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下载本文

*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 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3、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学设计 教师个性 化设计 教学过程 (一)笑话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完第四个才觉得饱了。 这时他拍拍肚皮,叹了口气说:哎,要是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 这个人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说图中有哪些人? 一共有几个? 如果以穿蓝裙子的阿姨排第一,再说说谁排第二, 小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小组代表汇报 3、思想教育: 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景 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的位置, 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好习惯。 4、动画展示:穿蓝裙子的阿姨走后,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1)教师:这时有几个人? 谁排第一?小聪排第几?他后面对2位叔叔排第几? 让学生再次在具体的环境中区分“几”与“第几” 同样先在小组中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三) 巩固练习 板书 *

*

教学反思

大英县隆盛小学集体备课卡

年级 一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备课组组长 备课组成员 C,D,B 主备人 A 使用人 《分与合》 A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设计 教师个性 化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 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

*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第8、10题放在午休时间完成 板书 教学反思 大英县隆盛小学集体备课卡

年级 一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加法》 备课组组长 A 备课组成员 C,D,B 主备人 A 使用人 *

*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2、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 小组合作, 2、 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 学们。 3、全班交流算法。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 4、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 5、 同桌互说。 6、辨析理解 三、分层练习 *

教师个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