鍐呰挋鍙よ嚜娌诲尯涓滈儴涓夌洘甯傚尰鏀圭幇鐘躲€侀棶棰樹笌瀵圭瓥鐮旂┒ - 鐧惧害鏂囧簱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市医改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谭超

来源:《北方经济》2016年第09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从打基础转向提质量、从建框架转向建制度、从单项突破转向全面推进,这就要求各地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更要立足于实际,脚踏实地。本文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着眼机制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了对自治区东部三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医改情况的调查研究。 一、总体进展情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三盟市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积极探索,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秉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以公立医院改革、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办医、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和巩固完善基层综合改革等为重点,加快改革步伐,创新管理方式,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

三盟市所有旗县均开展了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地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多渠道补偿初步健立。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蒙药、中药饮片除外)并同步推进医疗价格调整。在经济压力下行普遍增加的情况下,各地加大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助力度,将补助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二是不断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所有旗县级公立医院在自治区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网采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均达到或超过自治区指标任务。三是不断健全旗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三盟市均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理事会),推进旗县级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执行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四是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对编内、编外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制度、职称评定等方面统筹考虑。对紧缺人才,各地均建立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五是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与效率。通过加强旗县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和重点科室建设,提高诊疗质量,旗县域内就诊率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药占比、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和缩短。

2015年通辽市被确立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自治区级试点地区。在破除以药补医方面,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通辽市中医院开始实施药品零差率。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要求,通辽市开展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宣传、测算、人员培训工作。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市政府成立了通辽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聘用总会计师,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