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点及常见问题完成doc资料 下载本文

进、排风口或平战两用的进、排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的防护做法。 3、人防汽车库则仅有隔绝式通风其战时进、排风口或平战两用的进、排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集气室十普通门(防火门)\的防护做法【图5.4]。

图5.4 33

第六节柴油机发电站 一、一般规定

下列工程应在工程内部设置柴油电站: 1、中心医院、急救医院。

2、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等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

现在设置内部电站的要求相当明确,电站设在工程内部,靠近负荷中心;简化了供电系统,节省了电气设备投资,供电安全可靠,维修管理便捷。扩大了防空地下室设置电站的覆盖率,平战结合更为紧密。 二、移动电站

1、移动电站应设有发电机房、储油间、进风、排风、排烟等设施。移动电站为染毒区。移动电站与主体清洁区连通时,应设置防毒通道。

2、根据发电机组的需要,发电机房宜设置进风机和排风机的位置。 3、发电机房应设有能够通至室外地面的发电机组运输出入口。

4、移动电站设置在人防汽车库内时,可不专设发电机房,但应有独立的进风、排风、排

烟系统和扩散室[图6.1]。

图6.1

5、移动电站与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设连通l:2时,应设防毒通道和滤毒通风时的超压排风设施。

柴油电站与防空地下室之间有连通道时,为保证滤毒通风时操作人员的出入安全和工程安全,应设防毒通道、简易洗消设施和超压排风设施。 6、发电机组总容量不大于120kW时宜设置移动电站。 三、柴油电站的贮油间

1、贮油间宜与发电机房分开布置。

2、贮油间应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门,其地面应低于与其相连接的房间(或走道)地面l50~200mm或设门槛。

3、严禁柴油机排烟管、通风管、电线、电缆等穿过贮油间。四、油管接头并

柴油发电机房的输油管当从出入口引入时,应在防护密闭门内设置油用阀门;当从围护结构引入时,应在外墙内侧或顶板内侧设置油用阀门,其公称压力不得小于1.OMPa,该阀门应设置在便于操作处,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在室外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与防空地下室抗力级别相同的油管接头井[图6.2]。

图6.2 36

第七节平战结合

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措施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分为三部分:使用功能、防护功能以及内部设备系统的平战转换。相对来说,防护功能的转换更为重要,技术也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防护功能的平战转换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防护能力,同时转换的矛盾也最突出,且转换工作量大,难度高,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最多。防空地下室的口部是工程防护的关键点,也是设防的难点,因此,平战转换措施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防护功能转换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出入口、通风口以及其它孔口的防护功能转换措施。 一、一般规定

1、当转换措施中采用预制构件时,应在设计中注明:预埋件、预留孔(槽)等应在工程施工中一次就位,预制构件应与工程施工同步做好,并应设置构件的存放位置; 2、平战转换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 二、出入口II缶战封堵的类型 1、平战两用出入口类型

在平时通行口的邻近位置设置一个战时人员通行的小口,并设置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构成防毒通道或密闭通道。临战前将供平时使用的大口处进行垂直封堵[图7.1]。 37

图7.1

2、平时用战时不用出入口类型

设置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临战时可采用上述垂直封堵方式或采用水平封堵方式进行封堵。水平封堵方式可避免地面核冲击波的反射,但考虑到水平封堵构件所消耗的材料以及重量较大,施工也较复杂,因此其封堵宽度一般不宜大于6m。 3、特殊人防门临战转换措施

为保证防空地下室平时防火疏散安全和使用方便,某些工程虽然出入口宽度不大,但应设置活门槛或降落式的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因此在临战时应安装门槛,保证工程的防护密闭特性。

总之,出入口平战功能转换措施无论采用封堵或其他转换类型,其构造措施应保证战时的抗力、密闭、防早期核辐射及城市火灾等防护安全, 并应满足平战转换的要求。

三、出入口临战封堵要求1、连通口

对防护单元隔墙上开设的平时通行口以及平时通风管穿墙孔,所采用的封堵措施应满足战时的抗力、密闭等防护要求,并应在15天转换时限内完成。对于临战时采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通行口,其洞口净宽不宜大于7m,净高不宜大于3m;且其净宽之和不宜大于应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