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二年级下音乐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6)完整聆听全曲。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全曲,并能简单区分乐曲的段落。 A.第一乐段律动。

第二乐段女生表现风车随风转动的情景。 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动作加入打击乐器。 B.全体学生一起表现乐曲。

完整地聆听乐曲,在对比中感知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的相同,从而区分出三个段落,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分角色来表现音乐的段落并用动作来展示音乐的美。同时也给全体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五 总结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第七课 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地图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给以组为单位为《凤阳花鼓》旋律进行加花,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中歌词的改编以及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 2、为旋律进行加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下列两首乐曲)

1、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民歌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二、新知

2、教师: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下面大家就来听听这首旧时的《凤阳花鼓》。听听它在诉说什么?

3、音乐起: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教师:老师给你们一个调色盘你们会用什么颜色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 (学生讨论1分钟,请个别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灰色可以代表心情很悲伤,黑色可以代表当时社会很黑暗,棕黄、土黄表示环境很萧条等等……

17

4、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它的形式也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到国外表演,获得外国友人的赞誉。

(1)教师让学生用颜色来显示凤阳的变化。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与学生为凤阳今天的变化用歌声表达(在原来的曲谱的基础上改歌词)

5、下面我们就怀着喜悦的心情唱唱这首新《凤阳花鼓》

(1)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的琴唱歌谱。 (2)好,同学们听了也唱了,先想想看,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前奏和间奏锣鼓点的特征(学生说了以后)现在我们在前奏和过门的时候有手拍节奏,歌唱的旋律用“La”音哼唱全曲。

6、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邀请几名学生到台上拿自己喜欢的乐器,每个人依次向大家简单介绍并演示自己手上乐器的演奏方法。

(2)请这几位同学演奏自己介绍的打击乐器,下面的同学演唱旋律并且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共同来伴奏。老师要求同学们打出来的节奏要适合歌曲的节奏进行就可以了。

7、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边唱歌边用选用打击乐器来给歌曲伴奏。

教师:大家表演得真不错,我们课本上还有一首《凤阳花鼓》,旋律比较简单,我们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去学一下。

教学反思:

《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能大致辨别出乐曲各段所表现的情境,并从强弱、快慢的节奏中感

18

受鸭子的各种神态、动作。

2、知道本课乐曲是以“钹”为主的打击乐器演奏的,并能用打击乐器跟着老师拍击简单的“鸭子拌嘴”节奏,从中体验到参与演奏的乐趣。

3、能随乐曲大胆地即兴表演,能学以致用,用打击乐给歌曲《龙咚锵》伴奏。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几种打击乐,初步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教学难点:给歌曲《龙咚锵》伴奏。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生问好

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让我们听听他们是谁?听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告诉大家,并且还要说出你的理由。

第一位朋友出场了。。。。。。(大象)

接下来听听这位是哪个小动物呢?。。。。。。(小鸟)

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敏!

接下来我们再听听。。。。。。(播放鸭子的叫声)(小鸭子)

(以声响带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专注地聆听)

二、 分段欣赏音乐

1、分段结合音乐讲故事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嘎嘎,嘎嘎还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的同学请坐好。(依次出示图片)

图片1:一天清晨,小鸭子嘎嘎起床了,它推开家门一看,今天阳光明媚,空气真好,赶紧叫上全家一起出了门。(播放FLASH动画片段一)

图片2:它们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池塘里,开始欢快地玩耍起来。有的鸭子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有的把头伸到水里找东西吃。(播放FLASH动画片段二)

19

图片3:小鸭嘎嘎和哥哥突然吵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FLASH动画片段三)

图片4:原来是因为一条小鱼,嘎嘎和哥哥那么激烈地吵起来。当我们说鸭子吵架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就是“拌嘴”,这个词来形容鸭子吵架很形象!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的名字就是——《鸭子拌嘴》。

(解释“拌嘴”的意思,揭示课题:鸭子拌嘴)

你们看嘎嘎和哥哥吵得是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幸好鸭妈妈来了,哥俩才没打起架来。时间过得真快,太阳落山了,鸭妈妈带着小鸭们,一摇一摆地回家了。。。。。。(播放FLASH动画片段四)

过渡:听完刚才的故事,你想对嘎嘎和哥哥说点什么吗?(渗透德育教育:团结友爱、有福同享)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位高手的现场演奏,想不想看看?那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一遍,边欣赏边想象一下鸭子们都在干什么呢?

三、欣赏与创作

1、播放视频,完整欣赏乐曲的演奏 你感受到了鸭子有哪些具体的动作? 拍翅膀 走路 玩耍 拌嘴 2、听辨

让我们再来听几个片段,看看你能不能听出鸭子们在做什么?

(用对比法听辨“出发”与“回家”两个情景,感受强弱的变化)

3、介绍双响筒和高低木鱼,学生用双响筒来演奏模拟走路的情景。 4、介绍小钹的演奏方法,叫一个学生来模仿鸭子拍翅膀。 5、抓住拌嘴“你一句我一句”的特点辨别玩耍和拌嘴的区别; 6、音配画

老师这里有一个鸭子拍翅膀和走路的画面,可惜只有画面却没有声音,想找几个同学来给画面配一下音,让我们感受一下鸭子拍翅膀和走路的样子。

四、 小结:

过渡语: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民族打击乐, (显示图片)你还能说出其他几种打击乐的名称吗?花铃 木鱼 沙锤 等。(拿出锣 鼓)我们经常说敲锣打鼓是吗?

打击乐能通过声响模拟很多的情景,我们平时也经常会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试试给歌曲伴奏。

设计亮点:1、根据声音猜一猜这个环节马上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2、 在欣赏与创作阶段:a让我们再来听几个片段,看看你能不能听出鸭子们在做什么?(用对比法听辨“出发”与“回家”两个情景,感受强弱的变化)b介绍双响筒和高低木鱼,学生用双响筒来演奏模拟走路的情景c介绍小钹的演奏方法,叫一个学生来模仿鸭子拍翅膀。d抓住拌嘴“你一句我一句”的特点辨别玩耍和拌嘴的区别设计的很形象。

《月圆曲》教学设计

雷锋小学 李欢

教学目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