人发展服务、老人社会参与等 妇女社会服务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 包括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通过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旨在提高残障人士的机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 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由于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包括帮助求职者明确自己的要求,实现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良好衔接,对求职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向求职者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和接纳 即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人们舒缓心理压力,进而使他们正常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对于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他们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和治疗 家庭服务是对家庭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陷入困境而进行的以家庭整体为对象的专业支持性服务 医疗社会工作是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帮助患者有效连接医疗资源,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合作,帮助患者建立与社区间的良好关系,协助医生解决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参与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和宣传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地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包括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 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之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 包括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 军队社会工作主要是对心理压力过大及有其他困难的军人开展的社会服务 企业社会工作既可以通过辅导、服务和改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可以通过帮助改善工作条件、职业生涯设计等方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不管何种人士,只要他在其正常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而难以正常地生活下去,或者人们有正当的发展需要而未能满足,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 就业服务 主要服务领域心理健康服务 家庭服务 服务领域的扩展 医疗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矫治服务 城乡社区发展 军队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 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从关注社会问题到社会工作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各类社会群体的正常需要的满足,关注大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众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5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考点1: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2、社会工作专业发端于19世纪末西方工业化时期的宗教慈善实践,并与欧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观念上存在的差异,所以我国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任。

本考点要求考生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的社会工作其价值观表现会略有不同。

考点2: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

(2)爱、关怀和责任成为社会工作者认同的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3)西方社会以法治为中心,建立了一套以法律为约束的规范机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来约束社会工作者的行为。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

6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自由主义哲学思想等对社会福利服务的管理与实践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日益增加,注重效率,强调自由、选择性、成本控制和个人责任等成为主导性的原则,它促成了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以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了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本考点要求考生理解社会工作在西方产生时所受到的宗教、文化传统以及早期福利思想的影响。

考点3: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儒家: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注重亲疏远近与上下秩序之分的“仁爱”。

(2)道家:顺应自然,尊重生命,个性自由。 (3)佛教:强调“慈爱、博爱,众生平等”。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宗教传统: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 (2)家庭观念:家庭是中国人需要得以满足和解决各种困难或危机的最重要的依赖机制。在中国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家庭核心成员最为重要。

(3)等级秩序:中国人强调亲疏远近、上下有别的秩序体系,并且强调在这一情境下的推己及人。

(4)政治观念:中国历代社会里的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天下,都强调推行仁政的重要性。民间也通过各种方式救济穷人。

7

3、中国福利制度改革前后的历史变化

(1)改革前,城市是单位福利制度,单位为就业职工和家属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社会福利保障。农村是由集体经济和政府为困难人群提供有限的社会救助。

(2)改革后,社会福利服务呈现多元化趋势。“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强调关注民生、执政为民,在社会救助、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政策干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奠定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价值观。

本考点要求考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福利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福利制度方面的变迁趋势。

考点4: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

(2)重要的专业价值包括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知会同意、诚信等。

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