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醛;吡哆胺;转氨基 30.多羟基酸性;电离出H+;脱去氢原子 31.β-白芷酮;多烯醇;视黄醛及视黄酸
32.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7-胡萝卜素;玉米黄素;13-胡萝卜素 33.软酯酰辅酶A;视黄醇软脂酸酯;乳糜微粒;肝脏 34.麦角固醇;7-脱氢胆固醇 35.羟化;1,25-二羟维生素D 36.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37.绿色植物;人体肠道细菌;人工合成晶;2-甲基-1,4—萘醌 38.嘧啶环;噻唑环;焦磷酸硫胺素
39.核醇;6,7-二甲基异咯嗪;氧化还原;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的作用 40.尼克酸;尼克酰胺;吡啶;色氨酸
41.氧化还原;核糖;磷酸;腺嘌呤;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作用
42.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醛和吡哆胺;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43.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
44.氨基乙硫醇(巯基乙胺);3'-磷酸腺苷-5'—焦磷酸;酰化 45.羧化酶;固定CO2
46.2—氨基—4—羟基—6—甲基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维生素C和还原型辅酶
Ⅱ(NADPH);叶酸还原酶;5,6,7,8-四氢叶酸 47.一碳单位;一碳单位转移系统中;嘌呤;嘧啶
48.5'-脱氧腺苷钴胺素;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钴胺素;羟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
甲钴胺素
49.称为内在因子的糖蛋白;吸收;保护维生素B12不受肠道细菌的破坏 (三)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17.对 18.对 19.对 20.错 21.错 22. 对 23.错 24.对 25.错 26.错 27.错 28.对 29.对 30.错 31.错 32.对 33.对 34.对 35.错 36.对 37.对 38.对 39.对 (四)名词解释 1.维生素: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虽然需要量少,但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2.抗维生素:某些化合物的结构类似于维生素的结构,它们在体内与维生素竞争,而使维生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些化合物被称为抗维生素。在研究维生素缺乏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某些维生素的抗维生素来造成动物发生维生素缺乏病。
3.维生素缺乏症:当缺乏维生素时,机体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发生疾病,这种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发生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病。 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①摄入量不足或缺乏。包括食物中缺乏维生素或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以及使用抗生素
杀死了肠道菌,使由肠道菌提供的维生素发生缺乏。
②维生素的吸收发生障碍。由于消化系统疾患或缺乏维生素吸收所必需的某些因子。 ③维生素需要量增加,使摄人量相对不足。
4.维生素中毒症:当某种维生素的摄人量过量时,可以造成机体发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
就被称为维生素中毒症。
5.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维生素称为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
6.水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极性溶剂的维生素称为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泛
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等)
7.维生素原:某些物质本身不是维生素,但是可以在生物体内转化成维生素,这些物质就
称为维生素原。如: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源;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源。
8.内源因子:胃幽门粘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维生素B12只有与它结合才可能透过肠壁被
吸收,且不被肠细菌破坏。缺乏内源因子可导致维生素BJ:的缺乏。 (五)问答题
1.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机体对其需要
量很少,但由于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2.根据它们的溶解性质将其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溶于非极性
溶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极性溶剂,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3.对。现已知的维生素D有四种,其中以维生素D2和D3较为重要。维生素D3在肝脏中
经羟化酶系作用,转变成25—羟D3(25—羟胆钙化醇),到肾脏再被羟化为1,25—二羟
D3(1,25—二羟胆钙化醇)。1,25—二羟D3是一个由肾脏产生的调节Ca2+和
3?代谢的激素。 PO44.磺胺类药物与叶酸的组成成分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类似。因此,磺胺类药物可与
对—氨基苯甲酸竞争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竞争性地抑制该酶活性,使对于磺胺类敏感的细菌很难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二氢叶酸,最终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人体所必需的叶酸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人体不合成叶酸)。所以人体服用磺胺类药物只是影响了磺胺类敏感细菌的生长繁殖,而对于人体的影响很小,达到治病的目的。(另外,现在常见的增效磺胺类药物还附加了一些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使细菌体内的四氢叶酸含量几乎是零,从而增加治疗效果。)
5.会引起生物素的缺乏。因为生鸡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它能与生物素结合生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当鸡蛋被加热时,抗生物素蛋白就会变性失活(鸡蛋黄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素,所以食用熟鸡蛋可以补充生物素)。
6.NAD、NADP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作为脱氢酶类的辅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做氢和电子的受体或供体起着递氢、递电子的作用。
7.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三种物质,它们都是吡啶的衍生物。
维生素B6在体内以磷酸酯形式存在,参与代谢反应的主要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二者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它们在氨基酸代谢中作为转氨酶、脱羧酶、消旋酶的辅酶起作用。
8.雷米封(即异烟肼)能和吡哆醛结合生成异烟腙而随尿排出,引起维生素B6的缺乏。另外雷米封的结构与维生素PP的结构相似,对维生素PP有拮抗作用。因此,长期服用雷米封的患者应及时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维生素PP。
9.泛酸是辅酶A的组分。在代谢中辅酶A起着传递酰基的作用。
10.维生素C是烯醇式己糖酸内酯。其分子中C2、C3位上的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无游离的羧基却是相当强的有机酸,又因维生素C能防治
坏血病,所以称维生素C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递氢体,维持酶分子中的巯基及谷胱甘肽处于还原状态,使其不受氧化而失去生物活性。此外,维生素C还可促进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等。维生素C参与体内胆固醇、儿茶酚胺、脯氨酸等的羟化反应。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脆性。缺乏维生素C时,胶原结构异常,细胞间隙增大,牙龈及粘膜易出血等造成坏血病。
11.由于缺乏维生素B12而患恶性贫血的患者,大多数不是因为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含量不足,而是因为不能很好吸收维生素B12所致。故用维生素B12治疗这种疾病时应该注射针剂,若口服则由于不能吸收而无效。 12.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多。
高蛋白膳食者体内的氨基酸代谢旺盛,而维生素B6是氨基酸转氨酶及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组成成分,所以高蛋白膳食者的氨基酸代谢旺盛,所需的维生素B6必然增多。 13.需要维生素PP的参与。
在葡萄糖酵解成丙酮酸然后又还原为乳酸的过程中,第五步及第十一步的氧化脱氢需要NAD+的参与,而NAD+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 14.患维生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有:
①摄人量不足。可因维生素供给量不足,食物储存不当,膳食烹调不合理,偏食等而造
成;
②吸收障碍。长期慢性腹泻或肝胆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吸收不良;
③需要量增加。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未予足够补
充;
④长期服用抗菌素,使一些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PP、维生素
B6、生物素、叶酸等发生缺乏。
15.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原料,也不是体内能源物质。很多维生素是在体内转变成
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的代谢调节。所有B族维生素都是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发生作用的,但是辅酶或辅基则不一定都是由维生素组成的,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为铁卟啉,辅酶Q不是维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