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第二学期表口中学教科研工作的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教科研工作的调研报告

俵口中学 于泽利 于文宁 2013年7月

教科研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县教科室有关精神,对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总结。俵口中学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强,近年办学硬件不断改善。

1、学校教科研工作优势:

以校科研为本,建章立制,确保科研工作发展。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结合校情,进行校本科研,明确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为抓手,促教改,要质量是全校领导与教师的共识。为此,学校制定了科研工作章程、条例、奖励方案、课题指南,将科研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考核奖励挂钩,从机制、体制上保证科研工作的严密有效。组织落实,构建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机构。学校建立和健全科研管理网络,校长亲自挂帅,成立校教科研中心组,由教科研主任具体负责科研工作并正常开展活动。在权利与义务上明确工作职责。科学管理,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机制。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下,学校对科研课题、专题管理规范有序,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课题、专题申报立项,评审,结题都有明确要求和评审指标。特别强调科研要以校为本,为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为本。科研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先普及后提高,形成坚实的科研队伍。 学校明确教师是科研取得成绩的基础,提倡人人都是科研工作者,人人

1

都应该也可以成为研究型教师。为此学校创设条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内驱力。学校以“265”农村骨干教师为先导,他们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作用,重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学校认为不能为科研而科研,更不能为完成考核指标与接受上级检查督导而科研,要强调科研的严密性、实效性,学校对教师科研成果及时总结推广,开展专题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将科研成果自觉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教师之间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高。

2、教科研工作总体运行稳定,成绩突出,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缺乏优秀课题成果。大部分课题研究水平不高,存在“申报课题热热闹闹,研究课题冷冷清清,结束课题虎头蛇尾,为科研而科研的不良倾向”。许多已结题的课题被束之高阁,部分学校没有课题成果推广的计划和安排。对教科研工作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教师科研意识淡薄。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只是对评职称有帮助的时候才去着急撰写,平时或职称评上的老教师根本不理睬课题研究以及论文撰写,科研活动功利化严重。过程性材料积累不足。 科研活动材料积累较少,尤其是不注重对平时材料的积累,如课题研究,只是到最后课题组成员才去组织材料,结果材料积累不足,难以结题。学校对教科研工作资金投入不足,学校给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比较有限。对教科研管理硬件设备投入不够。学术论文撰写原创较少,教师写论文参考的多为网络,组合较多,写论文引用不规范。

2

二、对不足之处的改进设想:

在县教科室和县教育学会的大力指导下,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术活动、学术研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学校教科室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教科研各方面管理,推进教科研工作有序、稳定、深入开展下去,落实各项科研活动。向学校一把手进一步提出教科研的重要性,以便加大教科研活动的资金投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