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下载本文

苏轼《前赤壁赋》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与之政见不合,于是被迫自请离京外放。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朝廷中属于新党的几个御史,抓住苏轼诗中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罪名,予以弹劾,于是神宗下令将苏拭拘捕入京,下狱严加审问。一时间,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拭自己也作了死的准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后因弟弟苏辙和其他大臣的多方营救,苏轼方得免死罪,结案出狱。这年的12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次年2月到达贬所。苏轼名为朝廷命官,实际是个囚犯,生活艰难,行动亦受到监视。他有诗自述这一时期的生活说:“我谪黄州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饿疑死矣。”(《送沈逵赴广南》)后来他回忆当时处境,还心有余悸,说自己是“惊魂未定,梦游缧世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谢量移汝州表》)

身经如此重大打击,苏轼锐气渐失,苦闷难道,便一面从佛老思想中寻求解脱,一面到自然山水中获取安慰。元丰五年(1082)的7月和10月,他先后两次泛游黄州赤壁,写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为示区别,一般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

文中所记的赤壁,是黄州的赤鼻矾,当地人因音近而误称为赤壁。这和历史上著名的三国赤壁大战旧址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苏轼

只是有意借题发挥,来抒写自己在黄州时期的怀抱感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儒家和佛老思想。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层次结构 泛舟江上而生乐

从开头到“羽化而登仙”,写因泛舟江上而生乐。这部分作者用勾勒和概括的笔法,写江上清风明月之景,由此而引出遗世独立之情,并为下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箫声呜咽而兴悲

从“于是饮酒乐甚”到“托遗响于悲风”,写因箫声呜咽而兴悲。开头一句中的“乐”字,点明上段的感情基调,转入第二段。接着“扣舷而歌”的歌词,已蕴含着哀怨之情,客吹洞箫,又把哀怨之情推进了一步。所以这首楚辞体歌词在文章中实是起到了感情由乐到悲的过渡作用。“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以人物神态举止的改变表示人物心情的变化,于是展开了下半篇的主客问答。客的议论,即景生情,怀古伤今,由赤壁、曹操生发出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喟叹,这正是悲的根源。末句“托遗响于悲风”中一个“悲”字,便点明了第二段的感情基调。 得到解脱而复喜

从“苏子曰”到结束,写因得到解脱而复喜。苏子借眼前之水、月、风作譬,分两步反驳客的悲观论调。先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领起,反驳客“羡长江之无穷”的议论;再以“且夫”一转,反驳客“抱明月而长终”的感慨。“客喜而笑”,表明主客认识取得一致,一个“喜”字,点明了感情的再一次转变。“洗盏更酌”、“相与枕藉”,则把这种喜悦心情化成了具体形象的生活画面。

内容述评

《前赤壁赋》是苏轼贬滴黄州后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在这个政治失意时期复杂的心态。可以这么说,文章中主客二人由乐到悲、又由悲到喜的感情变化过程,其实就是苏拭自己在这一时期思想演变过程的一个缩影。

苏轼在文章中展开了思想深处的矛盾斗争。怎样看待被贬逐的不幸遭遇?对仕途上的这一重大挫折何以自处?文章第一段所表达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实质上反映了苏拭在贬滴初期寻求超脱现实的强烈愿望。而第二段中由曹操“而今安在哉”引起的怀古伤今的苦闷,以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之人生无常的悲叹,都是作者消极出世思想的表现。但最终苏轼还是从悲观颓丧的消极情绪中振作起来;自己否定了虚无的人生观,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实,身处逆境却忘怀一时得失,仍然热爱生活。文章末段在无挂无碍、宠辱皆忘的乐观情绪中结束,表现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但苏轼的乐观态度从何而来?从文中可以看出,主要来自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观点。这种观点,本质上就是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即齐得失,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一超然物外,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又与佛家的与世无争、随缘自适之义相通。所以,苏轼用以自我解脱的药方,主要是佛道两家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