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2018~2019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语 文

2019年5月

注意: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和同行相比,郭开先生的 精神也是 的。多年来,他不囿陈见,著述严谨,哪怕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 ,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A. 质疑 当仁不让 无微不至 B. 置疑 不遑多让 无微不至 C. 置疑 当仁不让 一丝不苟 D. 质疑 不遑多让 一丝不苟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质疑: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质疑的区别在于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修饰“精神”,选用“质疑”。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遑多让:不比……差,跟……比起来毫不逊色。结合“和同行相比”分析,选用“不遑多让”。无微不至: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结合“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分析,选用“一丝不苟”。故选D。

2.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地似曾游, 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 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 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

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 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 ①醉翁亭 ②岳阳楼 ③鹳雀楼 ④蓬莱阁 B. ①兰 亭 ②黄鹤楼 ③鹳雀楼 ④滕王阁 C. ①醉翁亭 ②黄鹤楼 ③天一阁 ④滕王阁 D. ①兰 亭 ②岳阳楼 ③天一阁 ④蓬莱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联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分析,概括出描写的对象。结合“列坐流觞”“修禊”等分析,出自《兰亭集序》,所吟咏的名胜古迹为兰亭。排除A项、C项。湖北是古代的楚国,故有“三楚”之称。古人常用“白云黄鹤”指黄鹤楼,又有“黄鹤楼上吹玉笛”的诗句。黄鹤楼位于汉水汇入长江的地方,故说“二水”。长江和汉水又各有无数支流,所以说“百川支派”。所吟咏的名胜古迹为黄鹤楼。排除D项。结合“杰阁”“此地高”等分析可知,所吟咏的名胜古迹为鹳雀楼。这是清李其宴题滕王阁的对联。上下联的前面一句为集句:上句出自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下句出自东晋陶渊明《移居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故选B。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洒满庭院, , , , 。 , , 。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她脚下延展。 ①泛着皎洁的月光 ②承载着银色的光华 ③在那里荡漾 ④喷水池里的微波 ⑤远处枝叶扶疏的桂树 ⑥轻逸而静寂 ⑦烘出淡灰的影 A. ④②⑥⑤⑦①③ C. ⑤①⑦④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B. ⑤②⑦⑥④①③ D. ④①③⑦⑤②⑥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分析内容,主要从远处和近处两个角度来写。远处的“桂树”,⑤②⑦⑥主要是写远处的桂树;近处的“微波”,结合“荡漾”等分析,④①③主要写“微波”。结合题干标点符号特点分析,应该是先写远处的“桂树”,后写近处的“微波”。故选B。

【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4.下列诗句中,与下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 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漫画的标题、画面及细节、文字、夸张之处等。漫画主要有一艘乌篷船,两个孩子扶着一位东倒西歪的老人,后面有个抱着大坛子的人等。A项,桑柘树影倾斜的时候春社的活动才散,家家都有喝醉酒的人被家人扶着回去。不能体现“家家扶得”。B项,漫画不能体现“归时重上去时船”。C项,,醉酒的老翁踉跄前行,憨态可掬,连搀扶他的小孩都忍俊不禁,船夫持桨站立在船头,待送醉翁渡河。D项,“相引到房前”不能体现。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盛溪绿生志 胡胤嘉

吾乡吕水山先生,通博异才,微及艺事, 率尔造极。书法精劲,画无尘埃气。余尝得其所写《双柑图》,枝叶扶映,生气可摘。性好奖成人材,凡有片长,引接不倦。

盛世者,安溪人也,避仇居先生前庑下。盛固工写照及神仪佛像,以糊齿颊。先生谛视之,殊有思理。一日,悬子昭《四时图》于堂,促盛至曰:“子能捉笔乎?”盛素有胆智,又心屈服先生,逐漫应日:“诺!”键户临染,三日始成。先生掀髯曰:“子可教也!”遂与语山水去就曲折、草木舒结芊绵之致。盛大悟,笔法顿上。由是摩东村无不东村矣,摹徵仲无不徵仲矣。第其自布一局,自出一意,则亦为其溪绿者而已。

一日与余饭斋中,是年适其六十诞期,余戏谓:“长松大椿,子所自有,余何以寿子?”盛立庭下,饮泣哀咽,若不自胜。余怪骇之。拭涕言曰:“余哭吾母也。世生匝岁,痘发炽然,累累著面目,瞳如覆盂。母日夜舐吮,一目复开,见日月光,不至懵懵作死人者,皆吾母涕唾余也。母亡矣, 虽有目,视之不见矣,世何以报吾母?公能言,怜而志其痛,世死且不朽,何以寿为?“余蹙然许之。

世为人直戆无粉藻,胸腹所欲言,落落喉间欲吐矣。居恒以忠孝礼义自矢,道拾遗金必还其人,分与勿许也。瓶无常粟,需十指为活,然见人穷迫如刺心肺,袖中一钱两钱,不尔即为解衣,务期必济,无难割之色。六岁就外傅,善占对,笔袅袅辄作人物形。祖鹤亭钟爱之。十岁祖亡,父龙桥不问生产,又为同役者欺弄,家日消落。十四而父母相继殁,不聊生矣。夫耕于前,妇播于后,仅足自立。邻有怨家,徙居塘西,即所称吕先生庑下,得授书画者也。

其画老益精进,前辈名笔,无不心摹手追。余尝语之:“画不必其似,爱不必其有,子于此悟入,可矣。”

君生于嘉靖某年某月日,今万历庚戌,得年六十。溪绿,其别号也。

(选自 《北郭丛钞》,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