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更换心钻头前,应先检孔到孔底,确认钻孔正常时方可放入新钻头。
4.5.8、为防止由于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筑混凝土强度,应待邻孔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放可开钻。 4.5.9、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4.5.10、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4.6、清孔
钻孔完毕后,对孔位、孔径、孔深沉淀层厚度和泥浆的含砂率进行终孔检查,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合格立即进行清孔作业,采用换浆法清孔。对于连续梁主桥,柱桩沉渣不大于50mm,摩擦桩沉渣不大于200mm,含砂率小于2%,泥浆比重不大于1.1。即用新鲜泥浆换除孔内含有沉碴的泥浆,不允许以加深的办法代替清孔。在确认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灌注桩基砼。 4.7、钢筋笼骨架的制作安装
4.7.1钢筋笼吊放前,先下检孔器,检孔器长度按规范4-6倍的桩基直径制作。钢筋骨架在预制厂钢筋加工场地分节制作,分节长度6~12m,运至现场后吊入孔内,并在孔口进行焊接,主筋焊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笼箍筋及竖筋的节点都必须焊牢。主筋在制作前必须整直、除
7
锈,表面应洁净,并注意相邻主筋错开搭接,以保证在同一截面上的接头数不超过50%,注意错开的长度,以便与另一节相接时接紧。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须满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将接头错开75cm以上,接头性能指标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的规定。
4.7.2钢筋骨架用吊车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管或型钢临时搁支在护筒口,检测管绑扎完毕后灌水,再起吊另一段,对位正置对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最后将最上面一段的挂环挂在孔口咬牙临时与护筒口焊牢,以免钢筋笼在砼灌注过程中上浮。钢筋笼轴线偏位不大于50mm。。
4.7.3钢筋骨架在下放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钢筋骨架,安放后的顶面和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大于±5cm。
4.7.4本工程桩基检测采用探测管检测,探测管要按照设计布置,施工时与钢筋骨架一起分段进孔,组装在钢筋笼内箍筋,探测管连接采用加套焊接,底部用同材质钢板封堵。 4.8、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前必须经过试压、过球试验,注意连接牢固、密封,位置居中,轴线顺直以防漏气和挂笼。导管的长度应计算好,管底宜高出孔底30~50cm,料斗容量应满足埋管要求。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当沉渣和泥浆指标达到要求时,即可灌注砼。 4.9、灌注水下混凝土
8
当二次清孔的沉渣厚度及泥浆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水下砼灌注。根据施工场地情况,优先采用转装料斗灌注水下砼,开始浇注混凝土要满足首批砼需要量要求,保证首批砼灌注后导管埋深1.0m以上。
首批砼需要量:V≥πD2/4(Hl+ H2)+ πd2h1/4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深度H2 时,导管内 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 h1=Hwrwrc 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 r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 r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水封前,将隔水球放置在导管上,首批混凝土将导管内水排出实现水封。首批混凝土量应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少于1m,水封全过程中拆除导管时应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保持在1~3m之间,严禁中途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水封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中途不得停顿,每小时灌高应大于8m。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18~22cm。
水封时应根据清孔情况适当多灌注一些混凝土使之高于设计桩顶
9
1.0m,使凿除桩顶浮渣、浮浆和松弱层后,设计桩顶以下全部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及时用经过钢尺校核的新测绳测量孔内砼面高度,根据孔内砼面高度H、导管的长度L和导管与护筒口高差a,计算导管埋入在砼中的深度h(h=L-H-a导管口位于护筒之上取正值)。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在砼内埋深控制在1m以上,并及时做好水下砼灌注记录。4.10、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4.10.1坍孔
各种钻孔方法都可能发生坍孔事故,坍孔的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4.10.1.1坍孔原因
①、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②、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③、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④、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⑤、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 ⑥、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