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复习章节:1——12章 主要题型:

1、填空题4个 共15分 2、连线题5个 共 10分 3、名词解释4个 共20分 4、简答共2个 共30分 5、论述题1个 共25分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是信息的形式,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所处的群体、组织、社会,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反馈行为的总称。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的运行。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传播)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 ②文字传播时代 ③印刷传播时代 ④电子传播时代 知道信息与讯息的区别

讯息:有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的信息。

信息:信息是对环境中不确定性或不确定性的亮度、无规则的测定。 比较:信息包括讯息在内,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

讯息指向具体的事物,信息时讯息的本质,讯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符号的定义:是意义与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表达和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P50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美 H.拉斯韦尔

①“5W”模式或者“拉斯韦尔程式”:

②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①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②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3、掌握系统模式P55

①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②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 人内与人际传播

主要的传播类型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分清属

于哪类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

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人际传播的动机: ①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中去寻找。(获得信息) 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个人要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 人际传播的特点:

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铁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定义: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产生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产生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

播信息的活动。

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④大众传播的信息即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⑤从传播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

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四个)P100 1、拉斯韦尔的“三公能说” a 环境监视功能 b 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c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a 环境监视 b 解释与规定 c 社会化功能 d 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①政治功能:监视(收集情报)、协调(解释情报;制定、传播和执行政策)、社

会遗产以及法律和习俗的遗传

②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

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

③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它们、协调公众的了

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 、娱乐。

4、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③最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熟知大众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这个比较杂,就麻烦同学们自己看一下哈)

拟态环境:P113 即信息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

性屎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P118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大众传媒的特点:地位稳固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着和使用者 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具有“那关人“作用 把关人理论:P130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管理

国家和政府的掌控制度 利益群体和经济实力的控制 广大受众的监督控制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大众的主要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

同质性

使用与满足:P165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①获得外界的信息来源 ②日常生活的工具 ③休憩的手段 ④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 ⑤社交的手段 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①心绪转换 ②人际关系 ③自我确认 ④环境监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P175

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十一、十二章麻烦大家自己认真看下书以及教务网上的PPT,这个是重点考察对象,我总结的不详细,麻烦你们自己看下哈,还要看看十四章。祝大家考好,不挂!!

大众传播学

名词解释:

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具体

来说功能有四点: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2、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分解为四层含义:(1)为数众多的传播者(2)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3)人数众多的受传者(4)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13、信息环境----就是由大众传播所建构的一个拟态环境,

14、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

15、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16、大众----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分界点。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大众社会打破了以往传统社会的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原子式的存在,即大众。

17、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接受者,主要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 18、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狭义和微观的层面上,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一是在广义和宏观的层面上,指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综合。

19、子弹论----又称魔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是强效果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其情形犹如子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毙的靶子(受众)。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无法抵抗的传播效力,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20、休眠效应----霍夫兰等人在实验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休眠效应”。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源可信性的影响趋于减弱,而传播内容的作用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21、国际传播----指的是跨越两个或两个国家及其文化体系的信息交流,包括透过个人,团体,政治或科技而转移的信息及数据。

22、全球传播----一国之内的传播叫做国内传播,两国或多国之间的信息传播称为国际传播,而把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以全球为关照对象的就是所谓的全球传播。

23、新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

网络技术而而产生的新型媒介,具有传播方式的双向性、传播功能的融合性、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和传播内容的全球性。

24、全球传播----一国之内的传播叫做国内传播,两国或多国之间的信息传播称为国际传播,而把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以全球为关照对象的就是所谓的全球传播。

25、信息主权----信息主权是在国家主权概念上演化而来,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26、文化帝国----又称媒介帝国主义,是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生活进行系统渗透和控制,以达到重塑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使之服从帝国主义利益的目的。

27、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27、拟态环境----由李普曼提出,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8、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信息流往往不是一步到位地传播到受众那里,而是先到达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再由他们传递给周围的受众,这个过程被称为两极传播,即“媒介信息----意见领袖”和“意见领袖----广大受众”。

问答题:

一、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

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

答: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2、心理学家卢因:主要贡献在于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了许多研究,此外他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他的两极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主要贡献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研究方面,为有效的进行传播而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有益的、切实可行的“劝服”策略,进而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三、传播学两大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特征及差别。

答: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以美国为首的经验学派和以欧洲为首的批判学派。经验学派根植于科学主义,来源于行为科学、信息科学和新闻学,以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和集大成者施拉姆为代表。而批判学派则根植于人本主义,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法兰克福学派。两大学派的对立,主要在于立场的不同,经验学派的立场总是肯定性的,而批判学派的立场总是否定性的。

具体来说,两大学派的主要差异在于:

1 、研究内容不同: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效果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

2 、研究方法不同:经验学派更关注事实判断,强调从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得到实证结论;而批判学派更关注价值判断,带有思辩特征。

3 、研究立场或研究取向不同:经验学派对现状持肯定性的立场,而批判学派对现状持否定性的立场。

四、符号的定义及功能是什么?

答:1、符号的定义是: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2、符号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和帮助思维。

五、如何理解意义的定义?意义的分类有哪些?

答:1、意义的定义是: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对这一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外部世界的存在是意义形成的基础; (2)积极能动的意识活动是意义形成的条件;

(3)无形的意义可以固化为有形的载体之中,符号便是意义的固化物。 2、意义的分类: (1)明示义与暗示义; (2)内涵义与外延义; (3)概念义与情感义; (4)精确义与模糊义。

六、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传播过程主要具备哪些特征?

答: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是:1、传播主体2、传播对象, 3、讯息,4、媒介,5、反馈。

传播过程的特征是: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七、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分解为这样五个部分,即:(1)谁(传播者)(2)说什么(讯息)(3)通过什么渠道(媒介)(4)给谁(接受者)(5)取得什么效果(效果)。

该模式作为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代表,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模式,对传播学意义重大;其缺陷在于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反馈环节,无法揭示传播的双向和互

动性质。

八、施拉姆的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3)评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它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从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出发,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只是把传播过程当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过程来考察,而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许多因素。

九、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答: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是:

(1)是把微观的传播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所以着眼点不在于透视传播过程的内在环节,而在于把握它的外在联系。两个代表性的系统模式是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和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

(2)评价:系统模式对传播过程的描述比循环模式更为完善,它着眼于全局,指出了传播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会牵涉到许多外在社会的和内在心理的因素,因此必须用系统论的思想把握传播过程。

十、人际传播的概念是什么?它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答: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十一、组织传播的概念是什么?组织传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组织传播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1、组织传播的概念: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2、具体来说功能有四点: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3、组织传播的主要类型有:

组织传播分为组织内的传播和组织外的传播两种类型。

组织内的传播又分为正式渠道的传播和非正式渠道的传播:正式渠道的传播包括下行传播、上行传播、平行传播,非正式渠道的传播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各种小群体传播 。

组织外的传播分为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种:信息输出,是组织外传播的主体,它包括有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即CIS)三种形式。

十二、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答:1、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分解为四层含义:(1)为数众多的传播者(2)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3)人数众多的受传者(4)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的性质: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组织中工作的一群人。 (2)受众的性质:众多、异质、匿名。

(3)传播实践的性质:信息公开而迅速地传播,不具有耐久性。

另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其他两个特点:一是大众传播的出现和每一次重要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二是大众传播的内容既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商品属性。

十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几种代表性的理论学说? 答、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继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3、施拉姆的功能理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作用。

十四、信息环境也即由大众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答:信息环境:就是由大众传播所建构的一个拟态环境,它有如下特性: 1、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象等信息符号。

2、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结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

大部分讯息并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也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3、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十五、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是什么?作为信息载体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哪些种类?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1、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

2、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特指专门用于大众传播活动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图书等六种媒介

3、作为社会组织,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包括通讯社,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以及媒介集团。

十六、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对人类传播的作用:

(1)大众传播媒介将人类的传播活动推向了公共阶段。 (2)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系统化网络化时代。 (3)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类传播的活动更加技术化专业化。 2、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

(1)普遍提高了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建立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快速通道。 (2)大众传播媒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3)大众传播媒介使不同的人接触信息机会越来越不均等。

十七、三、媒介控制的概念及主要环节或因素有哪些?

答:媒介控制的概念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主要环节或因素有:

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 (1)规定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

(2)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控制传播媒介的活动:对传播媒介的经营管理做出规定;对传播媒介的业务活动原则做出规定;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相关利益群体对媒介的控制:

(1)政党与团体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2)经济集团对传播媒介的控制,控制方式分为三种: a、直接创办大型媒介联合企业。

b、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间接地控制和影响传播媒介。 c、通过财团控制的政治集团和其他社会力量间接控制媒介 。 3、受众对媒介的监督与控制: (1)个人的信息反馈。

(2)以消费者团体方式施加影响。 (3)诉诸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传播媒介对媒介内部的传播者的控制:

(1)通过制定媒介编辑方针和报道方针控制传播媒介。

(2)通过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调控实现传播者自律和媒介组织的自律。

十八、我国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如何理解我国目前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

答:1、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媒介和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1)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服务作用。

(2)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十九、什么是大众?大众社会中的大众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答:1、大众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分界点。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大众社会打破了以往传统社会的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原子式的存在,即大众。

2、大众具有如下特点(1)心理隔绝(2)非人格化(3)组织松散(4)个性凸

显。

二十、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什么是受众)?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答:1、指的是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接受者,主要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 2、大众传播的受众具有鲜明的特征:

(1)差异性 (2)分散性 (3)大量性 (4)匿名性

二十一、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基本权利是什么?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主要拥有哪些权利?

答:作为社会成员,受众在参与大众传播活动时还是重要的权利主体。受众拥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这些权利是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能剥夺的。

1、传播权:公众有一般意义上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传播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包括迄今为止人类已享有的传播方面的权利如知晓权、接近权等。 2、知晓权:是公众有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信息的权利,尤其是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及其活动的知情权。

3、接近权:是公众有权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二十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答:受众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需要”来接触或曰“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具体来说,受众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的根源。根据媒介印象选择媒介,开始接触行为;接触行为可能有两种结果,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未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据此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

二十三、受众媒介观念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

答: 1、受众媒介观念的主要内容是:受众媒介观念是支配受众使用媒介的基本看法,其本质是受众的媒介理性,通过受众的媒介了解程度、媒介信任程度、媒介参与程度来衡量。 (1)媒介了解程度:

媒介了解程度,指受众对媒介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技术,媒介发展状况。

(2)媒介信任程度:

媒介信任程度是受众对媒介信任感的整体评价,主要标准在于媒介是否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源。判断媒介信任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媒介栏目的忠诚度,二是媒介内容的可信度。 (3)媒介参与程度:

媒介参与程度,衡量的是公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除去信息接受以外的其他参与行为,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制作、主动评价及媒介的发展设计,观察指标有参与频率、参与内容、参与深度三种。 2、我国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

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公众接触媒介的时间,二是公众对媒介刊播内容的兴趣。

二十四、传播效果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三个层面的效果?

答:1、传播效果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狭义和微观的层面上,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一是在广义和宏观的层面上,指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综合。

2、另外,根据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传播效果可分为三个层面: (1)认知层面的效果。 (2)情感层面的效果。 (3)行为层面的效果。

二十五、效果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答:按照效果的强弱进行判断,人们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的强效果阶段。这个阶段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能够迅速改变人们的信念,甚至支配人们的行动。此阶段以子弹论为代表。

(2)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弱效果阶段。这个阶段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十分有限,媒介并不能直接改变受众的态度,其间存在着一些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和条件,比如社会关系、群体背景、个性差异等。此阶段以传播流、选择性因素、意见领袖、两极传播理论为代表。

(3)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超强效果阶段。这一阶段对强效果论和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仍然强调大众传播的有力性,是左右人们生活的现实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趋势,但集中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

会效果。其代表理论是(1)议程设置(2)沉默的螺旋(3)培养分析(4)知识沟理论(5)媒介系统依赖论。

二十六、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传播效果的三个方面: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 传播主体方面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度。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大,反之亦然。

(2)但是可信度和权威度带来的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着“休眠效应”。 2、传播技巧(方式)与传播效果: 传播方式方面,涉及到四组关系:

a、正反之选b、先后之选c、明暗之选 d、情理之选。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传播对象不同程度的听从性; (2)恐惧信息的程度;

(3)免疫论:事先给传播对象注入适当少量的反面信息,以增强其抗拒大规模反面信息的免疫力。

二十七、“沉默的螺旋”理论。

答:1、“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于1974年提出的。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由于人们害怕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意见与大多数人意见相左时,便不敢把自己的观点公开。因此,多数人支持的意见便更占优势,影响更加强大,其意见就被逐步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2、“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媒介具有强大的舆论力量,媒介意见往往作为社会的强势意见出现,当大众传播媒介提出并支持某种观点时,具有从众心理的公众会按照媒介的意见来调整自己的观点。

3、评价:该理论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入手,突出了大众传播在构造意见环境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为大众传播的强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十八、知识沟理论的含义。

答:知识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卡茨曼、蒂奇纳等人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但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下,由于富有者能比贫困者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大众传播越发达,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的知识

沟壑就越大。

二十九、国际传播的概念及内容。

答:1 、概念:指的是跨越两个或两个国家及其文化体系的信息交流,包括透过个人,团体,政治或科技而转移的信息及数据。

2 、内容:(1)新闻报道(2)大众文化(3)跨国资料沟通。

三十、世界信息生产与流通结构不平衡的表现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答: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倡导的所谓“信息自由流通”,结果导致了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结构的严重不平衡: 第一,信息生产的不平衡: (1)媒介数量的不平衡; (2)媒介力量的不平衡。 第二,信息流通的不平衡: (1)国际新闻的垄断; (2)大众文化的单向传播; (3)跨国资料传播的不平衡。

第三,传播内容的不平衡:西方媒介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兜售西方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往往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发展视而不见,热衷于报道发展中国家的灾祸犯罪以及恶劣的环境社会动乱等内容,歪曲乃至丑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形象。

第四,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抢先瓜分了国际公共资源,使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卫星传播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堵”,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堵住有害于国家发展的外来信息;一是“兴”,即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过程中,弘扬自己的传统和民族的文化。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手段: (1)语言手段; (2)行政手段; (3)法律手段; (4)经济手段; (5)文化评论手段; (6)技术手段。

三十一、信息主权的定义及内容。

答:1、定义:信息主权是在国家主权概念上演化而来,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2、内容:一是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二是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和传播体制的权利;三是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三十二、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1、又称媒介帝国主义,是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生活进行系统渗透和控制,以达到重塑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使之服从帝国主义利益的目的。 2、文化帝国主义有如下三个特征: (1)形式上主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 (2)内容上主要宣扬后现代文化; (3)以交流的形式实施文化霸权。

三十三、请简要介绍“议程设置”理论。

答:1、1972年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在其文章《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其核心思想在于,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能决定公众想什么: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受众就越关心什么。即媒介选择集中的报道对象,以此来制造社会的中心议程并左右社会舆论的形成。

3、评价:它揭示了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社会认知过程中的有力影响,凸显了大众媒介引导公众的关注点的功能,对效果研究摆脱“有限效果论”起了主要作用。

三十四、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是什么?

答:米德认为,人内传播是一个以象征符为中介的互动过程,表现为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主我是个人心中的自我,而客我是他人心目中的自我。人的自我,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这一理论,为解释人内传播的过程提供了经典的思路,

三十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答:库利提出“镜中我”理论,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镜中我”其实就是“社会我”,它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

看到自己的形象。具体说来其概念包括三层内容:(1)我们想象自己在周围人们心目中的个人形象(2)我们对他人的这种认识进行解释(3)由此形成自我和自我意识。

根据这一理论,自我认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际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人际传播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三十六、什么是群体压力理论?

答: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群体压力在传播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是钳制群体内部的信息流动,使之朝着有利于群体目标的方向运行;二是抗衡群体外部的信息干扰,使之对群体及其成员发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三十七、什么是一致论?

答:最早的一致论研究开始于海德提出的均衡论。一致论主张在群体传播过程中,个体态度总是与群体意识力求一致,所谓从众就是这种趋向一致的表现。其基本思想在于,人的认知力求和谐或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紧张,从而促使人们设法去消除或减轻不一致,以便重新达到一致。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人们过度沉溺于大众传媒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而不知不觉地丧失了社会行动力,结果只是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减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可能)。

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作为大众的受众)受众 1.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的主要特点: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4.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即可)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 《大众的造反》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 (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二、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三、作为市场的受众: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传播权: (2)知晓权: (3)传媒接近权:五、“使用与满足”----一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微观的) 1.使用与满足(定义) 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 3.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4.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六、关于受众的一些基本理论:(1)枪弹论(中弹即倒的受众):(2)个人差异论(有限效果论之一) (3)社会类别论(有限效果论之二) (4)社会关系论(有限效果论之三) (5)文化规范论:如:议程设置

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部分:概论 1.传播效果的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4.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二部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 说服与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适度效果论>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 (根据传播流研究总结,提出) 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 4.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效果 ,<适度效果论> 5.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部分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从传播过程本身研究,微观)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霍夫兰 (2)休眠效果 (3)传播主体的动机与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霍夫兰) “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 (3)明示结论与不下结论(霍夫兰、曼得尔)(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哈特曼) (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6)先说后说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视角:(3)受传者的个性和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一.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 D.L肖 1972 《舆论季刊》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内容: 2.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3.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 4.议程设置的不同类型: 5.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点: 6.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7.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8.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 9.与议程设置相关的研究: “拟态环境”\\ “环境监测功能” 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成功的。不过将大会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明确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麦库姆斯和D.L肖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1974 《传播学刊》 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1.沉默的螺旋假说: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要点: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2)效果观 5.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同观点) 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具有什么影响?如何发生?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有什么倾向性?一. 现代社会人们与三种现实发生密切联系:二、培养理论: (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1.背景: 2.着眼点: 3.培养分析: 4.“培养分析”理论 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1.制度分析: 2.讯息系统分析 3.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 “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

众的 ,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 1.背景: 2.内容: 3.知沟假说: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4.上限效果假说: 5.信息沟理论: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6.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1)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知沟”的具体对策: 第十一编(第13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部分: 1.国际传播(1)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2)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2.全球传播: 关于全球传播的几个研究领域: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背景: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第二阶段 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第三阶段 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第三部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1)信息主权: (2)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 3.文化帝国主义(1)背景: (2)文化帝国主义研究: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特点: 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关注的两个现实问题 第I部分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一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二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 经验学派 2. 批判学派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1) 拉斯韦尔:五W模式 (2) 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 卢因:守门人 (4) 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 (5) 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第II部分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1. 类型 2. 基本过程二 抽样调查法 1. 随机抽样技术(1) 简单随机抽样(2) 系统抽样(3) 分层抽样(4) 多级抽样 2. 问卷设计(1) 构成(2) 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3) 问题的回答方式三 内容分析法 1. 定义和特点 2. 课题和用途 3. 程序和技术(1) 分析对象的选定(2) 内容的解析操作(3) 量化表示的方法四 控制实验法 1. 用途 2. 基本程序和技术 (1) 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2) 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 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一讲 导论

掌握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五位)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一、 什么是传播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的行为总称。即 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不同视野的界说 1. 共享说(“传者”与“受者”同时对信息分享) 2. 交流说(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 3. 信息说(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二、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传播主体 ——传播者

? 传播对象 ——受众(受传者) ? 传播内容 ——讯息

? 传播方式(手段、工具)——媒介(又称渠道OR信道) ? 受传者对讯息的回应——反馈 (二) 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 动态性② 序列性③ 结构性

三、五种传播类型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第二讲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1. 掌握编码、译码的概念

2. 掌握直线、循环、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即传播)规律的科学 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规律与意义。 一、传播学的形成

(一)形成时间:20世纪初至40年代美国 (二)促成因素: 1. 传播媒介的发展

-大众报刊和电影高度普及,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迅速 2. 历史和社会环境- 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

3. 社会科学发展 – 为传播学提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三)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直接原因 1. 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 为

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2. 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之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 推动 学

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二、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科学主义 :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又称传统学派(Traditional School) 人本主义 :20世纪60年代-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 ? 两大学派的差异

不同点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立场

学派

经验学派 侧重事实判断 定量的 肯定性 批判学派 侧重价值判断 思辨的 否定性 (五) 理论范式

(六) 研究方法的探索 传播学的研究程序 (1)建立假设 (2)操作化 (3)经验观察 (4)获得结论

三 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1. 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

2 信息科学(三论 信息论 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主干) 1)信息论 <申农 1916-2001> 1)

(1)提出信息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信息本质 (2)申农-韦弗模式

2)控制论<维纳 1894 1964> 反馈 3)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

3. 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除上述三大来源以外,语言学及关系密切的符号学、修辞学等也为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

第三节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 (一)、哈罗德·拉斯韦尔

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

贡献:1,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

发展的先驱。

2,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

3,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4,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学

科立下了功勋。

5,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

季候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库尔特·卢因

传播学研究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是心理学领域“群体动力论”和“场论”的提出者

贡献:1,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分析手段。

2,他对社会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开创了一个重要领域 3,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 (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实验心理学家

贡献:提出“二级传播理论”,即“媒介—意见领袖—受众”传播理论模式,强调人

际传播的绝对重要性

1.《人民的选择》-

两级传播理论

2.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改进

(四)、卡尔·霍夫兰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研究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研究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

贡献:1,他引进了“控制实验法”这一行为心理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将其较完善地

运用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2,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

据。

3,他由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而非原理进行研究,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

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五)、威尔伯·施拉姆

美国传播学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被人誉为“传播学之父”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 《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概论》

1. 创立传播学学科

2. 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 3. 著作 1)《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 2)《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 3)《男人、女人、讯息、媒介:人类传播概 论》(1982)(《传播学概论》)

第三讲 几种主要传播过程的模式

掌握符号的定义及功能 掌握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别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立足传播者)

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兼顾传播者与受传者) 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着眼全局)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 拉斯韦尔模式—“五W模式”

(1)优点:揭示了日常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为理解人类传播的具体行为提供了通透的思路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2)缺点: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但忽略了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2. 申农–韦佛模式——“线性模式”或“技术模式”

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其他符号(语言文字、

图像等)的活动。

译码:是编码的逆变换,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

活动。

? (1)优点:

1)揭示了编码与译码这对相反相成的传播因素及其功能 2)剖析了噪音这个过去一直未被觉察的隐患

(2)缺点:忽略传播过程的反馈环节;这个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完全应用于人

类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 直线模式的缺陷:

1.容易把传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化

2.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 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

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人际传播模式)

? (1)优点: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揭示了双向交流与信息共享等关系 ? (2)缺点:过于突出双方的对等互动,结果只能有条件地使用于人际关系传播 2. 德弗勒模式 ? (1)优点:

1)双向互动 2)把反馈纳入传播过程 3)拓展了噪音概念 (2)缺点:

把传播过程作为封闭回路来考察,忽略了除噪音以外的其他许多社会因素

(一) 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1959年,社会学角度提出) ? 基本内容: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

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 (1)优点:

1)包含了传播的几种形态;

2)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因此,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2)不足:

仅仅是一个框架,没有对框架进一步具体、细致的分析

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1963年,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 ? 主干和要点:

传播者——媒介——接受者

? 基本观点:该模式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

变量。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大众传播场),这个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

意义: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

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基本模式:

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五W模式、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 马克思主义传媒理论(书P30) 五大分支:

经典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媒介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霸权论 社会文化学说

第四讲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掌握系统论的含义、主要任务及三个基本观点、系统特征 理解控制论是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掌握信息论的研究内容(注意:编码与译码;信息与讯息;3S理论;熵、冗余、噪音) 信息与符号

如果把人类传播活动的领域视为大千世界那么, 信息----世界物质

符号----构成物质的分子

符号是信息得以存在和流通的载体 一、符号的定义和功能 1.符号的研究

(1)索绪尔的语言学分类(提出符号学) 符号表征(能指)- “用来代表什么” 符号旨意(所指)-“代表的是什么” 1)符号是“能指”(形式)与“所指”(意义)的关系体,而并非单一体 (2)皮尔士的现象学分类(更具权威性) *三分系统

1)图像符号-与指涉对象有着共同性质的符号

2)指示符号-与指涉对象之间有因果或时空关系的符号

3)象征符号-与指涉对象之间并无必然或内在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具有代表该对象意 义并具有任意性

2.符号的定义及功能 (1)定义

? 符号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一种基本要素。 注意:

1)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人为规定

2)指示对象----可实可虚,无论虚实,符号都有一个指称的对象,都具有代表性。

(2)符号的两大主要功能

1) 传递信息

①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② 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得到传播和保存的。

2)帮助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就是最为重要的符号系统。

二、符号的类型

*符号学分类:像、索引、象征符号 *传播学分类

1符号与其指示对象之间联系方式不同分信号与象征符 2符号自身形态不同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一)信号与象征符的含义及特点

1.信号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特点:

1)信号与指示对象的关系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信号本身就是指示对象的特征,是指示对象所附带的一种征候。

2)信号与指示对象的关系是必然、固定的,具有因果性、连带性,只要指示对象存在,代表指示对象的信号就必定存在。

2. 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特点:

1)象征符是人为设定的符号,而不是伴随这指示对象自然发生的现象。

2)象征符与其指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必然的设定性关系,而不是必然的因果性关

系。

3)象征符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其实用带有强制性。

信号所代表的大都是比较具体存在物或比较简单的意思,而象征符则常常用以比较抽象、复杂的意思。

(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1. 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的地位及意义

(1)语言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系统,人类的信息交流活动之一是借助语言完成。 (2)在人类传播活动中,语言符号也是其他非语言符号得以运用的基础。 2)特点和功能

(1)语言符号是一套结构严密、表意准确、使用便利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

(2)在人类传播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使用通常要以语言符号的使用为前提。 2. 非语言符号 指语言之外的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 (1) 功能:

1)有时可以代替语言符号,完成语言符号所无法完成的交际任务。 2)经常用以辅助语言、配合语言符号完成交际任务。 (2) 非语言的种类及作用 非语言符号

人体语 时间语 空间语 颜色语 图画语 艺术语 环境语 花语 其他 A. 视觉型-身势语(眼神、表情、手势、姿势、服饰) B. 听觉型-副语言 符号:互文性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 一、意义的定义

- 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

含义,是符号所包含的精神内容。 从三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外部世界的存在是意义形成的基础;

第二、积极、能动的意识活动是意义形成的条件。

第三、意义是无形的,但是意义可以固化于有形的载体之中,符号便是意义的固化物。 二、意义的分类 静态义

1. 明示义与暗示义

1)明示义-指符号本来的意思或表面的意思(核心)

2)暗示义-是符号曲折表述的意思,是符号的引申义、比喻义或称转指义(边缘) 2. 内涵义与外延义

1)内涵义- 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意义 2)外延义- 反映事物的包容范围的意义 3. 概念义与情感义

1)概念义-符号的内涵义和外延义

2)情感义-除概念以外,符号可能负载的感情信息 4. 精确义与模糊义

1)表达应以简明为原则,表达中所用的符号的含义应当明确 2)模糊≠含混

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动态义)

1. 动机义(与传播者有关)传播主体所要表述的意思和所要传递的信息 2. 接受义(与受传者有关)传播对象读取的意义和获取的信息

3. 情境义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中产生的意义,是传播赋予符号的意义传播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 传播情境的作用:

1. 丰富传播符号的意义,加大符号的信息含量

2. 限定符号的意义,使概括的意义变得具体,使复杂的意义变得单一,使歧义得以消除

符号学的运用

第五讲 SCI理论

掌握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

系统论 (Systems Theory)控制论 (Control Theory) 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 一、系统论

? (一)什么是系统论

大致形成于20世纪中期,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兰斐(L.Von.Bertalanffy)

创立学科代表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1968年,贝塔兰斐) 核心思想:系统的整体观念

1.含义:系统论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系统原理、系统联系

和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科。

2.主要任务: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以把握系统整体并促进其良性循环发展

3.三个基本观点:

(1)系统观点---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物,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1)客体 2)系统具有其属性 3)系统中的客体之间具有联系 4)系统具有一个

环境

*识别指标:“封闭系统” 和“开放系统”

(2)等级观点---一切有机体都是按严格的等级和层次组织起来的

(3)动态观点---一切生命现象都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一个开放的、活

的系统。并和周围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二)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2. 等级制3. 自我调控性4. 相互作用机制5. 平衡性6. 适应性 三、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一)信息方法(二)反馈方法(三)系统分析 二 、控制论

(一)什么是控制论

创始人---美国通信工程师 维纳 奠基之作---《控制论》(1948年,维纳) 基本概念---信息和反馈 核心概念---反馈

系统的状态取决于控制,控制的关键又在于信息,而信息的功能则体现于反馈

只有通过信息的反馈,传播活动中的各方才会发生传播关系,才能得以处在同一传播系

统之中

1.含义:研究各类系统控制规律的学科 2.主要任务: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 (二)控制方法 1.输出---反馈---调整 2.方法

1)信息方法

2)黑箱系统辨识法 3)功能模拟方法

(三)反馈机制与模式(核心)

1. 控制复杂性模式(书P47 图2-2)2. 功能模式(三种反馈状态)3. 网络模式 三、 信息论

(一)什么是信息论

创始人---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电气工程师 申农 奠基之作---《通讯数学理论》(1948年,申农) 信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申农韦弗信息论模式(编码;译码)

1. 含义: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本质,并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和存储的

一门学科。

1. 任务: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特别是研究通讯和

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活动的共同规律。 (二)信息论的研究内容 1.分析信息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2.信息的变化和传递

? 编码;译码 ? 信息与讯息

信息的外延更广,包括讯息在内

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讯息更指向具体的事物,而信息更包含抽象的意味 信息是讯息的本质,讯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 受众选择3S论

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3.进行信息的度量

? 熵---不确定性的量度? 冗余---信息中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

? 噪音---传播过程中一切对正常信息的干扰 4.重视信息方法 (三)语言和信息 (四)信息存在的方式 系统理论与传播研究 一、关系传播理论

二、人际传播的五项基本原则

第六讲 大众传播

掌握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

掌握并理解大众传播功能的经典理论 掌握媒介的含义

掌握新媒介及其发展趋势和社会意义 掌握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

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一般大众(受众),并具广泛性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面对面的口头传播 书面媒介传播 有线电子媒介传播 无线电子媒介传播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19世纪30年代) “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 (《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 特点:

(1)价格低廉;

(2)政治上标榜独立,传播者已经是一些独立的经济组织;

(3)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及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4)发行量大,读者范围广;

(5)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

1)由“观点纸”向“新闻纸”转变

2)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运营从此,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电报

1833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人类可以因此远距离传递声音。

电影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广播---第一个进入千家万户的媒介

年,广播第一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无线电播音时代的到来 年11月,商业广播开始

二战以后,收音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价格低廉,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

便利媒介。

(三)电视媒介与大众传播

电视---大众传播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电视媒介的出现与发展。

电视是在20年代进入试验播放阶段的。40年代开始商业电视广播。

二战结束到20世纪末,电视的发展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由地上驳船束到卫星传输、由

信号模拟到数字化的变革过程。 电视的媒介特性

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是人们获得外界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 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电视媒介面临的新革命:

1. 数字压缩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进入多频道化时代,电视媒体的内容更加丰富,选择性更

强;

2. 多媒体技术使电视表现手段更富多彩,传输的信息质量更高; 3. 电脑和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了电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4. 卫星传输技术的普遍采用,使电视传播进入了一个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的时代。 (四)网络与大众传播 网络---“第四媒体”

网络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

1.互动性 2.小众化 3.接受信息的异步性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1948)中提出 (一)环境监视功能(主要功能)

(二) 社会协调功能传播是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的重要系统

(三)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中提出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1. 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活动 1)警戒外来威胁

2)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

2. 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

么样的行为反应

3. 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4. 提供娱乐-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过分强调危险可能导致社会恐慌 麻醉作用

制造假事件、假形象或假“人格 丧失个性,缺乏人际接触 鼓励逃避主义,纵情享乐 降低大众品位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P73表3-1) 《传播学概论》 (1973)中总结

1. 政治功能2. 经济功能3. 一般社会功能 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提高个人、群体和事物的社会知名度和地位、扩大其社会影响的作用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社会的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

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降低了积极 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

正确发挥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机制和规律,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其消极功能可能对社 会造成的危害。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基于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 (二)基于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二、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客观环境 环境认知 人的行为 信息环境 由大众传播建构的拟态环境

特性:

1. 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信息符号

2. 一系列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

3. 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大众传播在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1. 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

,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

2. 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和显著性,比其他类型的传播力量强大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舆论学》李普曼,1922

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环境。 ?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第七讲 传播媒介及其媒介理论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科学内涵 一、 媒介(media)概念的厘定 1. 万物论-麦克卢汉 2. 术语论-巴勒特

3. 渠道论-戴维·桑德曼等 总结概括:

第一,媒介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载体或工具;

第二,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传播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传媒机构 媒介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符号 技术 物质 人 二、媒介的区隔性阐释

人际传播媒介与大众传播媒介 传统媒介和新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 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组织和信息载体作为社会

组织,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1. 大众传播者是大众媒介的主体,其特点: 1)传播者的角色固定

2)具有组织成员性质,以组织行为方式进行传播活动 3)他们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控制者和使用者 4)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具有“把关人”作用

2.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经营目标,其特点:

1)大众传播媒介是为一定社会集团服务的精神生产机构 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在进行传播活动是都是有宣传目标的,而这些宣传目标往往与控制

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益集团目标相一致。

2)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 (1)“社会公器”

(2)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必须具有公益性,必须受到社会公众的制约 (一)人际传播媒介与大众传播媒介 1. 差异

1)传播者和受传者不同 2)传播渠道不同 3)传播形态不同 2. 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二)传统媒介传播和新媒介传播的区别

1. 传播方式 2. 传播思维 3. 传播互动性 新媒介及其发展趋势和社会意义

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的新型传播媒介。

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 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等。 第二节 媒介发展与传播变革 一、 媒介发展历史阶段

口语和实物媒介传播、文字媒介传播、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数字媒介传播

二、媒介系统与媒介生态 (一)媒介系统 平面媒介系统 广播电视媒介系统 网络媒介系统

(二)媒介系统关系 多元化

交互化 (传者和受众间;受众之间) 拟态化

三、媒介变革和媒介融合 (一)媒介的融合和整合 媒介融合:

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 的趋势。(I·浦尔 最早提出) 媒介整合:新旧并存、功能互补、边缘融 合、形态创新

媒介融合: 指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 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实质是消费

者可以用无所 不能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获取各自所需 要的服务。

(二)媒介组织和媒介产业

纵向融合- 媒介系统内部诸要素对新技术和新型传媒方式的融合 横向融合- 媒介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 第三节 媒介理论

一、 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媒介理论 媒介就是讯息(核心观点)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热媒介与冷媒介 “地球村”理论

(一)媒介就是讯息(核心观点) 即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口语媒介 (部落社会)

文字印刷媒介(脱落部落社会) 电子媒介(部落社会)

图:麦克卢汉关于媒介与社会形态的观点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或者说是人的某种功能的延伸。

书本 视觉 广播 听觉 电子媒介 中枢神经系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划分依据:

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

度。

热媒介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

理解。如书籍、报刊、广播等

冷媒介指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

力。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

热媒介与冷媒介比较

信息量 参与程度 清晰度

热媒介 大 低 高 冷媒介 小 高 低

启示: 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

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四) “地球村”理论 “由于电力使地球缩小,我们这个地球不过是小小的村落 ??电力可能会使人的意识放

大到全球的规模??电力媒介将会使许多人推出原来那种分割的社会——条条块块割裂的、分析功能的社会,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

(五)意义及局限性 积极意义

1. 1.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2. “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对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启迪意义。 3. 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 局限性:

1. 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惟一决定因素,忽视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复杂

性;

2. 看不到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3. 理论依据全部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是片面的。

总之,我们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看不到从事着能动的社会实践的人,看不到人与人的社

会关系。

二、英尼斯(Harold lnnis)的媒介观(媒介偏向论) (一)依靠媒介技术物理特征:

1. 偏向时间的媒介 2. 偏向空间的媒介 (二)传统传播与现代传播的区别

1. 传播方式 2. 社交特征 3. 思想特征 4. 数量特征

(三)媒介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想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的影响 三、布热津斯基(Z.Brzezinski)的媒介失控论 主要观点: 1、美国-

全球传播的枢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道 德观念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是传播强国,引领世界传播格局;

世界各国都在争相模仿美国,不论是政治制 度还是文化; 2、预警--- 媒介失去控制:

电视是世界大多数人接触社会和接受教育的 最重要的工具 刺激了全球群众在物质上的攀比欲望”; 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危机 使得“道德败坏和文化堕落”

四、梅罗维茨(J.Meymwitz)媒介理论(媒介情境论) (一)主要观点:

1. 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2. 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3. 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

(1)促成不同类型的受众群的合并 (2)促成原来的接受情境、顺序和群体的改变 (3)使原来的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 (二)评价:

意义:

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提出应该将它们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联系起来研究。

并较好处理了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缺陷:

1. 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如出一辙。

2. 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和媒介制度的关系,看不到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和内容等的影响。 3. 多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社会影响

(一)“电视人”和“容器人”

电视人 (林雄二郎,1973)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

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使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收看电视是在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形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 (中野牧, 1980)

在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

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位移、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写照。 媒介依存症

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

社会互动;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第八讲 传播的控制研究

掌握把关理论

掌握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掌握受众的概念、特征及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掌握“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一节 概念与内涵 一、什么是控制研究

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借助特定媒介发布信息的人或组织。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

基本职能是制作和传播讯息,控制着传播内容,因此,传播者研究被称为“控制研究” 1.制度分析:对大众媒介的所有制和控制权的分析。

2.传播制度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3.大众传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和传媒自身) 控 制 :施 控-主动地施加控制 (传播者对大众传播过程的控制) 受 控-被动地受到控制 (传播者所受的社会因素的控制) 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包括个人与组织)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传播学理论探讨中的一个主要领域。

内容 :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 分析传播者的现实受控情况

从理论上概括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 第二节 “把关”与“施控” 一、 卢因的“门区”

把关 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

把关人是信息的选择者、传播的审批者。 门区 把关人所处的位置。

二、 怀特对“把关”的个案研究

输入的信息-输出的信息=把关过滤的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把关人的三重角色:接受者、把关者、传播者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 政治法律因素 ? 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信息自身的因素 ? 组织自身的因素 ? 受众因素 ? 技术因素

? 传播者个人因素

缺陷:把把关人当做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从而忽略了制约

把关人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深层控制。人们容易产生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

意义: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既充实了传播学的学科内容,又深化了人们对把关问

题的认识,使得把关理论成为控制研究方面的一大构成板块 第三节 “受控”的现实描述

传播制度:指一定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作用的部分。 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体现

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一、布里德的“潜网”研究

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

二、施拉姆的四种控制形态 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

四种大众传播的控制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四种模式 ? 集权主义理论(君主独裁式) ?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放任式) ? 社会责任理论(自我约束式)

? 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国家统管式)

充满资产阶级学者的偏见。

1.集权主义理论(君主独裁式) 思想主旨: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地方仍被广泛接受并采用。 ?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

? 主要目的: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 ? 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

?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查。 ? 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 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国有。

?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但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例:

? 16世纪后期,英国发布《星法院院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 ? 我国1902年,《大清报律》,报纸不得揭载“诋毁宫廷之语、淆乱政体之语”,并规

定发行前审查制度

?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意志法西斯的传播体制 2.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放任式) 基本主张:

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2)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自我修正) 3)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发展于:1688

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

思想

基础理论:

弥尔顿,1644年,《论出版自由》

?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依靠法庭 ?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他社会需要 ? 弊端:

? 大众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受到资本控制。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

他声音的发出者根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 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利润,多注意肤浅和刺激性的新闻事件,娱乐内容也缺乏积

极性和创造力。

3. 社会责任理论(自我约束式) 主张: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

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

思想源泉:霍京的著作,报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介从业者的实践,媒介自律守则。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发布《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事业》

背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带来严重的问题,需要进行修正; 强调媒介要对社会和公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主要目的:

1)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2)防止有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例: 美国《1996年电信法》 媒介使用者:任何想表达意见的人。 4.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国家统管式)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施拉姆认为这种传播

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发展于:产生于前苏联。

思想源泉:马列主义-斯大林理论,混合了黑格尔的思想与19世纪俄国人的思想。 主要目的: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使用者:忠诚和正统的党员。

媒介控制: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经济命脉。 媒介禁忌:批评党的目标。 媒介所有权: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国有并被严格控制, 媒介只作为国家工具而存在。 对“四种传播体制”的反思: ? A,“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蕴含褒义,而“ 集权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西方

是贬义的,这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

? B,这四种划分方法究竟是四种思潮的总结,还是四种实践体制的总结,还是问题。 ? C,在不同国家中,即使社会制度相同,传播体制也大相径庭。

? D,《报刊的四种理论》没有将利润的驱动力及其抗衡考虑在传播体制的系统之中。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在探索中发展 1.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

社会职能

4.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1)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

2)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的信息和知识产业的骨干,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可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阿修尔特与《权利的媒介》 (批判学派的传播控制研究之一) 基本观点:

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着重考察“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分析各种权

力集团对媒介的控制和利用,指出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总归是权势的媒介。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四种关系:

官方形式 商业形式 利益关系形式 非正式形式 第四节 “受控”的理论分析 一、政治控制(最重要)

1. 确立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

2. 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控制传播媒介的活动 1)对传播媒介的经营管理作出规定 2)对传播媒介的业务活动原则作出规定

3)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扶助 二、经济控制

1. 政党与团体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2. 经济集团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1)直接创办大型媒介联合体

2)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间接地控制和影响传播媒介

3)通过财团控制的政治集团和其他社会力量间接控制媒介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与经济控制

从90年代初到现在,美国的媒体公司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广告商对于

媒介的控制的情况。

著名的事例有:

时代并购华纳、并购CNN、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AOL)合并; 有线电视公司Viacom与电影公司派(Paramount)和录像带出租连锁公司Blockbuster合营; 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购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通用电气公司(GE)收购 NBC(美国广播公司); 迪斯尼收买ABC(美国广播公司)等。 三、受众控制

1. 个人的信息反馈

2. 以消费者团体方式施加影响

3. 诉诸法律手段

4.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四、内部控制(自我控制)

1. 通过制定媒介编辑方针和报道方针控制传播媒介

2. 通过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调控实现传播者和媒介组织的自律

第九讲 受众研究

掌握受众的概念、特征及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掌握“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一节 受众的概念解析

受众 :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一、 受众的特征

差异性、分散性、庞杂性、匿名性 二、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

作为“市场”或“消费者”的受众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一)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

把受众看做是群体成员,作为受众的每个人,也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而分属与不

同的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差异性表现在: 1.人口统计方面 2.社会关系方面

>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功能。

例: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

(二)作为“市场”或“消费者”的受众

>把受众看做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市场 该观点建立的基础:

1. 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

上销售出去

2. 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3. 各传媒机构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消费者为竞争对象 黄色新闻:即以耸人听闻为基本特征的新闻传播风格。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积极意义:

(1)强化了受众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避免了“传而不通”的零效果或负效

果现象

(2)反映了大众传播业运作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 存在的问题(麦奎尔)

(1)容易把传媒与受众固定为“卖方”和“买方”关系

(2)更多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属性,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

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容易把“商品销售量”- 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

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4)这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立场出

发考虑问题。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 知晓权(the right know)

1945年,美国记者库柏首先提出

广义上,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狭义上,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2.传播权1969年,法国学者让﹒达尔西 《电视转播与卫星传播权》首先提出构成社会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成

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 3. 接近权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也

意味着公共权利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传播客体,大众还具有选择权、隐私权 第二节 受众研究的理论成果综述 一、受众研究理论溯源

二、西方现代受众研究理论总结 (一)德福勒的四种受众理论

1.个人差异论 2.社会分类论 3.社会关系论 4.文化规范论 (二)詹森和罗森格瑞德受众研究五传统(P208~209) 1. 效果研究

2. 使用与满足研究 3. 文学批评研究 4. 文化研究 5. 接收分析研究

(三)丹尼斯·麦奎尔的三分法(P209~210) 1. 结构性受众研究 2. 行为性受众研究 3. 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 三、 受众研究理论成果举要

传者中心论 --- 魔弹论时期对受众的轻视 受者中心论---有限效果时期对受众的重视 传受互动论---宏观效果时期的多角度研究

(一)传者中心论视角中,魔弹论时期的主要受众理论成果 1. 刺激与反应理论(S-R theory) 讯息—接受者—效果

传媒通过传播信息,作为体外环境刺激受众,进而产生巨大的反应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模仿理论) 受众的行为时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而媒介中的角色成为人

们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观察学习的四个条件:

? 接触媒介案例并对此关注

? 人们必须能对看到的东西编码成信息符号,记住它,进而建构呈现,用以再次表现 ? 必须能使这种形式理念转化为合适的行为

? 通过内部或外部的强化/奖赏形成动机

(二)受者中心论视角中的,有限效果时期的受众理论成果 使用与满足理论 研究的五个方向:

? 致力于研究传播动机的分类 ? 比较不同媒介的使用动机

? 研究媒介使用时的不同的社会和心理条件 ? 探讨使用媒介的动机是否得到满足

? 媒介体验、使用动机和媒介接触中个体不同的角色特征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理论假设

1. 受众是积极地

2. 受众自由地选择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他们所需的媒介内容,不同的受众也许以同一内

容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3. 媒介不是满足的唯一来源

4. 在特殊情况下,人们能够主动或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和动机 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三)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 内容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

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新的特点

1. 对“使用与满足”的传播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 2. 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查 3. 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意义

1.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2.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重要意义)

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的观点也是一种矫正 ? 局限性

1. 过分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

2. 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社会关系

3. “使用与满足”研究中,受众能动性有限 (四) 传受互动视角中,宏观效果时期受众研究成果

1涵化理论

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

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2. 知沟理论

认为随着大众传媒的信息进入社会体系的争夺,人群中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那部分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回更快地接受信息,这两部分人的知识差距会增加而非减少。

3. 接受理论

所有的人类经验都有两面:

> 一面朝向外部生活和社会活动;

>另一面朝向我们的内在精神生活和认知活动,意义构建即一种社会认知现象就是在这些活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4. 框架理论

框架是帮助人们记忆人物和事件的知识结构,是对声音、视频、语言或非语言等各种

信息进行整合的一个整体的心理建构。

5. 受众解码理论

解码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观众,原来被注入作品中的传者意图是否被还原,最根本

来自于观众与社会结构、知识基础及意识形态的关系。

6. 受众的民族志研究 7. 符号理论

8.分类受众理论研究

9.媒介素养及媒介教育理论 第三节 受众调查

一、 受众调查的兴起于发展 兴起:20世纪初的舆论调查 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 二、受众调查的方法概述 (一)视听率调查 主要方法:

1.访问调查法 2.日记卡法 3.人员测量仪法 (二)受众效果分析指标

媒体或栏目总体评价得分S=S1×F1+S2×F2+S3×F3+S4×F4+S5×F5+S6×F6+S7×F7 (三)问卷调查法 1. 类型

1)开放式 2)封闭式 3)混合式 2. 组成部分:

卷首语、调查问题、问题编码和附件 (四)焦点小组访谈法

1. 问题定义/对研究问题进行简洁陈述 2. 确定样本结构 3. 确定协调者

4. 制定访谈指南和进行前期验证 5. 征集参与人员 6. 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7. 分析解释数据并撰写报告 (五)网络调查

(六)受众的实际调查方法 (七)受众的横向调查法

(八)基于SPSS软件基础上的受众调查分析 三、中国的受众调查

第十讲 传播效果研究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1.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

---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对效果产生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的三个层次

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加深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实践意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为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理论 强效果论

(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

有限效果论

(40年代到60年代)

宏观效果理论

(70年代80年代)

第一节 效果研究的兴起

1927年,拉斯维尔,《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

*内容分析法

--是对“显而易见”的第二手资料(即“文献资料”)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与描述的方法。

第二节 “强效果”假说

一、佩恩基金研究- 相关理论形成

二、大众社会(Mass Society) 大众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 1. 本质变化 1)工业化 2)城市化 3)现代化

2.大众社会中“大众”的特征 1)规模的巨大性 2)分散性和异质性 3)匿名性 4)流动性 5)无组织性 6)同质性

三、大萧条与战争阴影

四、广播剧《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五、效果如同魔弹(“魔弹论”或“子弹论”、“枪弹论”、“皮下注射论”)

【 20世纪初~30年代末】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一)产生原因:

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产生的社会冲击 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 (二)评价:

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是种唯意志观点,不可行。

第三节 有限效果理论 【40年代~60年代】

一、时期特点:

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运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 二、主要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

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

---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受众的过程。

三、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等人,1944年出版; 《个人影响》,卡茨等人,1955年出版 《创新与扩散》,罗杰斯,1962年出版

一、《人民的选择》

理论假说: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选择性接触”假说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媒体宣传效果模式 1)活化 2)强化 3)转化 二、《个人影响》

重要贡献---提出“中介因素”的概念

中介因素的四个类型: 选择性接触机制(3S) 媒介本身的特性 讯息内容

受众本身的性质

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这两个研究标志着意见领袖理论的出现

和确立。

三、《创新的扩散》

(一)“扩散研究”与“创新”

扩散研究:对创新的成果如何被人们所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研究。 创新:被采用的个人或团体视为全新的一个方法,或者一次实践,或者一个物体。 (二)扩散研究的特征

必须赋予非媒介的信源以重要地位;

通过提供信息或视图影响动机和态度的方法去寻求行为变化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

(三)创新扩散的四个环节 知晓——劝服——决策——证实

(四)影响创新被采用率高低的因素

相对优越性 兼容性 复杂性 可实验性 可观察性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霍夫兰等人)

含义:也称传播的说服效果,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变化。

方法:

心理实验法

结论:

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使用与满足”研究

(一)内容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二)新的特点

对“使用与满足”的传播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 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查 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三)意义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重要意义)

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的观点也是一种矫正

(三)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

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社会关系

“使用与满足”研究中,受众能动性有限

有限效果论的评价

有益于纠正“魔弹论”的错误观点,帮助人们理解传播效果的复杂性

在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效果层面上,只考察了后两个层面,而忽视了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只考察了微观、短期的效果,忽视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长期的、宏观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第四节 宏观效果理论【 70年代~80年代】

一、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

(一)概要 1. 起点: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公众舆论》 提出“拟态环境”

2. 科恩:“报纸多半不能告诉人们想什么,3. 提出: 1972年,M.E.麦库姆斯&D.L.肖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二)内容 1. 基本思想:

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受众就越关心什么。

2. 核心思想:

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能决定公众想什么。却极有效地告诉读者该想什么” (三)意义:

凸显了大众媒介的一个重要功能---对公众的关注热点可以实施有效的转移。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

(一)起源: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德」,

首次提出--- 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全面概括---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 (二)假说的命题: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式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三)理论要点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四)评价 1. 意义:

1)把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2. 缺陷:

“舆论”概念的模糊

三、知识沟(Knowledge gaps)

(一)产生背景

儿童节目《芝麻街》的研究 1972年,蒂奇纳等人

《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

(二)主要内容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三)导致知识沟的因素: 传播技能 信息储备 相关社会交往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 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体的性质

反正最后一章很重要,重点是“沉默的螺旋”、“知识沟”、“使用与满足”、“魔弹论”、“三部曲”等相关知识哈。

一、 传播、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二、 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三、 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

四、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 五、 符号的定义;能指;所指;三角动态模式 六、 “三论”

七、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不同学者提出的理论) 八、 大众传播媒介(两大性质:信息载体;专业组织);媒介理论 九、 控制研究(把关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 )

十、 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理论(三个大阶段里面的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