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1、 本班共有A名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作为小学高段起始年级,学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能力上,学生能够综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空间感知能力也扩大了。计算上,学习了整数的乘、除法,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统计方面,有了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几何方面也奠定了基本的知识。但学生个性的突出和身体迅速的成长容易形成浮躁、不踏实的个体特征,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从学生期末考试来看,多数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一)计算技巧性不强,准确性有待提高。(二)学习方法科学化、高效化;解题方法多样化方面要在平时加强。 2、学困生情况分析:
XX、XXX:基本能背乘法口诀表、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能熟练笔算多位数除以两数的除法、口算能力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差,学习兴趣不够浓 。
书写特别乱的有: XXX、XXX、XX、XX。
大多数孩子都比较粗心,失分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其主要内容有: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
1 / 9
第二单元:分数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整理与复习。
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五单元:方程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等式、方程、解方程、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七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因数、倍数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2、3、5的倍数特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判断一个较大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地求出两个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
第二单元:分数
重点: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知识探索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难点:分数意义的再认识,约分中分子与分母公因数的确定,通分中各分母最小公倍数的选择,及小数化分数时的化简和互质数的关系的确定。
2 / 9
第三单元:长方体 正方体 重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体特征。(面、棱、高)。
2、建立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并能运用形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计算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3、掌握常见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意义及其进率与换算。 难点:
1、表面积概念的建立,确定长方体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在实际应用的问题解决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几个面及相应尺寸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体积概念的建立与容积的区分。
3、体积与表面积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有一定的分辨难度。
4、体积与容积单位的进率而被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干扰造成困难。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重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简便计算。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方程
3 / 9
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等式的意义,会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字母表示的树求值。
2、结合天平游戏、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a+(或-)x=b,ax+(或-)b=c;a+(或-)bx=c”的方程。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用推算方法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提高解题能力。
难点:
1、正确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区别方程和解方程、方程的解。
2、在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找准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重点:
1、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发展的趋势,能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 3、初步学会绘制单、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
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地描点。 3、图例的设置,横轴上的间隔。 四、教学总目标: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