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感情深的诗句,月上柳梢头 下载本文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7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例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屏风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的分析。

8.渲染:一般是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描写。 【例8】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的下阕“试问闲愁都几许”,却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作答,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三、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摘引前人诗文语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语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寓意于言外。

阅读下面的宋诗,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①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①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注]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 “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馆,备受店主的冷落。

请赏析这首元曲的第一句在写法上的妙处。

【巩固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巩固练习3】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 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 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等都是比较具体的构思技巧,对于提高诗歌表现力有很大作用。 1.照应

【例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大德歌 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①。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便做陈抟睡不着: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相传陈抟能一睡百日不醒。 这首曲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以小见大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3.欲扬先抑

【例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一词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4.以景结情 【例4】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 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诗歌写于奉召还京之时。 赏析诗歌结句艺术手法的妙处。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渡 湘 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被贬到极为偏远的峰州,此诗是他被贬途中所作。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考点分解三】 【鉴赏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心高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以小见 4 篇五:让人受用一生的诗句

让人受用一生的古诗词集锦

季羡林说过:“背下这148句古诗词,你可提高一个层次,不止在文学方面。”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注释: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注释:人活着如果不重视礼仪,那么就如同死人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注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注释: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注释: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注释: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注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注释: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注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注释:处在安全时期也要考虑危险可能存在,考虑到这个就会去准备,有了准备就免去了危险的祸患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注释: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注释: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真正聪明。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注释: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注释: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注释: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