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拓设计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矿井开拓设计

2.1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1 矿井境界

矿井北界为F2断层,南部以第10勘探线为界与祁南煤矿毗邻,西界为10煤层露头线,东界至32煤层-800m底板等高线的水平投影为界。井田南北走向长约15km,东西倾向宽1.5~3.5km,井田面积约32km2。 2.1.2 矿井储量

(1) 矿井工业储量

储量计算的方法选用平面投影地质块段法分煤层、分水平、分煤种、分级别进行储量计算。在比例尺1:5000等高距为50m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以等高线、断煤交线及各类技术边界等为界线,将煤层分成若干块段,测定各块段的面积,按块段的平均煤层厚度、平均容重计算各块段的储量,然后汇总(其中不稳定煤层面积按30%折扣)。

本次资源储量计算划分二个水平: 一水平:-540m以上 二水平:-540m~-760m

块段编号的方法:各水平块段编号各自独立,按由南向北,由浅到深,依次编号。编号均以四至五位数表示,第一位数字表示区号,用大罗马数表示,中间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该水平的块段号,最后一位或二位(FC)表示块段级别(F表示断层;G表示工业广场煤柱;K表示矿界煤柱);各块段的区号、块段号、采用倾角、平均煤层厚度、储量级别、面积等数据均反映在储量图上的块段符号内。储量块段符号中填写的内容(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块段号和资源/储量级别、块段面积(m2)、资源/储量(t)、资源/储量估算利用的块段平均煤层厚度(m)、煤层倾角。

各块段的煤炭储量计算按公式2-1计算:

Q?S?m?D/cosβ (2-1)

式中:

Q——块段煤炭储量,t; S——块段面积,m2;

m——块段内垂直顶板方向的煤层平均煤层厚度,m; D——地段煤层平均视密度,t/m3; β——地段内煤层平均倾角。 计算参数的确定:

1煤厚:采用块段内或块段附近见煤点厚度(包括适当选择井下揭露的煤层厚度)○

以算术平均法求得块段平均厚度。当与不可采边界接触时,适当取最低可采厚度再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块段平均厚度。

12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确定采用厚度的原则系按照《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中有关规定:

a、当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大于0.05米时,夹矸与煤层合并计算,不需扣出。但全层的灰分或发热量指标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b、当夹矸厚度大于0.05米而小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煤分层不作独立煤层。煤分层厚度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将被夹矸分开的上、下煤分层加在一起,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

c、当夹矸单层厚度等于或大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被夹矸分开的煤层作为独立煤层,分别计算储量。

d、复杂结构煤层,当各煤分层的总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同时夹矸的总厚度不超过煤分层总厚度的1/2时, 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夹矸不稳定,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的复煤层,当夹矸的总厚度不超过煤分层总厚度的1/2时, 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夹矸单层厚度不受最低可采厚度的限制。当煤层出现特厚点或突然变薄时,视其原因适当取舍。

2块段倾角 ○

采用块段内和相邻块段50m等高距的平均宽度经三角函数计算求得。

3视密度 ○

本报告采用各煤层采样点视密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煤层的视密度,见表2-1。

表2-1 各可采煤层视密度采用一览表

煤 层

32

4

52

61

63

71

72

82 QM

TR

QM

10

TR

视密度 1.40 1.36 1.36 1.45 1.38 1.37 1.36 1.35 1.74 1.33 1.73

矿井煤层储量的最低可采厚度0.60米,原煤最高灰分40%。参与计算的共十层煤,其中32、 71 、10煤层属较稳定煤层,4、52、61、63、72、81、82煤层属不稳定煤层。

全井田工业储量A+B+C级为17525.6万吨,其中A+B级为10334.8万吨,占井田A+B+C级储量的59%。第一水平(-520米)A+B+C级为9107.7万吨,其中A+B级为6176.5万吨,占第一水平储量的67.8%。主采煤层10煤的工业储量为6611.6万吨,占矿井工业储量的18%。

(2)可采储量

本井田的可采储量的计算是由工业储量减去永久煤柱损失量,然后再乘以采取回采率得来得,其计算公式为:

Zk?(Zg-p)?K (2-2)

式中:

Zk——可采储量,t;

13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Zg——工业储量,t; K——采区回采率,%; p——永久煤柱损失量,t。

考虑到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率,可采量储量的计算公式:

Qk=(Qg-Q永)K(1-N) (2-3)

式中:

Qk——可采储量,万吨; Q永——全矿性永久煤柱,万吨;

K——采区设计回采率,%;设计采区回采率按规程规定取值为:薄煤层采用85%,中

厚煤层采用80%,厚煤层采用75%;

N——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率,%;本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采用:厚煤层3%、

中厚煤层5%、薄煤层7%。 各种界线的确定和永久煤柱的计算:

1煤类界线 ○

煤与天然焦之间界线为两工程点连线的1/4处,其中1/4为煤,3/4为天然焦。

2可采边界 ○

a、当相邻两见煤工程点中一个煤层厚度达不到工业指标,另一煤层厚度达到了工业指标时,利用内插法求出可采边界。

b、当相邻两工程点中一个不见煤(无论是沉缺还是河流冲刷),另一个煤层厚度达到工业指标,则取两工程点连线的中点为零点,再用内插法求得可采边界。

c、当相邻两工程点中一个为可采煤层,另一个为岩浆岩,则取两工程点连线的中点为零点,再用内插法求出可采边界。

3工业广场、风井煤柱边界及煤柱损失 ○

经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测算的工广、风井保安煤柱边界为准。

根据场地平面几何形状和尺寸,按照《地面建筑物及主要井巷保护暂行规程》规定,计算留设煤柱的数量如下:

工业场地煤柱:1185.5万吨。 中央风井场地煤柱:223.8万吨。 合计:1408.3万吨。

4断层煤柱 ○

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断层煤柱按如下规定留设:

落差大于10m,小于或等于30m的断层两侧各留20m断层煤柱; 落差大于30m,小于或等于50m的断层两侧各留30m断层煤柱; 落差大于50m的断层两侧各留50m断层煤柱。

14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断层煤柱为120.0万吨。

5矿界煤柱:按规定,在矿井的南端10勘探线北侧,留设20m的矿界煤柱,其储量○

为38.8万吨。

6铁路保安煤柱:按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

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留设铁路(京沪线的一段)保安煤柱。

7 村庄压煤:矿井范围内,矿井设计拟定村庄搬迁、村庄压煤范围内已计算了可采○

储量。

8 防水煤柱:本井田第四含水层直接覆盖于煤层露头之上,应留设防水煤柱,以保○

证安全。

a、按照《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导水层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

Hf?100M/ (5.1n?5.2) ?5.1 (2-4)

另加保护层厚度:

Ha?6m/n (2-5)

式中:

Hf——导水层裂隙带最大高度,米; M——累计采高,米; m——煤层厚度,米; n——分层层数; Ha——保护层厚度,米。

b、根据淮北矿业集团实践和观察资料,导水层裂隙带最大高度计算方法经验公式:

H1=16.8m1 +10 H2=10.6(m1+m2) +10 H3=5.6(m1+m2+m3) +10

式中:

m1、m2、m3 — 分别为一分层、二分层、三分层的采高,米; H1、H1、H1 — 分别为一 、二、三分层导水层裂隙带高度,米。 按以上两种方法分别计算, 取最大值,防水煤柱:989.0 万吨。

本矿井的可采储量为12718.8 万吨,其中第一水平可采储量为 6567.7万吨,第二水平(-540m~ -760m)可采储量为6151.1万吨, 其比例见图2-1。

10 8-2 3- 2 4 5- 2 6- 1 7-2 7- 1 6- 3 15

图2-1 二水平各煤层资源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