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最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下载本文

P——电功率——瓦特(W); U——电压——伏特(V)。

有关焦耳定律的注意事项: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W),这时以下公式U2

均成立Q=Uit Q= t Q=Pt;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求Q

R

时只能用Q=I2Rt。

利用电热的例子: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等。

防止电热的例子:电视机外壳的散热窗;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电动机外壳的散热片等。 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①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部分电热之和; Q1R1

②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热量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 =R ;

22

Q1R2

③ 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热量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 =R (各支路通电时间都相同)。

21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一节:家庭电路: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开关、电灯、插座、导线等组成。

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电路及作用:

1、进户线:进户线有两条,一条是端线,也叫火线,一条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火线与地面间的电压为220V。正常情况下,零线之间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0V。

2、电能表:电能表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闸刀开关:闸刀开关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4、保险丝:

电路符号:

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原因:保险丝电阻较大,使得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比较大,保险丝温度易升高,达到熔点后就自动熔断。)

保险丝规格:保险丝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连接:保险丝应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注意事项: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标准的保险丝。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电能表、闸刀开关和保险丝是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在家庭电路干路上的。

41

5、插座

种类:常见的插座有二孔插座(下图左)和三孔插座(下图右)。 安装: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 E

接零 N

6、用电器(电灯)和开关: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开关和用电器串联,开关必须串联在火线中。 与灯泡的灯座螺丝口相接的必须是零线。

7、测电笔:用试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

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试电笔测火线时氖管会发光;测零线时不会发光。

8、家庭电路中触电的原因:一是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单线触电),二是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双线触电)。

9、触电急救常识: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应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决不能带电泼水救火。为了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接地同时,也事故。流就会

接火线 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 发生短路; ② 接入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

这两个原因都可以使保险丝熔断。此外,如果保险丝太细(额定电流过小),也容易烧坏。 电路计算

当遇到带有电路的题时,首先要识别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如果能够直接分析,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画出等效电路图)。识别电路、电路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认清用电器(电阻)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还是并联(目前我们很少研究混联电路); 认清电路是“通路”、“断路”还是“断路”; 认清各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用电器或哪部分电路;

认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将如何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电流的。(有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一端导线或定值电阻,但与滑动变阻器连接的电表会让我们“闹心”,这时最好画等效电路图进行分析) 认清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用电器或哪部分电路的电流、电压。 可以把电表两端沿着导线(或跨过开关、电流表)移动,以方便分析。 定性分析的策略

电路定性分析的特点是:没有定量计算,只有定性分析,在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或开关的连通或断开从而改变了电路的结构,使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分电压、分电流及分功率等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42

定性分析的思维顺序:

“先看总电阻”(用串、并联特点)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滑动或开关断开(闭合)时,由串、并联特点可以推出如下结论:当电路(串、并)中的任何一个电阻变大(小)时,电路的总电阻将变大(小);串联电路中,越串,总电阻越大;并联电路中,越并,总电阻越小。

“再看总电流”(用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不变)

“串联看分电压”先用欧姆定律看定值电阻的电压,再用串联特点看另一电阻的分电压。 “并联看分电流”先用欧姆定律看定值电阻的电流,再用串联特点看另一电阻的分电流。 “最后看功率”(用功率公式)

实在难以分析的时候,可以根据题意假设一些用电器(一段电路)的电阻、电流以及它们两端的电压。 解计算题时,要注意第二、三部分中公式和规律的运用。

解计算题时,设未知数的技巧是,选电路图中固定不变的量做未知数,选所求的物理量做未知数。

第三节 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

I?UR可知,人体的电阻R一定,加在人体身上的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

流就越大。电流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发生危险。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

高压触电的两种方式: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小于1000V)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大于1000V)带电体。 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电路的两种主要故障是短路和断路。 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凸起的部分。 避雷针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1、 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43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线越稀; ④磁感线在空间内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感线:

3、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梦溪笔谈》)

第二节 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奥斯特实验:

对比甲图、乙图,可以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 对比甲图、丙图,可以说明: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3、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第三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