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练习题 下载本文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环境保护的综合调整机制中,属于市场调整机制主体的有( )。 A、政府组织 B、营利性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非营利性组织

2、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有( )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21世纪议程》 C、《人类环境宣言》 D、《生物多样性公约》

3、在我国当前的环境法律体系中,属于综合性环境法律的是( ) A、《海洋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 C、《环境标准管理办法》D、《环境保护法》 4、关于环境法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技术性 B、阶级性

C、公益性 D、阶级性和公益性的统一

5、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标志是( ) A、环境法的性质具有特殊性 B、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C、环境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技术性

D、环境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

6、我国环境资源法在溯及力上,主要采用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7、在我国的环境资源法效力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 B、《环境保护法》 C、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条约 D、《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8、目前,现实的环境资源法制体系基本上处在何种价值观的指引下( ) A、人类中心主义 B、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C、动物权理论 D、功利主义 9、《圣经·创始记》中,上帝说:“我们要按照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土地,以及地上所爬行的一切昆虫。”这句话体现出环境资源法的何种价值观( )

A、动物权理论 B、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C、管家理论 D、泛人道主义

10、现代环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 A、环境安全 B、环境效益 C、环境公平 D、可持续发展

11、从法域上看,环境资源法属于( )

A公法 B私法 C社会法 D兼具公法和私法双重性质

1、首次在单行法中明确规定了“三同时”制度的法律法规是( ) A、《水污染防治法》 B、《大气污染防治法》 C、《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

2、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总和部署称为( )

A、城市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指导规划 D、城市详细规划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 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瑞士

4、环境影响评价最能体现环境资源法的哪项原则() A、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B、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D、环境责任原则

5、排污费的收缴机构是( )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财政主管部门

C、税务主管部门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的商业银行 6、我国排污收费制度从性质上看是( ) A、排污者对污染损失的一种补偿

B、环境保护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C、国家税收的一种

D、运用法律手段,使污染者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目的在于促使环境的治理,保护环境 7、排污收费制度最能体现环境资源法的哪项基本原则( A、环境民主原则 B、污染者付费原则 C、协调发展原则 D、预防为主原则

8、就法律性质而言,限期治理制度是( )

A、减轻或消除现有污染源的污染或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改善环境资源质量状况 B、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C、一种以时间限制为特征的行政强制

D、限期治理应当是一种环境法律责任而不是法律制度 9、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是( ) A、省级人民政府 B、市、县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0、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中的IV级是( ) A、一般环境事件 B、较大环境事件 C、重大环境事件 D、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 ) 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 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应坚持( ) A、属人主义的原则 B、属地主义的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13、对城市质量负责的是( )

A、人民政府 B、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城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D、市长

14、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 ) (2005.1.25)

A、设计阶段 B、可行性研究阶段 C、竣工验收阶段 D、投入使用阶段

15、我国国家环境标准的制定机构有( ) A、环境保护部 B、行业组织 C、企业 D、标准化组织

16、在环境纠纷中,判断双方所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的依据是(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17、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D、省级环保机构

18、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2004.1.27)

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环境标准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C、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的,应当执行该地方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9、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2007.1.28)

A、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D、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

20、某化肥厂以其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费用高”为由,予以停运拆除。在下列哪一情况下该厂构成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2011.1.31) A、未在事前获得权威性技术论证 B、未采用替代性的污水处理设施 C、未征得当地环保局的同意 D、未征得附近村民的统一 21、某河流拟建的水电站涉及水土保持,并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哪一选项是合法的( ) (2012.1.31)

A、建设单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 B、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还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C、由于该河流的流域开发利用规划已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水电站属于该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可不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单位可委托负责审批部门下属的环境技术研究所谓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 1、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关于环境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

B、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 C、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从环境法的历史看,下列哪一项是环境领域最早应用的法律责任( )

A、民事责任 B、行使责任 C、行政责任 D、政治责任

3、环境污染损害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A、财产损害 B、对身份权的损害 C、环境损害 D、人身损害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共同环境侵权行为的是( ) A、每个行为人的单独行为都可以导致损害的发生

B、单个行为人的行为不足以使损害发生,但其组合在一起则产生损害的复合污染行为 C、能够判明侵害后果是由某一个侵权主体所为的污染危害行为所致

D、侵害后果是由污染危害行为的多个主体中的一个或数个所致,但不能判明加害者具体由谁所致

5、下列选项中我国环境立法尚未规定的环境民事责任形式是( ) A、损害赔偿 B、精神赔偿 C、消除危险 D、排除妨碍

6、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所规定的诉讼时效是(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7、下列关于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属于特殊诉讼时效 B、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为3年

C、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的3年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D、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侵害行为发生开始,即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8、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2003.1.17)

A、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B、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9、根据责任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环境资源行政责任可以分为( ) A、行政主体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B、环境资源内部行政责任和环境资源外部行政责任

C、惩罚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和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D、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和费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10、下列哪项责任形式既适用于环境资源行政相对人又适用于环境行政主体( ) A、行政处分 B、通报批评 C、行政赔偿 D、行政处罚

11、在我国,最重要的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是( ) A、国家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公民个人

12、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 ) A、环境行政处理 B、环境行政处罚

C、环境行政许可 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 13、下列行政处罚方式属于自由罚的是(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支付费用 D、行政拘留

14、享有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环境行政执法机关

15、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是( ) A、环境保护执法 B、环境保护守法 C、环境保护司法 D、环境保护立法

16、行政主体工作人员承担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是( ) A、引咎辞职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赔偿

17、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制中,下列哪一主体无权追究行政主体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 A、权力机关 B、环境保护团体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18、申请环境资源行政复议的期限一般为( )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9、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环境资源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哪一机关提出行政复议( ) A、国务院 B、国务院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人民法院 2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期限为在知道具体环境资源行政行为之日起( )

A、15日 B、30日 C、2个月 D、3个月

21、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环境资源行政行为,其被告是( )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具体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 C、委托方和受托方共同的上级机关 D、具体实施行政行为组织的上级机关

22、下列哪项是英美法系国家环境资源刑事立法模式的特点( )

A、刑法体系缺乏独立的环境资源刑事立法,其环境资源刑法主要以附属刑法为主 B、修订普通刑法来规定环境资源犯罪 C、制定环境资源犯罪特别刑法 D、在环境资源法律中规定刑事条款

23、下列关于我国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B、环境资源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了破坏资源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C、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单位 二、多项选择

1、下列规定中体现环境资源保护思想的有( ) A、《逸周书·大聚篇》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B、西周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蓄。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C、《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为灰,取生荔,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 D、《唐律疏议·杂律下》规定:\穿垣出秽者,杖六十;诸在市及人众者,顾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

2、下列属于环境法的特征的有( ) A、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B、综合性 C、公益性 D、科学技术性

3、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是( ) A、人与物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4、根据《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属于我国环境法空间适用范围的有( )

A、外层空间 B、中国驻美大使馆

C、东海 D、在大西洋航行的我国船舶 5、我国环境法的适人范围包括( )

A、法人单位 B、非法人单位 C、中国公民 D、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6、关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我国的环境法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B、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对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进行修改并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

C、它是以1982年的《宪法》为根据制定的

D、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施行十几年来,逐渐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7、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 ) A、公平性 B、可持续性 C、共同性 D、需求性

8、关于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主要是一个法学概念 B、环境法既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又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 C、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其它法律部门存在密切的联系 D、环境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是具有独特的调整对象 9、环境资源保护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

A、基本法内容比较抽象,而单行法内容相对比较具体 B、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

C、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背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

D、基本法针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则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1、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形式主要是( ) A、中长期规划 B、五年规划 C、年度计划 D、短期计划

2、关于国土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国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总体上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地域经济的总和发展

B、我国应用范围较广和法律规定比较具体的规划主要有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 C、区域规划中的区域一般指行政区域

D、国土规划是法定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国土开发整治方案,是独立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规划

3、关于环境保护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计划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环境管理,推动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B、环境保护规划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管理

C、环境保护规划的规划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期相同,分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D、五年环境保护规划要根据环境保护年度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调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在一般情况下不予调整

4、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坚持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B、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 C、贯彻执行国家的法规、环境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原则 D、与城市、区域、流域环境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5、在国外,对现有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一般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 A、建设卫星城市,采取“工业分散”政策,使工业布局郊区化 B、对污染严重又不能治理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 C、外迁有害工厂 D、发展“工业小区”吧 6、我国对旧城区的改建一般遵循的原则是( ) A、限期治理 B、加强维护 C、合理利用 D、调整布局

7、应当报国家环保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是( ) A、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项目 B、核设施项目

C、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 D、绝密工程

8、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论述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有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B、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C、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问价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

9、下列哪些建设项目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A、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B、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C、环境影响报告书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建设项目 D、需要保密的项目

10、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开原则 B、平等原则 C、广泛原则 D、便利原则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包括( ) A、调查公众意见 B、咨询专家意见 C、座谈会 D、听证会 1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有( ) A、委托评价单位 B、环评服务机构 C、审批机关 D、参与环评的公众 13、我国的“三同时”制度是指( ) A、同时规划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 14、“三同时”制度是适用范围是( ) A、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B、对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

C、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的技术改造项目 D、环保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15、在“三同时”制度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 A、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预审 B、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的环境保护篇章进行审查 C、对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进行验收 D、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设施的检查 16、目前,“三同时”制度的主要执行方法有( ) A、将清洁生产思想引入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 B、实行“三同时”合同书制度

C、实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责任书制度 D、采取“三同时”执行保证金制度

17、采取“三同时”执行保证金制度的,当建设单位未执行“三同时”或未达到要求的,对保证金的处理有()

A、保证金全部退还给建设单位

B、保证金连本带息全部退还建设单位 C、保证金的全部或一部分抵为罚款

D、保证金的一部分或全部转为专项治理基金

18、环境资源方面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主要有( )

A、直接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特定活动,需要依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B、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 C、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D、公共资源的配置活动

19、下列许可证中,属于防止环境资源破坏许可证的有( ) A、废物进口许可证 B、林木采伐许可证 C、建设规划许可证 D、捕捞许可证

20、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有权设定环境资源行政许可的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21、下列关于设定和实施环境资源行政许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为了保护本地方的经济,地方性法规可以对其他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设定特别的条件

B、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擅自变更或撤销 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且无需予以赔偿

C、对直接关系公共环境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应当逐步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

D、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22、无需缴纳排污费的情形有( )

A、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已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 B、排污者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设施,场所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

C、排污者原有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设施、场所经改造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 D、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23、关于排污费的减缴、免缴论述正确的是( )

A、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 B、排污者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得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

C、批准减缴、免缴排污费的排污者名单由受理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告 D、排污费减缴、免缴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24、征收的排污费主要用于( )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经费

B、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 C、重点污染源防治 D、区域性污染防治

25、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按照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坚持( ) A、专款专用的原则 B、先收后用的原则 C、量入为出的原则 D、不得超支挪用的原则 26、在环境保护领域,主要的经济刺激手段包括( ) A、财政补贴 B、税收 C、押金担保制度 D、价格手段 27、《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 ) A、《环境保护法》 B、《海洋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包括( ) A、应急领导机构 B、应急支持保障部门 C、专家咨询机构 D、应急救援队伍

29、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包括( ) A、资金保障 B、装备保障 C、通信保障 D、人力资源保障

30、关于现场检查制度,论述错误的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B、法定检查机关进行现场检查时不需要征得被检查单位的同意 C、现场检查必须是对每个排污单位都要逐个检查

D、检查机关可以对法定的检查内容以外的内容进行检查,但不能泄露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31、国际范围内环境污染转移或转嫁的情形主要有( )

A、在一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另一国,不符合进口国的绿色标准

B、将在发达国家淘汰和禁止使用的污染环境的技术设备转移到欠发达国家 C、海外投资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或转嫁 D、洋垃圾的转移

32、从双方拥有信息的角度看,环境污染的社会转移可分为( ) A、强制性转移 B、无知型转移 C、欺骗型转移 D、纯交易型转移

33、环境资源标准按照执行性质可以分为( ) A、强制性标准 B、国家标准 C、推荐性标准 D、地方标准

34、下列标准中应当使用环境资源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的是( ) 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 B、地方标准中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 C、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D、EVA技术标准

35、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

B、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

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接受其指导 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 36、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 )

A、污染源的监测 B、物理指标的监测 C、化学指标的监测 D、生态系统的监测 37、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特殊、重要的组成部门 B、环境标准同法律标准一样,是通过法律条文规定人民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环境标准同一般法律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一些定量化的数据、指标、技术规范表述行为规范的界限,调整人民的行为

D、一般环境法规具有强制力,环境标准不具有强制力 38、中央直接管辖的某大型国有企业在某县境内设立的工厂发生剧毒物质大量泄漏事故,该县张县长提出的下列哪些意见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

A、要求该企业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泄漏,并及时通报污染地区的单位和居民 B、县环保局应立即上报市政府,请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紧急疏散群众 C、建议省政府对该企业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

D、该企业如未在限期内完成治理任务,县政府将处以罚款,并报省政府批准责令该工厂关闭

39、甲化工厂和乙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某存农作物减产。当地环境主管部门检测认为,甲排污中的有机物超标3倍,是农作物减产的原因,乙排污未超标,但其中的悬浮物仍对农作物减产有一定影响。关于甲、乙厂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1.73) A、甲厂应对该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乙厂应对该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C、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追究甲厂的行政责任 D、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追究乙厂的行政责任

1、同传统的民事侵权相比,环境侵权的特征是( )

A、当事人地位事实上不平等,受害主体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可能包括后代人 B、侵害对象的广泛性与复合性

C、环境侵权行为在宏观上的价值双重性 D、环境侵害具有持续性、潜在性、不明确性

2、无过错责任为各国环境法所普遍采用的原因是( )

A、现代工业生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企业即使无过错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及他人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害

B、现代工业生产及其造成污染的复杂性,难以证实排污者的故意或过失 C、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民法公平原则的客观要求 D、无过错责任原则可以弥补过错责任原则的不足 3、我国法律对环境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分别作出了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对森林资源、土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B、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乡环境等人文环境的保护

C、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等 D、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 4、与普通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刑事责任相比,环境民事责任所具有的特征有( ) A、环境民事责任是一种污染侵权责任 B、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具有独特性

C、环境民事责任主要是以补偿为目的的财产责任 D、环境民事责任是体现“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责任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构成要件的是( ) A、环境损害的事实 B、因果关系 C、行政责任 D、政治责任

6、按照对环境的破坏形式,环境损害可以分为( ) A、环境破坏 B、生活环境的损害 C、环境污染 D、生态环境的损害

7、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环境侵权免责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 A、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B、受害人的过错 C、第三人过错 D、战争行为

8、与传统民事和行政诉讼相比,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在于( ) A、起诉资格的放宽 B、一般诉讼时效 C、举证责任的转移 D、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9、某化工厂将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流入秦某的鱼塘,造成鱼塘的鱼全部死亡。该厂承认其侵权,但对秦某提

出的赔偿数额不接受。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1.76) A、秦某可以请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B、秦某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C、秦某可以不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而直接向法院起诉 D、秦某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

10、2003年8月,农民甲将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下列关于此案的说法何者为正确?()(2003.1.53) A、根据无过错原则,化肥厂应承担赔偿责任 B、甲可以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诉讼

C、化肥厂须举证证明损害是由甲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方可免责 D、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为2006年8月

11、某节目演出组到某山区演出,该地属于自然保护区范围。为运送演出设备在区内修建了一条简易公路。区内环境和植被因此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毁坏。演出计划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批准,演出组并已付钱请当地人承担恢复原貌工作。关于该事件的下列哪些意见是错误的( ) (2006.1.76)

A、演出组在该自然保护区内景点修建的是临时建筑物,其影响环境的行为不受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约束

B、演出组为了演出需要而搭设栈桥,不属于工业性项目,也没有排放污染,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无需过问

C、演出组的行为即使对当地环境有影响,也不构成跨区环境问题,不属于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

D、对于该演出组的上述行为,我国法律目前没有可适用的处罚规定

12、下列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2005.1.74)

A、解决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必须先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这是向人民法院起诉之前的必经程序

B、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既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

D、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13、 环境资源行政责任是一种( ) A、积极责任 B、消极责任 C、法律责任 D、政治责任

14、下列哪项行政责任形式属于惩罚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 A、消除危害 B、通报批评 C、行政赔偿 D、行政处分

15、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 A、赔礼道歉 B、消除危害 C、行政处罚 D、停业治理

16、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 A、责令停业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行政赔偿

17、下列执法方法属于环境行政执法方法的有( ) A、环境行政处理 B、环境行政处罚 C、环境行政许可 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

18、环境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或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环境行政相对人依照环境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某种义务 B、环境行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故意没有履行该义务

C、环境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D、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的环境行政机关,必须享有该项行政强制执行权 19、下列行政行为属于违法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失职 B、实施依据错误 C、适用法律错误 D、行政侵权

20、下列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A、承认错误 B、引咎辞职 C、警告 D、降级

21、受委托实施水行政处罚的组织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 A、依法成立的管理水利事物的事业组织

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水利业务的工作人员

C、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D、受委托组织在委托权限内应当以委托水行政主管部门 的水行政处罚权

22、下列哪些事项可以申请环境资源行政复议( ) A、环境资源抽象行政行为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D、认为环境资源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环境资源义务的 23、下列关于环境资源犯罪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境资源犯罪客体主要是为环境资源刑法所保护的环境资源法益 B、环境资源犯罪客体即环境资源刑法所保护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C、在具体的犯罪案件中,环境资源犯罪的直接客体,因犯罪行为侵害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D、环境资源犯罪客体也可以理解成环境资源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生态社会关系或环境资源社会关系

24、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资源犯罪适用的主要是( ) A、自由刑 B、生命刑 C、资格刑 D、财产刑

25、下列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观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多为故意,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多为过失 B、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多为过失,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多 为故意

C、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以及污染环境的行为在主观方面都为故意 D、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以及污染环境的行为在主观方面都为过失

26、下列哪些罪名不以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为构成要件?() A、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B、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C、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 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27、 属于非法采矿罪“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情形的是() A、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

B采矿许可证被注销、吊销后继续开采矿产资源的 C超越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开采矿产资源的

D未按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种开采矿产资源的(共生、伴生矿种除外) 三、案例分析题

2001年3月13日,江西省吉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旧居”被一家房屋开发商

拆毁。引人注意的是,有关部门在拆迁过程中“大开绿灯”,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吉安市“毛泽东旧居”于1982年被确定为“吉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四周不断建造起商品房,当地房屋开发商认为旧居的存在影响了连片开发。2001年3月,吉安市政府开会决定拆除“毛泽东旧居”。3月14日,当江西省文物局领导赶到吉安时,“毛泽东旧居”已成废墟。 请问:(1)该案中政府部门有权决定拆除文物保护单位吗?(2)违背了环境法的什么原则? 第6、7章

1、某地231户农民承包农田种植水稻。2007年和2008年两年连续出现水稻受害症状,减产稻谷23万公斤。农民认为是某制药厂向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河流中排污所致,并有专家调查组的调查报告为证。在请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未果的情况下,231户农民推选3位代表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当地法院理本案后,并未将其作为共同诉讼案件受理,而是作为231起案件分别立案和审理。在案件审理中,被告制药厂以原告不能举出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还认为,向河中排污的有10多家企业,原告只起诉被告一家并让其负全部赔偿责任是不合理的。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没有举出证据证明其排污与水稻受害之间无因果关系,也未提供其他企业向河道排污的证据。因此判决其赔偿原告的全部损失,并作出内容类似的231份判决书。 问题:(1)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本案中被告以原告不能证明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作为抗辩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法院将本案作为231起案件分别立案和审理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2、某地农民甲承包农田种植水稻。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连续出现水稻受害症状,减产稻谷23万斤。农民认为是上游四个造纸厂向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河流中排污所致,并有专家调查组的调查报告为证。在请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未果的情况下,甲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诉讼。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乙以自己达标排污未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其他三位被告以原告不能举出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为由,也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问题:(1)被告乙以达标排污作为抗辩事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2)其他三位被告以原告不能证明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作为抗辩事由是否成立?为什么?(3)原告可否要求赔偿能力最高的被告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4)假设原告对环保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否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环保部门的决定?

3、从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主要犯罪嫌疑人龚建昌先后以湖南溆浦北方金属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北源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北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名义,与境外固体废物供货商签订订货合同后,分别委托上海几家公司为经营单位、南通某货运有限公司为代理报关单位,在明知废“钼催化剂”是国家禁止进境废物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伪报品名的手段,先后共走私进口废“钼催化剂”达3400余吨。其中,福州富源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明知该批废“钼催化剂”是走私货物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了990余吨。

据海关有关人士介绍,被国家列为禁止进境固体废物名单的废“钼催化剂”,在回收利用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属我国已加入的《巴塞尔公约》中列明的23种危险固体废物之一。由于废“钼催化剂”有较高含量的有价元素,能够提炼相关的产品材料,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导致国内市场废“钼催化剂”交易市场十分红火,走私活动极为猖獗。

请问:本案应当适用刑法的哪个罪名的法律规定?

1、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企业。2007年,该厂通过了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在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2010年,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

企业利润,在未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改造,正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扩建的设备投入使用后,因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的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区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但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阻拦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过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经环保局对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问题:请说明该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2、某村村民徐某等人于1985年春在该县清水河边开始建井采煤。1986年《矿产资源法》公布后,徐某等人曾多次申请采矿许可证,但由于其矿井位于198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的“重要河流、堤坝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地区”,故县矿管局始终未予批准发证,而徐某在没有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无视法律继续开采。县矿管局和劳动局责令徐某等其他无证开采者停产封井,但徐某等人拒不执行此令,继续开采,终于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问题:本案中徐某等人违反了什么制度?为什么?、

3、某省属国有独资硫酸厂因多年生产连续多年向大气中超标排放废气,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受害居民代表多次找到市环保局,要求市环保局依法行政,制止该厂的排放行为。鉴于此,2009年7月,市环保局对该厂作出了限期治理的决定。由于企业是微利企业,筹集污染治理资金困难,所以,为在限期治理阶段完成污染治理任务,硫酸厂与张工程师签订了包含很多优惠条件的承包合同。其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规定为:鉴于该厂设备陈旧又是微利企业,为鼓励和支持承包人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市环境保护局征收的排污费全额留给企业专项储存,用于本厂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问题:本案中有哪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地方,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 1、“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被提出的,它是指以( )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A、人类 B、生物 C、生态系统 D、生物和非生物

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C、天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 3、下列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

A、煤 B、土壤 C、石油 D、非金属矿藏 4、下列属于无限资源的有( )

A、淡水 B、动物 C、植物 D、太阳能 5、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

A、人口问题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第一类环境问题 6、第一次阐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件是( ) A、《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序言》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7、2009年9月,美国甲公司与广东乙公司签订一份废旧塑料碎片委托加工协议,双方约定加工好的半成品由甲公司负责处理,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月,甲公司共运进废塑料碎片500吨。但双方并未按照原协议加工半成品后由甲公司处理,而是达成了由乙公司购进废塑料碎片的补充协议,委托加工合同实质成了购销合同关系,倾倒洋垃圾之实开始浮出水面。这种倾倒洋垃圾的行为对我国环境造成的破坏属于( )

A、开发性损害 B、生态破坏 C、环境破坏 D、工业“三废污染”

8、世界环境保护日是( )

A、6月5日 B、5月22日 C、6月27日 D、12月25日 9、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

A、第一类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类环境问题 1、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正确决策是( ) A、经济发展优先 B、环境保护优先

C、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 D、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三同时”制度最能体现环境法的( )

A、风险预防原则 B、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C、环境民主原则 D、环境责任原则

3、我国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真正重视,是从( )

A、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 B、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 C、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 D、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开始的 4、为了解决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问题,由西方24个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 )

A、利用者补偿原则 B、开发者保护原则 C、污染者付费原则 D、破坏者恢复原则 5、把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规定下来的国际性文件是() A、《世界人权宣言》 B、《我们共同的未来》 C、《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 D、《人类环境宣言》 6、在各种环境权中,最基础的环境权是( )

A、公民环境权 B、单位环境权 C、国家环境权 D、人类环境权 7、国家环境权的行使主体是( )

A、公民个人 B、国家 C、国家机关 D、全人类 二、多项选择

1、下列构成人为环境的环境要素有( )

A、万里长城 B、太平洋 C、长江 D、圆明园遗址 2、下列属于环境破坏的行为有( )

A、有毒化学品污染 B、滥捕滥杀藏羚羊 C、滥抽地下水 D、滥垦土地 3、下列属于工业“三废污染”的有:

A、废气污染 B、废水污染 C、废物污染 D、噪声污染

4、当前,大气污染范围愈来愈大,出现了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的某些机制和平衡的三大问题是()

A、酸雨 B、沙尘暴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5、《环境保护法》列举的法律保护的范围有( )

A、城市与乡村 B、矿藏 C、自然保护区 D、人为遗迹 6、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B、人类能够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的限制和制约 D、人类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7、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公害事件有() A、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B、伦敦烟雾事件 C、富山痛痛病事件 D、爱知米糠油事件 1、我国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B、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D、环境责任与环境民主原则

2、关于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该原则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B、该原则正确反应了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C、该原则体现了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D、该原则是对人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眼前、局部和长远、整体利益的综合考虑 3、“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 ) A、二者的目的都在于保证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可以协调的 C、前者是从纵向方面对发展提出的要求 D、后者是从横向方面对发展提出的要求 4、人与自然的四种主要关系是( )

A、开发关系 B、利用关系 C、保护关系 D、改善关系 5、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方法有() A、搞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和宏观调控

B、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和养护责任 C、建立健全各种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D、综合运用各种环境保护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6、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提出是针对( ) A、环境问题的特点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配合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需要 D、国内外环境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7、关于环境责任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环境责任原则是“谁污染谁承担责任”、“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主管谁负责”、“谁承担谁负责”、“环境保护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等原则的概括

B、明确了政府和污染源单位的不同责任

C、目前,环境责任原则已经从污染者、破坏者、主管者

的责任扩大到相关人员的合作责任、协作责任,从而形成了共同责任 D、环境责任是指环境利益的公平

8、谁污染谁承担责任的责任内容有( ) A、污染者直接防治 B、承担治理的费用

C、整顿环境 D、依法购买排污权或排污指标

9、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负担原则”中污染者应当承担的费用是( )

A、消除污染费用 B、损害赔偿费用 C、污染预防费用 D、防止公害费用 10、环境民主原则得以发展的力量之源主要有( ) A、现代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 B、现代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结合 C、公民环境权理论和民主思想的结合 D、环境保护群众路线和民主运动的结合 11、环境民主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

A、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B、公共委托理论 C、环境外部性理论 D、公民环境权理论 12、下列环境权中属于公民环境权的有( )

A、开发利用权 B、日照权 C、利用本国资源的主权权利 D、景观权

13、从理论上看,环境权是一个由多项子权利组成的内容丰富的权利系统,下列各项属于环境权子权利的有( )

A、环境开发利用权 B、知情权 C、参与权 D、请求权 14、下列关于环境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权是自然权利和道德权利的法定化

B、环境权仅指基本环境的权利而不包括基本的环境义务 C、环境权具有预防性、公益性、指导性和有限性等特征

D、环境权是一种与多种基本人权或与社会经济性法律权利有关联的新型法律权利 上课时讲的案例,不是题

1、河南省伊川县个体户曹某于1991年在伊川城南建立城南加油站,与1970年建造的中州制药厂的大口井仅隔57米。城南加油站与医药工业用水源太近,而且没有经过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的审批和验收。城南加油站的油罐和装卸汽油时渗漏的汽油以及所洗油罐的污水就地排泄,污染了地表层并渗透到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层流向下游的大口井被油水污染。1995年5月26日,中州制药厂的两名职工白某、李某正在井房查看水位,随后一声闷响把两人冲到井房外不省人事。两人被送往洛阳市医专附属医院抢救,白某烧伤面积达90%,因抢救无效于5月28日死亡;李某被严重烧伤,头部有溢血,患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丧失了工作能力。案发后,经国家燃料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井水含不合格汽油达14%;并经环境部门勘测,城南加油站是中州制药厂大口井井水的惟一污染源。1995年8月,伊川县城建环保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2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33条第1款的规定,对城南加油站处以罚款2万元。同时伊川县人民政府下达文件,责令城南加油站停业,并于1个月内搬迁完毕。但曹某不服,拒不搬迁,并向伊川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县城环保局对该加油站作出的处罚决定。 请问:城南加油站是否违反了“三同时”制度,市环保局的处罚是否正确? 2、[案情介绍]:南京热管厂1992年6月21日根据上级批复成立南京无缝钢管厂分厂(下称“钢管厂”)。钢管厂于1993年4月初到所属南京市栖霞区环保局(下称“区环保局”)办理上马“冷拔无缝钢管”生产线环保审批手续时,口头和书面均未如实申报有关污染物排放真实情况,声称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并且厂房以及部分设备已建成安装好。区环保局根据钢管厂提供的生产工艺与具体情况于1993年4月28日给予批复,在审批书中明确要求酸洗废水、烟尘、噪声要达标排放,并要求项目投产前,需经环保部门验收。但是钢管厂建成后,未经环保验收即于1994年3月投入试生产,由于未达到环保“三同时”审批要求,致使污染物严重超标排放,周围群众纷纷上访。

[案件结果]:区环保局于1994年4月18日接到举报后,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取证,5月10日区环境监测站对钢管厂排放的“三废”进行监测,发现烟尘及噪声排放均严重超标。1994年10月18日,区环保局下达了《关于南京热管技术开发中心热管厂冷拔无缝钢管停止试生产的通知》,要求该厂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在停止试生产期间,虽然厂方做了很大努力,但仍无法根本改善周围环境质量,区环保局于1994年12月19日报请区人民政府批准,于1995年2月20日下文责令该厂于1997年12月底搬迁完毕,并要求在搬迁过程中加强管理,将环境污染减轻至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