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析历史街区更新改造. 下载本文

天空石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天空的光线、色彩、云层连同季节变化的气候都会赋予自然环境以特有的气氛和情调。例如在气候寒冷或阴雨多雾的城市,天空常常呈现阴霾和低沉,这样使大部分建筑在天空下的轮廓布明显,使人产生神秘、柔和和多愁善感的浪漫。而气候干燥或阳光充沛的城市,强烈的光线和明朗的天空使城市和建筑物色彩结构分明,赋予城市明快、强烈的气氛。

2、 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人造环境因素

人造环境与人们有着更密切直接的关系。人造环境不是一种实用工具或武断出现的产物,他具有自身的结构意义,能帮助和指导人们理解和体验客观事物。人造环境的结构和意义或是反应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或是体现人们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因而它是特定“自然环境”和具体“生活状况”结合的产物。它所包含的精神内容使其远远超越了物质和功能上的意义。

10、11、12、13. 自然环境的结构

14、15、16、17. 人造环境因素 3、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行为因素

场所与行为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场所承载着人的活动。根据社会学的角度,街区内居民行为能以家庭作为单位划分为家庭内部,家庭之间,家庭与环境景观之间三种最基本的关系。根据扬?盖尔的户外空间理论,又可以把这三种模式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⑴、必要性活动包括了那些多少有些不由自主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递送邮件等。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⑵、自发性活动是另一类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意愿,并且在实践、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以及坐下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发生。

⑶、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相互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试听感受他人。五花八门的社会活动产生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广场、庭院、阳台等。这些活动可以称之为“连锁性”活动,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由另外两类活动发展出来的。这种连锁反应的产生,是由人们处于同一空间,或相互照面,或仅仅是过眼一撇。

三、以场所精神解读历史街区更新案例 1、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第109、112街坊,属历史保护区,其中有全国文保单位中共一大会址。两街坊在更新改造前居住1950户居民,街坊内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反映出较为典型的里弄住宅建筑风情与传统的居住生活气息。

“新天地”的规划基本构思:改变土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