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赏析 下载本文

一、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从5世纪起,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天主教会用音乐来加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6世纪末诞生的1600首“格里高利圣咏”被推崇为“直观感受神的启示”的圣歌。 欧洲从9世纪起进入复音音乐时期,复音音乐在宗教音乐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单音音乐由于民间游吟诗人和恋歌诗人的创作更趋丰富。纵观上述几个世纪,在艺术上是“人附于神”的表现。

随着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欧洲进入了长期的教会统治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中世纪”。歌唱成为各种宗教的附属品。由于圣经古训规定“妇女在教堂中应保持缄默”,因此,演唱中女声部均由男童声代替。这些男童声是被阉割的男童声歌手,在音乐历史上被称为“阉人歌手”。他们的出现曾为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奠定了“美声唱法”的基础,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歌剧的产生与发展。阉人歌手在欧洲盛行了近两个世纪之久。18世纪末走向衰退。 16世纪末,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使音乐所反映的内容,从抽象的“神的意志”到具体的“人的感情”,充满了生活气息。文艺复兴在音乐上的最大特点是“神附于人”。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文艺复兴是14世纪末至16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运动,它要求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歌颂爱情,肯定现实生活。新兴资产阶级特别需要新的音乐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他们主张恢复古希腊的单声部歌曲,以利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通向巴罗克时代的过渡时期。文学和造型艺术的文艺复兴(约1300-1600)肇始于14世纪初的意大利,音乐上的文艺复兴(约1430-1600)则肇始于15世纪前半叶的荷兰南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比前者迟了100多年。从勃艮第乐派到佛兰德乐派,从威尼斯乐派到罗马乐派,尤其是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约1525-1594)不仅在世俗作品中反映人文主义思想,许多宗教作品也很富于生活情趣和人情味。他受教皇尤利乌斯四世之命所谱写的《教皇玛切尔弥撒曲》以折中主义于正统的宗教和非正统的世俗之间,使富于世俗真挚情感的复调音乐终于替代了中世纪以来长期回荡在大小教堂和所有人们心中的格里高利圣咏。

18世纪前,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少数国家的音乐艺术,特别是声乐艺术已经非常发达。

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通谱体歌曲。歌词多为单段,韵律自由,包括各种诗歌类型:十四行诗、巴拉塔、坎佐纳、抒情的或叙事的八行诗以及田园诗等。、 从16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从词到曲都是典型的法国风格的“尚松”。它们被称为“法国尚松”或“巴黎尚松”。对尚松歌词影响较大的是法国诗人克莱芒·马罗(Clement Marot,1496-1544),他的诗歌富有生活气息,简洁明晰,具有幽默感,保持了法兰西诗歌语言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复调歌曲是利德(Lied),15世纪末和16世纪的前几个10年,德国的利德才形成自己的风格,作曲家海因里希·伊萨克(Heinrich

Isaac,1450-1517)采用德国音乐素材并吸收法-佛兰德的音乐风格技法,创作了四声部的利德。在利德中固定声部以一个熟悉的曲调作为定旋律,其他三个声部围绕它编织成复调织体。

西班牙15世纪末和16世纪的音乐体裁是维良西科(Villancico),它是以西班牙同名的诗歌体裁谱曲的。

二、巴洛克时期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1600年以前)以声乐为主,巴罗克时期(1600-1750)器乐赶了上来,并逐渐与声乐平分秋色;这与众多的作曲家不断地求新、求变不无关系。

在音乐史上,一般把文艺复兴后的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成为巴洛克时期。这段时期意大利人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最著名的却是两位德国人,巴赫(1685—1750)和亨德尔(1685—1759),他们继承过去的传统,吸取同时代各国音乐的成就,使他们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来的欧洲音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巴赫的声乐作品大多是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合唱,而且比较注意发展德国本国音乐的传统。亨德尔不一样,他广泛地学习了意、法、德、英各国的音乐文化,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和清唱剧。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在音乐史上被尊称为“音乐之父”,生于一个德国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的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16世纪以来意大利、法国等国音乐的大成,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欣赏

《Gloria》 合唱 独唱与合唱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亨德尔被贝多芬敬称为“天才中的天才”。他生于德国哈勒,少年曾瞒着父亲学习古钢琴,当音乐天赋被发现后,才获得正式的音乐教育。他10岁时创作了一组

双簧管管乐曲,12岁在柏林举行了成功的演出。在大学学习法律的同时,兼任教堂的风琴师。1703年移居汉堡,20岁时他的第一部歌剧在汉堡首演并获得成功。1706年前往意大利,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并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卓越作曲家。1710年回国,但经常来往于德国和英国之间。因深得英国女王的欣赏,1717年定居英国,并对英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59年4月14日病逝伦敦。所作神剧有32部,歌剧46部,管弦乐、器乐曲也甚丰富。其中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确立了他流芳百世的音乐大师地位。每当演唱到其中的《哈利路亚大合唱》,观众都会起立致敬。

和巴赫比较,亨德尔擅于吸收各国的音乐文化,旋律明亮、愉悦,易于理解。

欣赏:《哈里路亚》 合唱

歌词大意:

哈利路亚!万物之王,王中王。

欣赏:《快乐,锡安的人民》 女高音独唱

歌曲选自清唱剧《弥赛亚》。它表现了以色列人在闻知耶稣降生时流露出来的喜悦和欢乐之情,锡安指锡安山,位于圣城耶路撒冷,是犹太民族文化的象征。 歌词大意:

快乐,快乐,是多高兴,快乐,你锡安人民! 啊,耶路撒冷的人民,看你的国王他已驾临。 他就是正义的化身,他对异教国家也讲和平。 快乐,快乐,是多高兴;叫喊,叫喊,是多高兴, 你锡安的人民,啊,耶路撒冷的人民, 你看,国王他已经驾临。

阉人歌手的出现历时两个世纪,它是声乐历史发展的见证。

思考题

1. 艺术歌曲狭义与广义的解释

2.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作曲家是哪两位?

3. 哪种演唱风格的出现使声乐艺术得以迅猛发展?

第三讲 古典时期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欣赏的词汇解释;莫扎特

艺术歌曲的历史 三、古典时期

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原是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

㈠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classicalism, classicism):该词原义为完美的、优秀的或经典的(而不是

古代的),曾用来专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古典主义开始形成与罗马文化的鼎盛时期,即公元前1世纪的奥古斯都时代。由于罗马时代的社会基础、思想及文化,与同为奴隶社会的古希腊有着大致相近之处。因此,罗马帝国在文学艺术方面继承了古希腊遗产,借以从思想及文化上统一被他们用武力征服的民族,由此而形成了长期统治西方的崇尚古典的风气。16世纪末,旨在反对中世纪烦琐哲学的思辨方法,并对教会的权威提出挑战的文艺复兴运动,为使文学艺术所反映的内容,从抽象的“神的意志”到具体的“人的感情”,人们再次强调复兴古典文艺,使得古典主义在这一时期特别流行。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就其艺术风格而言,它侧重于表现的形式和技巧,特别是语言的纯洁和明晰,至于创作的想象则被弃之不顾,作品中的感情表达,也只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势之下起伏而已。古典风格的作品结构严谨,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语言明确洗练。具有优美、均衡、自信和理性的审美特征。 古典主义在音乐上则有多种涵义,例如:艺术价值高的,内容严肃的等等,但最常见的用法是与浪漫主义对置,特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学原则和风格特征,即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美学原则和风格。也有人把上起帕莱斯特里纳,下迄舒伯特之间统称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而以维也纳古典乐派为其完美的代表。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们除继承复调音乐写法外,确立了主调音乐写法的主导地位,形成一系列音乐体裁和曲式的规范(如歌剧、清唱剧、受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