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依附,开始以独立的品类出现在中国新文学中,使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取得一定成就,如象征诗派、《野草》等。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第一个高潮期是在30年代出现的,这与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层的幻灭迷惘情绪、上海都市的发展、中外文学交流的扩大和加深有关。
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形成了较大规模和声势,在诗歌和小说方面分别形成了现代诗派和新感觉派;艺术上臻于成熟,如戴望舒诗作、新感觉派小说、《画梦录》、《雷雨》、《原野》等;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话语。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透露出的反社会、反群体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观念事实上很难被中国现代主义作家认同。
二、象征主义流派的诗歌理论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艺术上基本都取法西方象征主义诗歌。
诗歌内容上,认为内心才是最高真实,主张深入内心世界表现个人微妙感受和幻觉。“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穆木天)、“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戴望舒)。
诗的方法上主张借外界事物为“象征”来暗示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形式上主张形式须与内容一致。“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韵和整齐的子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戴望舒)
三、新感觉派的小说理论
新感觉派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展示30年代大上海已经出现的可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接轨”的“不健全的生活”:一方面是对物质文明的炫耀、歆羡和放纵式的消费,另一方面是在其中感受生命的疲倦和内心的贫瘠和荒芜,作者的文化立场往往显得犹疑乃至矛盾,总体上还是更多地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现代”)的批判。
新感觉派把“感觉”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提升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刻意捕捉自己对外部现实的新奇感觉,着力把这种感觉投射进客体中,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
新感觉派对审美方式和技巧的变革高度敏感和自觉。
第五节 “京派”的文学思想
一、“京派”的形成
“京派”眼中的“海派”包括左翼文学在内。
“京派”作家不能认同20年代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趋向。沈从文认为30年代中国“南方”的文学已经堕落为“商业资本”和“政治派别”的附属品。
“京派”以“五四”新文学的真传或正统自居。“京派”作家大多在政治上采取民主个人主义的立场,在文学上追求一种超越党派政治之上的“纯正”趣味。
二、“京派”的文学思想
1、“纯正的文学趣味”
“纯正的文学趣味”是“京派”作家的共同追求和文学立场,有三方面基本内涵:一是文学基本功用是净化人心、彰显人性;二是文学应该从文化思想汲取营养;三是追求“广博”和“自由”。
2、“节制”与“恰当”的审美原则
与“海派”的审美意识多凸现矛盾纷争不同,“京派”追求和谐与优美,推崇“节制”与“恰当”。
3、艺术本位的文学批评
对强调直觉感悟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多采取赞许态度。李健吾的批评最具印象主义批评特色。
三、对“京派”文学思想的评价
“京派”的主张有利于纠正左翼文学观念的偏颇、促进文学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反对一切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把社会病源及疗治方法均局限在道德层面,拒绝任何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和意义,显出了局限性。
在文学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融合、继承和转化民族传统方面,“京派”的文学思想意义重大。
第三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国共二次合作
为适应全民抗战时代的到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自动淡出了历史前景,救亡文
学取而代之。
二、从“左联”的解散到“文协”的成立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成立,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三、战争时空下的文学景观
文学格局的 板块化: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其中国统区文学是战时中国救亡文学的主体和代表。
文学发展的时段性:抗战初期文学显示出高度一致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抗战中期文学有着凝重、深沉的格调;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加强了讽刺倾向,焕发出埋葬旧时代的犀利和辛辣。
第二节 救亡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文学应该为抗日救亡呐喊助威
抗战初期,视文学为抗日工具的战争环境下的功利主义文学观,被绝大多数作家接受,但也产生了严重的排他性。激进的作家们先后批判过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沈从文“反对作家从政论”、施蛰存“抗战文学贫困论”。
二、救亡文学应该努力实现大众化和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