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部分是留守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又太腻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预习对他们来说就是“昙花一现”。还有一部分差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预习。多数学生对待预习,或停留在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词典和工具书,了解一下作者和背景,或把预习单纯的理解为以课文的通读和浏览,去不动脑筋、不分析。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它既不利于学生听课,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 家长情况分析: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处,家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家长整天就忙于工作挣钱来养家糊口,哪里还有心思来指导孩子学习和预习课文;一部分家庭经济较富裕的家长也没有重视孩子的学习。 3、教师预习指导分析 从平时的观察和调查来看,不少教师在语文学科上布置预习时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笼而统之,没有明确的要求;(2)预习作业太随意,有时有,有时无;(3)预习作业没有层次性,没有针对性;(4)不能对预习作业进行及时的检查、反馈。 因此从我校实际出发,我们选择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教师对预习策略的研究为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1、强化教师对预习的认识。 2、提高了教师对预习的指导能力。 3、培养学生对预习的习惯。 4、促进语文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具体内容 1、对本校学生语文预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2、对本校语文教师预习指导方法的问卷调查。 3、对本校学生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的语文预习监督问卷调查。 4、分段探索语文预习指导策略。 5、重点探索识字和阅读方面的指导策略。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调查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教师。根据我校的学生、家长、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研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2、文献法: 查阅文献资料,学习领会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 3、对比法: 选择一定量的学生,实行不同的预习策略,通过一定时间的对比,然后确定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对学生不懂预习方法前和懂预习方法后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定策略。 4、案例研究法: 该课题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小学语文学科开展的课前预习进行个案研究,寻求出实践层面上适合小学生操作课前预习的内容、方法、过程,设计出一个个较为成功的课前预习案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小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评价体系。 5、经验总结法: 通过研究,把每一次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即记录经验、分析或讲解指导预习的几个案例,把教师指导预习的方法和学生预习的结果加以分析,每一个阶段下来的体会和感受,再对经验进行总结和筛选。 6、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中的“行动”是指实践经验者用以改造实践活动,研究是理论家为探索知识而进行的活动。行动研究的显著特点是“行动”是“研究”的结合教师及是教育实践者又是教育研究者。 四、研究的措施 1、我们是在教学中留心观察,实施研究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并提供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2、制度保障 (1)课题一立项,我们坚持每周定时定点活动。 (2)活动中严格作好记录,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执行。 (3)根据我们的研究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五、研究成果 1、课题开展前期调查情况分析 学生方面:主要反映在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手中缺乏预习的资料、预习的目的、方法不明确。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不能正确恰当的运用。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预习的目的不明确,缺乏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