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件word版) 下载本文

作品内容中充斥“发乎情止乎礼义”之类陈旧观念,善于编造种种“哀情”、“惨情”故事,较多迎合市民阶层读者的消极心理,并较看重商业利益。

“五四”时代文研会所抨击的名士派包括旧派作家中以才子自命而风流自赏者,以及跻身新文学作家中却颓唐自放而鄙视功利者,后者常引西方浪漫派颓废派文学为同道。他们都表现出对文学的社会使命和作家社会责任的放逐。沈雁冰对这种“狂放脱略”的“中国名士最坏的习气”进行了严厉批评。

“五四”先驱者和文研会一开始并未完全拒斥唯美派,但后来文研会表现出反对的立场。如沈雁冰不否认王尔德作品为“好的西洋文学”,但不赞成盲目介绍引进,认为其不适合“五四”启蒙潮流要求。

第四节 创造社的文学思想

一、“自我表现”的文学观

创造社活动将近十年,其文学观前后有很大演变,前期高扬狂飚突进的“五四”精神,倡导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出版《女神》、《沉沦》、《冲击期化石》等,社会反响很大。后期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1922年宣称创造社“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罢了”。“自我表现”是创造社关于文学本质的共同话语。

“自我表现”文学观既体现了“五四”时代以个性主义为中心的各种文学、文化思潮对充满青春气息的创造社同人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他们作为年轻叛逆者不能不关注社会改造的复杂心态,“自我表现”的文学观有其特定内涵和成因:

1.“自我表现”的欲望或冲动是文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明确反对功利主义创作理念。

2.包含尊重作家创作个性、鼓励文学多元化发展等思想,反映出个性主义意识。“生命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郭沫若1920年)

3.是作家思想、个性的无拘无束的表达,包含对“自然流露”、“纯真”美学风格的追求。

4.创造社的“自我”,并非只关心一己利益的“小我”。艺术家要“把一切的甘苦都积在胸中,把自身的小己推广成人类的大我”。(郭沫若1922年)

创造社同人之所以形成“自我表现”文学观,哲学伦理学上的个性主义思潮和西方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举足轻重,而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影响也不容忽视。如郭沫若、郁达夫、田汉都熟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厨川白村的对文学的解释理论。

二、浪漫主义的新追求

创造社同人在“五四”时代大多倾向于浪漫主义,而且对浪漫主义有新的追求: 1.思想倾向上的革命性和进步性。经受着“五四”精神的洗礼,展示出“五四”时代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2.现实主义的精神。创造社同人并非真正的艺术至上主义者,而是强调通过自我的感受和体验“由内而外”地表现社会和人生,目光始终注视着现实人生。 3.兼容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

三、对文学本体性的思考

文学本体性问题的核心是怎样理解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是为文学以外的功利目的而存在,还是为文学自身美的追求而存在。创造社同人试图兼顾两者。

主张“自我表现”的创造社必然尊重作家的主体性。

创造社反对轻视艺术的功利主义倾向,执着地为文学自身的美学特征张目,确认艺术性和社会性统一、共生的文学本体性思想,其积极意义不容低估。

第五节 鲁迅的文学思想

“五四”时期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想虽以包含着个性主义成分的现代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但又兼容着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

鲁迅总体上倾向于文研会,但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与文研会又不完全相同,他虽然不与推崇浪漫主义的创造社同调,但文学精神上又有某种相通。

一、以“立人”为宗旨的启蒙主义文学观

鲁迅意图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精神,基本含义就是“立人”,即意识到“自我”价值,实现“人”的觉醒。鲁迅以“立人”为宗旨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想中体现出明确的个性主义意识。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思想,明显带有个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印记。“五四”时期鲁迅文学思想仍然非常关注人的精神现象,不乏对个性主义的礼赞和追求。

二、以“写灵魂”为最高追求的现实主义创作论

鲁迅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独到理解和追求,集中表现在:

1.鲁迅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原则极为重视,并针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瞒和骗”,赋予真实性深刻的思想意味。

2.强调“写灵魂”是鲁迅现实主义创作论的“灵魂”。“写灵魂”主要指写出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写出人的“灵魂”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这既与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化观有关,也与俄国文学的影响有关。

3.坚持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原则成为鲁迅现实主义创作论重要内容。

三、以“美用统一”为特色的文学功能论

鲁迅从不讳言对文学的社会功用的追求。“五四”时代鲁迅一方面不断表示对文学社会功用的追求,一方面又不断强调对文学独立地位和自身规律的尊重。鲁迅强调了作家的主体性,艺术的独创性,文学的艺术性,从不轻视文学自身“美”的营构。

第二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革命文学思潮的滥觞和勃兴 第二节 革命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