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下载本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2.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恰当地使用图片或实物等。 3.小组推荐一名讲得好,暑假生活丰富多彩的学生上台交流。 三、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猜猜他是谁)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朗读一段话,学生猜一猜他(她)是谁?

他喜欢踢足球,也酷爱跑步,经常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他是谁?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是我们班的哪个同学呢?

3.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是让同学们抓住人的某些特点来写,也是今天的习作内容。 二、学生活动。

1.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猜。

2.收集写作素材,班上的同学你最熟悉谁?你知道他(她)的哪些特点? 3.同桌相互交流,补充素材。 三、引导写作。

1.你选的是谁?他(她)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2.写时注意格式,不可以写出他(她)的名字。 四、学生习作。

1.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

2.写好后大声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3.师生提出补充意见。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回忆本单元的课文,你积累了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齐读题中两句话,说说这两句好在哪里。 二、词句段运用。

1.我的发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1)齐读下面成语,交流你的发现。 (这八个成语中都含有人体的一部分) (2)学生列举同类的词语。

七嘴八舌 狼心狗肺 心灵手巧 耳聪目明 昂首挺胸 (3)学生熟读成语。 2.我会读。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如:第一句中的“真的、上学”这几个词语要重读;第二句中的“笑了笑、就是、值得”这几个词语需要重读;第三句中的“一点儿”需要重读。

(4)自读,指名读句子。 3.展示台。

(1)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各种兴趣,开学初,班级就划分了兴趣小组,你能给这些兴趣小组取个响亮又有个性的名字吗?

(2)学生交流。

(3)展示最响亮,最有个性的兴趣小组名字。 三、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所见》,读通顺,读流利。 2.简介古诗的作者及诗意。 3.学生背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课题 内容简说 《山行》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古诗三首 “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铺满金色巴课文写了一夜秋风秋雨过后,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树叶铺满了门前的水泥道,给这条水掌的水泥道 泥道增添了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通过描绘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音,展现了秋天景象的美好,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秋天的雨 听听,秋的 声音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

4.《古诗三首》…………………………………………………………………… 2~3课时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3课时 6.《秋天的雨》…………………………………………………………………… 2~3课时 7*.《听听,秋的声音》…………………………………………………………… 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