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 下载本文

具体地、历史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②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对思维的历史进程的概括,而思维的历史进程是思维的逻辑进程的基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以概括的形式再现思维的历史发展。

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使得科学家与工程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既可以从横向也可以从纵向把握科学技术研究的脉络和前景;也可以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既具有理性的、缜密的思维与科学修养,也具有宏观开阔的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科学研究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在这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一)收敛思维特性

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特性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特性。收敛性思维志在取得结果。

(二)发散思维特性

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与收敛思维特性相对。又称“放射思维”、“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特性。发散思维特性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只重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向形而上学思维。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

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二)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

21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逻辑性,是指其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等。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类比常常是科学技术研究从已知跨越到未知的桥梁。

(三)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过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过某种形式关联起来,形成新的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做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非逻辑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建构。在非逻辑思维之前也有逻辑思维(如比较、分类、归纳等),为非逻辑思维做好铺垫准备。

三、直觉与顿悟思维

直觉与顿悟思维是两种创造性很强的非逻辑思维特性。 (一)直觉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特性。直觉具有直接性、迅捷性、或然性等特征。

(二)顿悟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性和状态,指当思考某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在某种时刻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状态。顿悟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之特性等等。

四、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移植和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一)移植方法

所谓移植,即把在其他学科中已经运用的方法或研究方式移到要研究的新领域或新学科中,加以运用或加以改造后的研究方法。移植方法的创造性很高。

移植方法包括:概念移植、对象移植和方法或技术移植等等。 (二)学科交叉方法或跨学科方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22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系统思维是把事物视为系统来处理的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是一种整体性和关联性很强的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数学方法是所有成熟的数理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数学方法包括多种形式,如数学方程方法、数理统计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实验方法,等等。

(一)数学方程方法

方程是一种把事物的关键关系抽象出来,建立某种关于事物的数学模型的方法;例如,洛特卡-魏尔特拉方程,抽象地描述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让人们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生态系统的运行。

(二)数学建模方法

模型是科学抽象的一种;模型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与桥梁;数学在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模型比实物模型更能够反映事物内在属性的抽象关系。

(三)数学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统计方法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来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方法。数学统计方法对于认识事物总体状况、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实验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数学实验方法有助于人类更加精确和在整体上认识事物内部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理想关系。数学实验方法丰富了实验的概念,扩展了实验的内容。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学实践。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分析与综合方法

1.系统分析:把系统进行分解,对其要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思维与思考方法。

2.系统综合: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等进行辩证综合地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系统综合是与系统分析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系统综合强调从系统整体出发,综合和分析同步进行,以综合统摄分析;强调从部分与整体的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规律。

(二)软系统方法论

软系统分析,主要运用于问题不够明确、任务范围无法完全确定的情境。

软系统方法论认为,软问题是指在现实世界中的人类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的不能精确定义无法精确说明的问题。软系统方法论采取现实与模型对应的方式直到较为满意地解决问题为止。

(三)反馈与控制方法

xli

23

1.反馈与反馈方法

反馈本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反馈方法是指运用反馈概念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以结果反过来影响进一步产生事物或原因的思考方法。

2.控制与控制方法

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是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

控制方法有多种具体形态。控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在系统视野中如何处理好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的辩证关系。运用控制方法对复杂对象进行研究时,是对其控制流程加以综合性的考察,是以事物的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立场观察事物。

(四)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信息方法的优点是不割断系统的联系,通过流经系统结构的信息考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变化发展,用联系的、全面的、功能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系统运动过程。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一)复杂性思维

复杂性思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复杂性科学兴起而与简单性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复杂性思维把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凸显出来,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状态和性质,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思维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在科学上以多样性、相关性和整体性为主要特征。

(二)复杂性科学方法

在借鉴传统科学的方法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取向的一套方法,复杂性方法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

复杂性方法着重从如下特性考察事物:

1.自组织性:强调事物的自组织演化特性,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与控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发展演化的特性,不过分和直接干预对象的演化。

2.多样性:注意从多个侧面认识和把握对象;注意对象的多样性关系;注意事物多样性联系。

3.融贯性:把对事物的历史考察和逻辑认知统一起来,把多样性与统一性联系起来,把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进行连贯、系统的认识。

4.整体性:首先把事物作为整体考察,力图超越还原论,从事物的整体出发,认识事物的存在、演化的复杂规律与特性。

复杂性方法也是集多学科或跨学科的多维融贯的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发现、发明与创造,科学技术实践是科学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最基础的活动。以往的西方科学哲学以一种“理论至上”的观点看待科学,把科学主要看成为一种理论体系,而不是活动,割裂了科学和技术的联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科学的形象,而且贬低了技术在整个科学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主义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