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化学检验》技能认证 A.平均偏差; B.绝对偏差; C.相对偏差; D.标准偏差
2.定量分析中的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
A.检查测定条件的控制是否正确; B.检查试剂是否失效; C.消除试剂和蒸馏水含杂质所造成的误差; D.检查溶剂选择是否合适
3.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最好是( )
A.二水合草酸 B.邻苯二甲酸氢; C.基准Na2CO3; D. 硼砂 4.用氢氧化钠滴定磷酸至甲基橙终点,磷酸的基本单元为( )。
A.H3PO4; B.1/2H3PO4; C.1/3H3PO4; D.以上都可以 5.滴定分析中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mL。
A.21.25; B.21.3; C.21; D.21.250
6.当用HCl标准溶液滴定0.10mol2L的下列弱碱时,准确滴定条件是( )
A.Kbθ<10-7; B.Kbθ≥10-7; C.Kbθ≥10-8; D.无法判断
7.含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盐酸滴至酚酞变色,耗去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 指示剂滴定又耗去盐酸V2 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V2; B.V1 >V2; C.V1 <V2; D.V1=2V2 8.用佛尔哈得法测定Ag+的含量时,溶液的酸度应控制在( )
A.强酸性; B.弱酸性; C.中性 D.弱碱性 9.下列离子不能用莫尔法测定的是( )
A.Cl-; B.Br-; C.I-; D.Ag+
10.用EDTA作标准溶液的滴定方法称为( )
A.沉淀滴定法; B.酸碱滴定法; C.配位滴定法; D.氧化还原滴定法
11.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Fe3+,Al3+,现加入三乙醇胺,调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则测定的是( )
A.Mg2+含量; B.Ca2+含量;
C.Ca、Mg总量; D.Fe、Al、Ca、Mg总量 12.在配位滴定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稳定性越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稳定性越大; C.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愈大。
13. 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22.38、22.36、22.40、22.48,用Q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 )。(已知:Q0.90 =0.64,n=5时)
A.22.38; B.22.40; C.22.48; D.22.39
2+
2+
3+
3+
2+
2+
-1
—37—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化学检验》技能标准 14.间接碘量法中使用的标准溶液为( )
A.KI; B.I2; C.Na2S2O3; D.以上都不是
15.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等量点电位在滴定突跃范围的位置( )。
A.中间; B.偏向于转移电子数多的电对一方; C.偏向于转移电子数少的电对一方; D.A或B
16.(1)用0.01mol2L-1 KMnO4溶液滴定0.05 mol2L-1 Fe2+溶液;(2)用0.001mol2L-1 KMnO4溶液滴定0.005 mol2L-1 Fe2+溶液;试判断上述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是( ) A.(1)大; B.(2)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17.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试液中Ca的含量时,所采用的滴定方式为(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19.滴定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误差。
A.称量; B.测量体积; C.终点; D.仪器
20 pKaθ=5.75 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位。
A.2; B.3; C. 4; D.无限
21.已知Ecl2/2cl-=1.36V,Cl2为1.013310Pa(1大气压),[Cl]=0.01mol/L时电极电位是( )。
A.1.27V; B.0.89V; C.1.48V; D.0.76V 22.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A.做对照试验; B.做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3.用部分失水的硼砂标定盐酸,浓度将会(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24.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灯电流; B.阴极温度; C.灯电压 D.內冲气体压力 25.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 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26.电位滴定法是根据( )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A.指示剂颜色变化; B.电极电位; C.电位突跃; D.电位大小 27.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28.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 )
A.离子浓度; B.电极膜活性材料的性质;
o
5
-2+
— —3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化学检验》技能认证 C.待测离子活度;D.测定温度
29.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桥电流增大而增高,因此,在实际操作时桥电流应该(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选用最高允许电流; D.在灵敏度满足需要时尽量用小桥流
30.色谱分析分析样品时,第一次进样得到3个峰,第二次进样时变成4个峰,原因可能是( )
A.进样量太大; B.气化室温度太高; C.纸速太快 D.衰减太小 31.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 D.固定液的沸点
32.玻璃电极在使用时,必须浸泡24hr左右,其目的是( )。
A.消除内外水化胶层与干玻璃层之间的两个扩散电位 B.减小玻璃膜和试液间的相界电位E内; C.减小玻璃膜和内参比液间的相界电位E外; D.减小不对称电位,使其趋于一稳定值
33.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中,正确的是( )。
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C.实际选择载气流速时,一般低于最佳流速; D.检测室温度应低于柱温,而汽化温度愈高愈好 3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
A.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B.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C.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D.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
35.用酸度计以浓度直读法测试液的pH,先用与试液pH相近的标准溶液( )
A.调零; B.消除干扰离子; C.定位; D.减免迟滞效应
36.在25℃时,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的pH变化一个单位,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为( )
A.0.058V; B.58V; C.0.059V; D.59V 37. 优级纯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
A.红色; B.蓝色; C.玫瑰红色; D.深绿色
3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对于组分复杂,干扰较多而又不清楚组成的样品,可采用以下哪种定量方法?( )
A.标准加入法; B.工作曲线法; C.直接比较法; D.标准曲线法
—39—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化学检验》技能标准 39.( )电位滴定法测定卤素时,滴定剂为AgNO3,指示电极用
A.铂电极; B.玻璃电极; C.银电极; D甘汞电极 40.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
A.银电极; B.氯化银电极; C.铂电极; D.银-氯化银电极 41.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7314的是:
A.0.73146; B.0.731349; C.0.73145; D.0.731451 42.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
A.越小越好; B.等于零; C.略大于允许误差; D.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43.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甲:31.27%、31.26%、31.28%;乙:31.17%、31.22%、31.21%;丙:31.32%、31.28%、31.30%。则甲、乙、丙三人精密度的高低顺序为 ( )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丙>甲>乙 二、判断题
1.偶然误差的分布没有规律性。( ) 2.滴定终点与等量点之差是系统误差。( ) 3.NaOH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
4.千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的绝对误差是±0.01克。( ) 5.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 6.定量分析中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可疑值一定要舍去。( ) 7.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取决于溶液的pH值。( ) 8.强碱滴定多元酸时,被测物是几元酸就产生几个突跃。( ) 9.强酸滴定弱碱时其等量点的pH值在碱性范围内。( ) 10.银量法中终点的确定方法最好的是莫尔法。( ) 11.有色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将加深。( )
12.一般来说,金属离子和EDTA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大,用EDTA滴定时要求的最低pH值越小。( )
13.氧化还原滴定法中,若两个电对得失电子数越多,则突跃范围越大。( ) 14.如果在HCl溶液中高锰酸钾作标准溶液滴定Fe2+时,将使结果偏高。( ) 15.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可见光。( ) 16.萃取分离的依据是“相似相溶”原理。( )
17.原子吸收光谱是根据基态原子对特征波长光的吸收,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
18.气相色谱微量注射器使用前要先用HCI洗净。( )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