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上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考试模拟题(含答案)(12) 下载本文

故答案为:排斥;变大;变短。

①先根据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与条形磁体的作用力; ②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化,可判断电流大小的变化,知道电流越大,螺线管的磁性越强。 此题将通电螺线管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难度虽然不大,但环环相扣,应细心作答,才不会颠倒出错。 14.【答案】1.6 20 192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已知电源电压U=12V,所以,由图象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4A,UR=8V,UL=4V时符合,

0.4A=1.6W,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R=U-UL=12-4V=8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PL=ULI=4V×由I=可知,电阻的阻值:R=═=20Ω,

0.4A×60s=192J。 通电1min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Q=W=URIt=8V×

故答案为:1.6;20;192。

(1)根据图象确定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和电流,由P=UI计算实际电功率; (2)根据公式R=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3)已知电阻两端电压、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根据Q=W=UIt求出1min内电阻R产生热量。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电热公式的灵活应用,从图象中读出符合题意的电流和电压是关键。 15.【答案】0.3 12

【解析】解:由图可知,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路中的电流是0.3A; 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电路两端的电压是12V。 故答案为:0.3;12。

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以及分度值读出示数。

本题考查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明确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关键。 16.【答案】272.2 1200

【解析】解:电能表单位是kW?h,最后一位是小数位,由图知电能表的示数是272.2kW?h; 转盘转动12转,则电水壶消耗电能:W=t=50s,用电器的实际功率:P===kW?h=6×104J;

=1200W。

故答案为:272.2;1200。

电能表的最后一位是小数位,电能表单位是kw?h,根据图示可读出电能表示数; 720r/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720r,或者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kW?h的电能,求出转盘转12r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

P=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本题考查电能表参数的意义的理解以及电能表的读数;关键是理解电能表的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注意电能表表盘上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的。

第13页,共20页

17.【答案】左侧 电流 Q=I2Rt

【解析】解:图中,右容器内部一个5Ω的电阻与容器外一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左容器内部一个5Ω的电阻串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左容器内电阻丝的电流大于通过右容器内电阻丝的电流大,I左>I内,而烧瓶内的电阻值都是5Ω,通电时间相等,会发现左侧U型管中液面较高,产生的热量越多,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有关;

通过进一步实验可得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

2

成正比,即Q=IRt。

2

故答案为:左侧;电流;Q=IRt。

分析图中电路的连接,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比较通过左容器内电阻丝的电流与通过右容器内电阻丝的电流大小,根据已知条件分析解答。

此题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考查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同时考查了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的运用。

18.【答案】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图所示:

【解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 19.【答案】a

【解析】解:

(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t=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

的过程。

(2)由b图象可知,加热满2min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 则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的热量: Q水吸=c水m水△t水=4.2×103J/(kg?℃)×0.4kg×104J。 (70℃-20℃)=8.4×(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

104J, 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Q沙吸=Q水吸=8.4×

又因为加热满2min,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 △t沙=250℃-20℃=230℃,m沙=0.4kg, 由Q吸=cm△t可得,沙子的比热容:

第14页,共20页

c沙==≈913J/(kg?℃)。

故答案为:(1)a;

104J热量; (2)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8.4×

(3)沙子的比热容为913J/(kg?℃)。

(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t=进行分析。

(2)从图象可知,加热满2min,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吸=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c=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搜集有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0.【答案】解:

(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较大(比并联的总电阻大),电热水器的总功率小,处于低温档, 由P=UI=可得,R1的电阻: R1===96.8Ω;

(2)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热水器的总功率最大,处于高温档,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且R1=2R2, 所以,电路的总电阻: R===R1=×96.8Ω=Ω,

则高温档的电功率: P高===1500W;

(3)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实际电压只有200V时,在用高温档工作时的实际功率: P高′==≈1240W。

答:(1)R1的电阻是96.8Ω; (2)高温档的电功率是1500W;

(3)这个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实际上只有200V,则在用高温档工作时,它的实际功率只有1240W。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由P=UI=可知,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热水器处于低温档,根据P=UI=求出R1的电阻;

(2)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电热水器处于高温档,根据电阻的并联和R1=2R2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利用P=UI=第15页,共20页

求出高温档的电功率;

(3)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实际电压只有200V,根据P=UI=求出在用高温档工作时的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电阻并联的应用,正确的判断电热水器处于不同档位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21.【答案】75 108 100 1.1 121 开始缓慢变大,然后急剧变大,最后急剧减小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当元件R1两端的电压为90伏时,通过的电流I1=1.2A, 由I=可得,R1的电阻值: R1===75Ω,

消耗的电功率: P1=U1I1=90V×1.2A=108W;

(2)由图乙可知,当滑片位于最上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电路为R0的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0=2.2A, 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 R0===100Ω;

(3)把R0与R1串联后接到电源电压为220V电路中后,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由图象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1.1A,U1′=U0=110V时符合, 则R1的实际功率: P1=U1′I=110V×1.1A=121W; (4)由图线b的数据根据R=得出R与U的图象:

b的电阻随两端的电压变大时开始缓慢变大,根据R-U图象的曲线可知:然后急剧变大,最后急剧减小。

故答案为:(1)75;108;(2)100;(3)1.1;121;(4)开始缓慢变大,然后急剧变大,最后急剧减小。

(1)根据图甲可知元件R1两端的电压为90伏时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电阻值,利用P=UI求出消耗的电功率;

(2)由图乙可知,当滑片位于最上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电路为R0的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甲读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把R0与R1串联后接到电源电压为220V电路中后,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且它们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根据图象读出符合题意的电流和电压,根据P=UI求出R1的实际功率;

第16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