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教学内容
1、写作主体的素质和修养
2、写作主体应该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
3、重点讲解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的含义、特点、类型及作用,掌握每种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写作所需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的培养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文品与人品有无关系?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章是按照“美的规律”的一种创造?
3、观察、感受都有哪些方法?你喜欢或常用哪一种?为什么? 4、用想象把下列词语表达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监考老师 乘务员 考场 小饭馆 学生食堂 街头小乞丐 5、你有无灵感现象?对你的写作有什么作用? 五、课外作业选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观察、感受能力? 2、写一篇观察日记。
3、根据所给材料,借助想象写一故事梗概。
4、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哪些方式?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 5、灵感的实质是什么?应如何激发灵感? 6、试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7、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不同语体对语言表达能力有哪些不同要求?
8、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哪三条主要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1. 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2. 写作素质(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
审美理想四方面)
一. 生活素养
俗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就有极丰厚的生活积累,从生活积累的广度到生活体验的深度都有极大的丰富,才能写出贾府那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缩影的方方面面,这些生活积累是成就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必要条件。
1.生活素养的源泉(来自丰富的经历、见闻,广阔的视野,广度方面。作家可分为好些类,比如鲁迅、老舍、巴金等作家,就是以生活积累的广度给我们以榜样的一类作家)
2.生活素养的升华(来自作者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认识和感悟,属于深度和密度方面。如鲁迅就要求青年作家“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向生活深度挖掘。比如陈忠实写《白鹿原》对关中乡土中具有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深度挖掘。) 二.学识修养
我们经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是学识修养、文化修养不足的表现。 1.内涵(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它既包括客观世界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律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主体思维所使用的语言及思维等方面的知识。)
2.构成(文字知识和语言知识,以及方方面面的知识领域的知识。) 三.人格品位
1.人品与文品文风:(写作是一种富于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人如其文”。成熟的作家,都有着独特的文风文品。)
比如席慕蓉的婉约澹静,席慕蓉的一篇散文里有这样几句话:“我要的,我所真正要的,只是能从容地坐在盛夏的窗前,映着郁绿的树阴,拿着笔,在极白极光滑的的稿纸上,享受我内心的悲喜而已。是的,我也有过这样的愿望,在忙碌的日子以外,在喧闹的声音之后,是不是也能让我拥有我想要的一种安静,一种从容?用手中的笔细细地记下所有的故事,无论喜与忧??”
而现代作家郁达夫则是放浪形骸的旧式文人才子气质: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我的梦,我的青春! 水样的春愁??
那么我们也知道鲁迅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如“匕首投枪”、“象征式风格,阴郁苍凉”、“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哲学和审美感觉,具有沉郁深邃的隐喻性”、“粗犷中不乏细致、细致中蕴含刚劲的‘力之美’”“他的语气和风格,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深沉怀恋,大爱无言,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俏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多种风格杂糅,但又是一个独特的唯一的鲁迅,透露出了鲁迅本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人格品位。
2.人格品位与选材立意(人格品位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进一步说,文章立意的深刻与否,正确与否,新颖与否,也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品位。我们在这里简单说下一种特别的情况:即使同一材料,不同的人也会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线等,自然会形成不同的主题。)
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现代文学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先生和俞平伯先生同游秦淮,分别写下的两篇题目都一模一样的游记文章,大家下去可以看看,两篇文章的不同所透露出来的作者人格气质的不同。朱自清的是细腻而深秀,而俞平伯的是细腻而委婉。同是缠绵的情致,朱自清的是缠绵里多含着眷恋悱恻的气息,而俞平伯的则缠绵里满蕴着温煦浓郁的气氛。
再比如三毛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梦里花落知多少》,而新生代少年写手郭敬明也有一本书《梦里花落知多少》,我们同学下去也可以对比着看,对比之下也许能生出许多感想来,也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出来。
也许同学们也能举出些例子来?
3.人格品位与文章格调(人格品位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
格调不指风格,而指品位。风格没有优劣之分,格调却有高低之别。风格源于作者的精神气质,格调源于作者的思想观念。有高尚的人格品位才能有高尚的文章格调。也就是说,高尚的人格,开阔的胸襟气度,远大的抱负,旷达的情思等等的养成,对我们的写作、文章都大有裨益。
《红楼梦》中的薛蟠和众兄弟们宴饮之时,所吟出的诗把众人就笑翻了,什么“绣房窜出个大马猴”之类,那种粗俗不堪的诗句也是他本人粗俗人格品位的暴露。
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气势磅礴感慨动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代枭雄生命激情永驻而追求不息的人格魅力和动人胸襟。 四.审美理想
1.审美理想的作用(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活动。人们的审美理想既可以体现为对美的追求和选择,又可以转化为净化情感的力量和文化创造的动力。就广义的美而言,文化的进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构对象世界的过程。精神文化的创造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审美理想能更好地促使我们进行精神文化等各项创造活动。) 2.审美理想的创造 ①.按美的规律创造美
a.从写作内容看,文章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作者美的意图。(如论说文对正义的呼唤,说明文描述美的景观,散文对情感美的反映,都是具有美的价值的。)
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大便、苍蝇、鼻涕”等,都不是美的东西,一般不作为写作的对象。但是我们也知道《巴黎圣母院》中的“丑人王”卡西莫多,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具有独特的“审丑”价值,也能作为“审美”的对象来进行审美活动。
b.从写作的形式看,文章作为符号化的文本形式,是“美的规律”的体现。(尽管实用文章不像文学那样追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但它也要突出自身的形式美。)
总:文章的审美属性是通过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②.美的创造需要激情(指的是激情诱发和情感体验。美的创造需要一种激情。只要充满生命的激情,就会有愿望和追求,就会有旺盛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力,创造出美的作品来。)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生命激情的灌注,所以《观沧海》这篇作品在文学史上也就具有着不朽的生命力。
再比如郭沫若,曾经写《地球,我的母亲!》时,那种对所写对象的激情迸发出来时,感情激动到忍不住扑在地上亲吻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