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技术标39827 下载本文

管道施工前先拆除原有道路路面及基层:路面拆除主要采用重型夯击机进行打凿: 然后采用挖掘机挖除,局部采用冲击钻打凿。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统一晚上运走。运土

杂料的汽车进出场应严格按市城管办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对出场车辆一律冲洗清理车

轮车身。施工时注意防噪、降尘措施。

1、沟槽支护及开挖

1.1 开挖断面形式的确定

考虑到本工程雨水管道埋设不深,管道施工沟槽开挖采用横列板围护。

1.2 横列板

? 采用横列板支护时,挖土深度至 1.2m 需要及时撑头挡板,以后每次撑板的高度 一般控制在 0.6m~0.8m。 ??

? 横列板采用组合撑板(钢围檩),其尺寸为长 4m,宽 20cm,厚 6cm~6.4cm。采 用铁板与角铁焊接而成或用特殊型钢制作而成。 ??

横列板要求水平放置,板缝严密,板头齐正,深度确保到砾石砂基础面。 竖列板 采用 30 号槽钢,每 2m 设置一道,保证横列板的稳定。 ?

??铁撑柱支撑

沟槽支撑采用铁撑柱,铁撑柱由φ100 的无缝钢管和两端的铸铁撑脚组成。 铁撑

柱两头要求水平,每层高度一致,每块竖列板上支撑不少于二只铁撑柱,铁撑柱的水平

间距为 2m,垂直间距不大于 1.5m,头挡铁撑柱距离地面一般为 0.6m~0.8m。铁撑柱在

施工时,要求其钢管套筒不得弯曲,支撑要充分拧紧。

??沟槽挖土

沟槽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沟槽土方全部采用挖掘机挖土,并根

据支撑分层挖土。挖土方式采用退坡挖土,以两个通气阀距离为一个单元,回填后再挖

下一个单元。

机械挖土时采用人工修边。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或超挖,机械挖土控制在距槽底土

基标高 30cm 处,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若有超挖和遇障碍物清除后,应采用砾石

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机械挖土时要设专人指挥,有人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机

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

沟槽挖出的土方好土原则上可留作沟槽回填和道路填土用,多余的土方均用自卸汽

车外运,具体实施时,开始两节沟槽的挖土全部外运,以后开挖沟槽的土方运到指定的

堆放地点。在管线阀门、测量标志等周围不能临时堆土。

沟槽挖土时,做到随时做好沟槽内的明水排除,在修整槽底的同时,挖好排水明沟,

17

沟槽的两侧每 50m 处设置集水坑,配备污泥泵,确保在施工期间沟槽内不积水。

??支撑拆除

支撑拆除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支撑的拆除必须与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进行,拆除后及时回填并压实;轮换竖列

板,拆除横列板,必须从底部向上分批次拆除,一次拆除横列板的高度不得大于 1 米,

严禁一次全部拆除。

2、压密注浆施工

2.1 压密注浆的施工工艺

压密注浆施工工序:钻孔→清管→打管→注浆→拔管→清管。

a、钻孔:电动钻孔机在布孔位置钻孔,钻至设计标高;

b、清管:注水清理胶管、无缝钢管,检查能否保证注浆通畅;

c、打管:分次按设计要求,将无缝钢管插至设计标高位置;

d、注浆:灰浆搅拌机搅拌水泥浆,吸入注浆泵内,通过胶管,注入无缝钢管。水

玻璃则放入容器,加入另一台注浆泵。

压密注浆按先注浆外排、后注浆内排,按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组织,内外排注浆间

隔时间大于 24 小时。这样施工,外排管注浆后形成新的结合体挡墙,避免内排管注浆

时在压力作用下浆体外溢,更加保证注浆效果。

外排管压力注浆:压力注浆应自上而下进行,这样使浆体分布均匀,且浆体不易外

冒。故先钻孔深度至室内地坪以下 5.8m,后打管。压力注浆自上而下,从室内地坪以下

2.3m 开始注浆,每往下 500mm 左右注浆一次,计注浆八次。

如果在设计压力的注浆过程中发生冒浆现象,注浆顺序改为跳孔注浆施工,或暂停

一下等浆体固结后再施工。

内排管压力注浆:内排注浆管钻孔打管时,注浆管应斜入基础底板以下。其斜入的

角度根据基础的宽度来确定。本工程基础 3.5m×4m,故斜管进入基础约 1.5m(-5.8m

标高处)左右,压力注浆自上而下,注浆方法同外排管压力注浆。

如基础地面尺寸过大,可考虑在基础周边另增加一排注浆管,斜入基底注浆。或在

基础面上钻孔,钻至持力土层,再打管注浆加固。

水泥浆液注浆、水玻璃注浆液基本同时注入,已达到促使水泥浆速凝作用。

水玻璃溶液灌注速度根据水玻璃消耗数量控制,水玻璃用量约占水泥重量的 2%左

右。而水玻璃溶液灌注速度又与灌浆压力、土层凝结状况有关,故现场需不时调节水玻

18

璃注浆压力。

e、拔管:每孔注浆完成后随即安排拔管:以防止管孔堵塞:一般间歇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f、清管:当不能连续施工时:须立即对管道冲洗:防止胶结堵管:一般间歇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另一套注浆泵注水玻璃溶液:作为速凝剂。水玻璃溶液模数 2.5 左右:浓度 40Be′。

2.2 浆液要求

一套注浆泵注水泥浆液:水泥为 PO32.5R、水灰比为 1:1。

2.3 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选择以不破坏四周地坪、绿化带、道路为选择:如果发生冒孔现象:则影

响注浆效果。

注浆压力国内没有相应技术标准:参照《地基处理》书中推荐美国 ASCE 规定的标

准:一般注浆压力选择为作用面积范围土层自重的 2 倍左右。

在-2.3m 标高注浆时:覆土厚度 2.3m:土质地基土压力每米 20KPa:上部覆土考虑

45 度扩散效应。

在-2.3m 标高时:作用范围:棱台型:土的自重:

N= 1/3 ×[1×1+3.3×3.3+√—:1×1×3.3×3.3:]×2.3×20=232.9KN

每平方米土的自重压力 0.23 Mpa:故对于外排管:打管深度自室内地坪以下 2.3m

时:注浆压力设计为 0.5Mpa。

而注浆过程中:注浆的压力是变化的:《地基处理》书中介绍“在一般情况下每深

1m 压力增加 20~50Kpa”:故每下降 0.5m 注浆时:压力设计选择增加 0.02Mpa。

对于内排管:考虑上部基础自重:且四周土层以加固:其作用反力直接作用基础底 面:注浆时以不冒浆为准:注浆压力可调高 20%:初始注浆压力选择 0.6Mpa 左右:每下 降 0.5m:压力设计选择增加 0.02Mpa。

3、管道基础

3.1 施工放样

管道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一般在沟槽中心每隔 5m 打一只样桩:

同时控制标高和轴线位置。

19

3.2 结构形式:(参见右图)

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垫层采用

150mm 厚的砾石砂。管道铺设前在砾石砂 基础上在铺设 50mm 厚中、粗砂找平。 4、管道铺设

4.1 复核高程样板,排除槽内积水。 测放出窨井的位置,便于排管时预留井内

尺寸距离

4.2 将管道运至坑边,按照产品标准 雨水管道基础示意图 逐节对管道质量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吊放管材的设备停放到位,进行试机。

4.3 管道铺设

??管道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铺管作业,吊装采用?8T?汽车吊,站位距离坑边?3m

以外,吊具采用尼龙吊装带,吊装位置距离管道边口 500mm 左右。吊装时要避免碰撞。

施工时按照图纸要求,将管道按照长度预先排设管道位置并放出每节管道的位置线,调

整检查井位置。

??稳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管道安装从下游至上游进行。管道就位后,为

防止滚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木垫块。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

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每节管就位后,应进行固定,以

防止管子发生位移。稳管时,先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管内底高程偏差在

±10mm 内,中心偏差不超过 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 3mm。

? 清理管膛、管口:将承插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然后在承口 内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

? 清理胶圈:将胶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净,并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

? 插口上套胶圈:密封胶圈应平顺、无扭曲。安管时,胶圈应均匀滚动到位,放 松外力后,回弹不得大于 10mm,把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径)装入承口槽内,并用手 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一致卡在槽内。橡胶圈就位后 应位于承插口工作面上。胶圈放置在管道插口段第一个波纹凹槽内。 ??

? 接口:顶装接口时,采用龙门架,对口时应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拴住吊装带, ?

在待拉入管子承口处架上后背横梁,用吊装带和倒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倒链,

将已套好胶圈的插口经撞口后拉入承口中。注意随时校正胶圈位置和状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