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1)解析 下载本文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37、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3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算数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3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 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 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 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

40、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旅客周转量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历年商品销售量 D.历年牲畜存栏数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四、填空题

13

22、抽样推断是在 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2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 抽样和 抽样。 2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 、 四种。

25、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 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2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 、 。 2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 ,抽样平均误差等于 。

28、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分为 相关和 相关。

29、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 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 相关关系。

30、相关系数是在 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 的统计分析指标。 31、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 ,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 。 3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指数和 指数。 3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 指数,一种是 指数。

34、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

35、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 指数和 指数。 36、因素分析包括 数和 数分析。

37、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 、 和平均指标三种动态数列。 38、平均发展水平又称 ,它是从 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39、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 和 发展速度。

40、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增长量和 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 表示为 。

14

41、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1) (2) 。

42、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 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 。

43、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 。

五、简答题

10、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11、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2、什么是相关关系? 13、指数的作用有哪些?

14、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15、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是定基发展速度?二者有何关系?

23、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有何意义?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 26、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六、计算题

8、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9、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

15

10、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t=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11、检查五位学生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如下表所示:

学习时数(小时) 4 6 7 10 13 学习成绩(分) 40 60 50 70 90 根据资料:(1)建立学习成绩(y)倚学习时间(x)的直线回归方程

(2)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12、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y代表销售额)

n=9 =546 =260 2=34362 =16918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1996年人均收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13、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 基期 报告期 价格变动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