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2-2-5选考系列二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含答案 下载本文

为NO2-。③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汽化时需要的能量增加,体现为沸点升高。该离子的结构为(3)①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3,轨道表达式为。 ,磷元素的3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故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②—OH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2212=4,所以氧原子按sp3方式杂化,PO34-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5+3-4×2)=4,所以P原子按sp3方式杂化,P原子周围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即其电负性最大。③P4O6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结合P4为正四面体结构且每个P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P4O6的结构为,由图可以看出,每个P4O6有12个共价键。④亚磷酸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说明1个亚磷酸分子中只有两个羟基,其结构式为或 21 / 41 ,该酸为二元酸。⑤由图可知该多磷酸钙盐的通式为(CaP2O6)n。 [答案] (1)①2 ②O3、N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sp3 硫酸分子间存在氢键 硫酸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2,磷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1 ④正四面体形 ⑤ABE (2)①p 3 ②sp2杂化 平面三角形 NO2-(合理即可) ③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① 大 ②sp3 正四面体形 O(或氧元素) ③12 ④⑤(CaP2O6)n 二 1个H3PO3分子中只有两个羟基,含氧酸羟基上的氢易电离 考点三 晶体结构与性质 22 / 41 1.明确晶体类型的2种判断方法 (1)据各类晶体的概念判断,即根据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力类别进行判断。 如①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②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③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④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或由金属原子)形成的晶体属于金属晶体。 (2)据各类晶体的特征性质判断。如①低熔、沸点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②熔、沸点较高,且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③熔、沸点很高,不导电,不溶于一般溶剂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④能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的晶体属于金属晶体。 2.突破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点很高,汞、铯等熔点很低。 (2)原子晶体 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3)离子晶体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NaCl>CsCl。 (4)分子晶体 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4>CH4。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CH3OH>CH3CH3。 (5)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Al>Mg>Na。 3.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23 / 41 熟记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 A.NaCl(含4个Na+,4个Cl-) B.干冰(含4个CO2) C.CaF2(含4个Ca2+,8个F-) D.金刚石(含8个C原子) E.体心立方(含2个原子) F.面心立方(含4个原子) 4.晶胞求算 (1)晶胞参数 ①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6个参数来表示,包括晶胞的 3组棱长a、b、c和3组棱相互间的夹角α、β、γ,此即晶格特征参数,简称晶胞参数。如立方晶胞中,晶胞参数a=b=c,α=β=γ=90°。 24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