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工具用的权利。期权合约——交易所标准合同;柜台交易非标合同。
? 掉期合约是当事人间签订的在未来某时间相互交换其认为经济价值相等的金融工具的合约——常见有
利率和货币掉期。
3.4利息的概述 3.4.1利息的概念
? 盈余者将剩余资金转移给赤字者使用,使用者须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利息”——是货币资金在
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增殖额。
? 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
3.4.2利息的产生
关于利息的来源有种种解释: *西方:
1.节欲论(西尼尔):利息是货币所有者不将货币用于目前消费所得的报酬。 2.等待论(马歇尔):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将货币等待将来消费所得的报酬。 3.时差利息论(庞巴维克):利息产生于人们对现有财货的评价大于对未来财货的评价,利息是价值时差的一种贴水。
4.流动偏好论(凯恩斯):利息是放弃流动偏好所得的报酬。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一切价值由劳动创造,利息来源与剩余产品。 *我国学者看法: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殖部分。
3.4.3利息率概念及分类
1.利息率概念及利息计算方法
a.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利息对借贷本金的比率。 b.利息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活期存款和各种贷款均按单利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20日为结息日)
2.利率种类(a-e)
a.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
实际利率——在名义利率基础上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得到的利率。 两者关系:
仅考虑物价变动对本金的影响: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率★
考虑物价变动对本金和利息的双重影响: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率)-1★ b.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由货币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也称法定利率,是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其升降变动更多地顺应政策意图,体现着国
家对金融市场的控制。
*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对其成员银行有一定的约束性。
17
我国的利率规定(记住浮动区间)★ 2004.1.1起;
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1.7 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2.0 2004.10.29起:
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 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2.3
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
c.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
概念:对金融机构而言,存款利率是融入资金的价格,贷款利率,是融出资金的价格。
两者关系:*从借贷关系看,是先有存款利率,后有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决定贷款利率。*从利息来源看利润率决定银行融入资金价格---利润率决定存款利率,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是放贷收入---贷款利率决定存款利率。
d.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e.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概念★)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其水平和变化决定其他各种利率的水平和变化。 基准利率的基本特征:1.市场化。基准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2.基础性。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与其他各种利率有较强关联性;3.传递性。基准利率反映的市场信号能有效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铲平价格上。
基准利率的规定:西方国家,传统上以央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但不尽然,著名的基准利率有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和美国同业拆借利率(联邦基准利率)。计划经济国家,由中央银行制定;目前我国,人行对金融机构规定的1年期存贷款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作用,其他存贷款利率在此基础上经过复利计算确定。
中央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通告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比,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3.利率的影响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银行成本; (3)通货膨胀预期; (4)中央银行政策; (5)商业周期;
(6)借款期限与风险; (7)借贷资金供求情况; (8)政府预算赤字; (9)国际利率水平。
其中,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最基本的因素。
18
3.4.4利率的经济功能
1.利率与资源配置及资金周转
宏观上,利率具调整资源使用效率的经济功能;微观上,利率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经济功能。
2.利率与储蓄
广义利率与狭义利率
广义储蓄:收入减去消费——存款。存在形式:实物储蓄和金融资产储蓄(如,储蓄存款、国债、企业债、
金融债、股票、保险单、手持现金等)。
狭义储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
广义储蓄:利率不影响储蓄总量,影响储蓄构成。
狭义储蓄:利率影响储蓄的总量;且该影响会因储蓄动因而变,且与国民经济的大环境有密切关系;还与其他金融资产丰富程度有关。
3.利率与投资 相关概念;
投资:指经济主体为获得预期收益而将一定量货币资金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行为。 意愿投资和实际投资
意愿投资:通俗意义上的投资愿望或投资需求。
实际投资:已发生的投资行为,分实质性投资和金融投资。 *实质性投资:对生产、流通领域进行的投资活动; *金融投资;人们对金融证券、金融商品的选择和持有。 关系:
意愿投资:利率的降低对其具有刺激作用。
实质性投资:低利率对其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金融投资:利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4.利率与资金供求
利率的高低对货币供求、银根松紧有直接的影响。 利率越低,货币需求扩大(融入资金方),反之,利率越高,货币需求缩小。 利率越低,货币供给减少(资金融出方),相反,利率越高,货币供给增加。 总的说来,提高利率是一种紧缩措施,反之,降低利率是一种膨胀措施。
3.4.5利率改革趋势 1.利率逐步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
利率市场化进程 :1986年专业银行相互拆借,开启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2004.10央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2005.7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1央行推出Shibor。2008年Shibor工作会议指出:Shibor要成为一个公认、权威的利率基准。2008.10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总体思路:先开放货币和债务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后存;先长后短;先大后小;先农村后城市”的顺序进行。
进行:2012央行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2012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并未将此列入今年4项金融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8大部署中。
19
2.利率成为有效地宏观调控工具(强化利率政策效果) 强化利率的政策效果,从政策思路上: 1. 保持一个合理而又适当的利率总水平; 2. 是利率成为间接调控经济的”变量”。
要做到第一条,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但要做到第二条,难度较大,要求融资者对融资成本具有灵敏的反映——最为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推向市场。
第四章 金融系统 4.1金融市场 4.2金融机构体系
金 金融系统是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融 分配的一个体系,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市 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场 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学 体。
4.1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概念 2.金融市场形成条件 3.金融市场构成要素 4.金融市场分类
金融市场是金融(现代经济核心)的灵魂
1、金融市场的概念 概念
场所说;机制说;交易行为说;交易关系总和说。
金融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包过3层含义: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的有形或无形场所;反映供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揭示资金的集中与传递过程;包括交易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是价格(利率、汇率及证券价格)机制。 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概念
功能: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分散和转移风险;实现储蓄-投资转化;资源配置;宏观调控。
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概念
“多层次金融市场”最早由周小川在04年提出,此后央行系统大力倡导,但未得到决策层主流的认可;07.1.19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策层首次提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07.1.23中央政治局会议,胡锦涛使用“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措辞;07.5《2006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阐述了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具体内涵;十七大用“多层次金融市场”取代了“多层次资本市场”。
按《2006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至少包括:货币、股票、债券、外汇、黄金、保险等市场的全面发展。
20
金 融 机 构 运 营 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