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自考复习资料-全 下载本文

渐增模型:瀑布模型的变种,分为:

增量构造模型:需求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按瀑布模型的整体开发,编码和测试阶段按

增量方式开发。

演化提交模型:项目开发各阶段都是增量方式。在强有力软件工具和环境支持下,通

过原型过程反复循环环境,直接得到软件系统。

15. 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开发期间可作为终端用户的教学环境。软件原型

是软件的一个早

期可运行版本,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性能。

原型作用是:(1)为软件系统提供明确的用户需求说明。(2)通过原型这种实现工具

证实设计的可行性。(3)应付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4)协议用户和开发者。

原型特征分类:(1)系统的界面形式。解决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的结构。(2)系统的

总体结构。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3)系统的主要处理功能和性能。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4)数据库模式。确定系统的数据库结构。

16. 构造原型的开发环境:交互式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输入/输出软件、重用代码

库。

构造原型的技术:可执行的规格说明、基于脚本的设计、采用高级语言或专门语言、能重用软件。

17. 构造原型的要求:构造原型前明确运用原型目的确定考核、评价原型的内容,注意功

能性能的取舍。

主要考虑原型要体现的特性,忽略一切暂不关心的部分。若原型不满足需求说明,则根据明确的要求修改原型,若不满足用户需求,则修改和规定需求说明,重新构造原

45

型。

18. 构造原型的建议:⑴暂不考虑速度、空间等性能效率方面的要求。⑵暂不考虑错误恢

复和处理。⑶

可降低可靠性和软件质量标准。⑷原型界面部分要设计得简单易学,最好能与最终系统的界面相容。 ⑸根据不同的软件类型和应用领域,可使用不同风格的高级语言来构造原型。

19. 原型开发步骤:快速分析、构造原型、运行原型、评价原型、修改。由于运用原型的

目的和方式不

同,在使用原型时应采取抛弃策略或附加策略。原型的开发和使用过程叫原型生存期。 20.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间执行的一种自外向内型的交互过程,适用于需求不确定

性高的系统。

可容易确定系统性能、各项主要系统服务的可应用性,确认系统作为产品的结果和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要求很高。

21. 快速原型模型在原型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在研究需求分析阶段的方

法技术中产生。

基本思想是:先用相对少的成本、较短周期开发一个简单、但可运行的软件原型向用

户演示或让用户试用,以便尽早澄清并检验一些主要的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实际的软件系统。

按原型的不同作用分为:

探索型原型:原型用于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目的是弄清用户需求,确定所期望特性,

并探索各种方案可行性。针对目标模糊、用户和开发者对项目都缺乏经验的情况,通过对原型的开发明确用户需求。

46

实验型原型:原型用于设计阶段,考核实现方案是否合适,能否实现。

演化型原型:原型思想扩展到软件开发全过程,用原型过程代替全部开发阶段,尽早

向用户提供提交一个或包括系统框架或主要功能的原型系统,得到用户认可后,将原型系统不断扩充演化为最终的软件系统。

二、 软件项目管理与计划

1. 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生命周期一切活动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对开发人员(包括项目负

责人、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资料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文档资料等方面的管理。

2. 软件项目计划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是由系统分析员、用户共同经过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阶段后制定的,但一般在需求分析阶段后才定稿。主要有研究(软件项目的主要功能性能和系统界面)和估算(项目开发所需经费和所要用的资源以及开发进度)两个任务。内容包括:范围、资源、进度安排、成本估算、培训计划。

3. 产品管理包括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SCM)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能协调软件开发,使混乱减少到最小。主要目标是:标识变更、控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地实现、报告有关变更。内容包括: 基线:是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的一个特点,作用是把开发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

确化,使本来连续的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以便于检查与肯定阶段成果,作为项目的一个检查点。

软件配置项(SCI):是软件工程中产生的信息项,是配置管理的基本单位。

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版本用来定义软件配置项的演化阶段,版本控制要考虑系统具体

版本进行描述和生成。

47

变更控制是指软件工程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变更,均要引起软件配置的变更,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管理,通过变更管理,保持修改信息,并把精确、清晰的信息传递到软件工程过程的下一步骤。包括建立控制点、报告与审查制度,它的“检出”和“登入”处理实现了存取控制(管理各用户存取和修改一个特定软件配置对象的权限)和同步控制(确保由不同用户所执行的并发变更)。

4.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控制包括:进度控制、人员控制、经费控制、质量控制。 5. 根据软件工程标准定制的机构与适用的范围,软件工程标准化分为五个等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公布。

国家标准:由政府或国家级的机构制定或批准,用GB标识。主要有NSI、BS、IN、JS等。

行业标准:由行业机构、学术团体或国防机构制定的适合某个行业的标准。主要有IEEE、

GIB、MIL_S、DOD_STD等。

企业规范:大型公司或企业所指定的适用于本部门的规范。 项目规范:某一项组织为该项目专用的软件工程规范。

重要性体现在:在开发项目各个部分以及开发阶段间存在许多联系和衔接问题,如何

把这些错综复杂关系协调好,需要一系列的统一的约束和规定。

6. 成本估算实在软件项目开发之前,主要方法有:

自顶向下估算方法:参照以前完成的项目所耗费的总成本来推算将要开发的软件总成

本,然后把它们按阶段、步骤和工作单元进行分配。优点是估算工作量小、速度快;缺点是不清楚低级别上技术性困难,使成本增加。

自底向上估算方法:将待开发的软件细化,分别估算每个子任务所需开发工作量,再将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