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上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考试模拟题(含答案)(12) 下载本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锯条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锯条做功(如克服摩擦做功),故A错误;

B、冰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较大的斥力,但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不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动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

D、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本题考查了物体内能的改变、晶体熔化的特点等,属热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就会增加,温度就会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同时因为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所以筒内气压升高,密度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利用一下知识分析解答:

(1)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压强与气体温度有关,且温度升高,气体压强越大。 (3)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4)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筒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ρ=分析密度变化。 此题通过一个小实验考查学生对分子热运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3.【答案】C

【解析】解:

A.当灯L断路时,电路断路,灯泡L不亮,电路中无电流,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而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两端电压,其示数变大,故A错误;

B.当电阻R断路时,电路断路,灯泡L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即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故B错误;

C.当灯L短路时,灯泡不亮,电压表被短路无示数,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的电流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

D.当电阻R短路时,灯泡发光,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的电流变大,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路故障分两类:短路和断路,结合灯泡的亮暗和电表的示数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要注意电路故障分两类:短路和断路。电路短路时,短路

第9页,共20页

部分无电压,电流大;电路断路时,断路部分无电流,电压大。 4.【答案】B

【解析】解: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1A和0.8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两只电阻串联时,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8A。 故选:B。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当两定值电阻串联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中较小的一个。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明白定值电阻铭牌的含义是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当温度过高时,过热开关断开,电热丝不能工作;当锅内压强过大时,过压开关断开,电热丝不能工作;即任一开关断开都能使发热器停止工作,两个开关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结合选项可知: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由题意可知,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说明过压开关和过热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两开关串联。 根据题意得出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体的电荷传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使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A错误; B、该实验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

C、电路有电源,是研究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作用转动,据此制成了电动机;故C错误;

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D错误。 故选:B。

(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体的电荷传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使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毛; (2)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3)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作用而转动制成的;根据电路中是否有电源可直接判断; (4)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本题考查了验电器的原理、地磁场、电动机原理、电和磁的关系等知识,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7.【答案】D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C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实际功率不变,即灯泡的亮暗不变,故A错误;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由I=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10页,共20页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

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B错误。 故选:D。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灯泡亮暗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利用P=UI表示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8.【答案】扩散 负 吸管

【解析】解:(1)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路上四处飘荡着白玉兰花的香味,这是白玉兰花的芳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时,吸管A端远离橡胶棒被排斥,说明吸管A端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所以吸管也带负电;

(3)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吸管带负电,说明吸管得到了电子,同时餐巾纸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故答案为:扩散;负;吸管。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引起的相关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造成的,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能力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起电本质的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9.【答案】半导体 导体 零

【解析】解: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 避雷针将电流传到地面,故避雷针与地面间的引线是导体材料;

有些导体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就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故答案为:半导体;导体;零。

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这两种半导体相互接触时,其交接区域称为PN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避雷针将电流传到地面;当降到一定温度时,导体的电阻能够变为零。 本题考查半导体,导体,以及超导体的性质,难度不大。

10.【答案】保护电路 电压表示数 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解析】解:(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开始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作用是保护电路;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可以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控制。 故答案为:保护电路;电压表示数;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为保护电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可以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控制。

第11页,共20页

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查变阻器的作用及控制变量法。 11.【答案】不变 0.2 240

【解析】解:(1)当酒精燃烧了一半后,质量变了,但是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所以剩下酒精的热值不变;

(2)“热得快”的额定功率P=1200W=1.2kW,工作时间t=10min=h; 由P=可得,“热得快”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 W=Pt=1.2kW×h=0.2kW?h;

(3)由“1200revs/(kW?h)”可知,用电器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过1200转,

所以消耗的这些电能可以使电能表的表盘转过的圈数: n=0.2kW?h×1200revs/kW?h=240revs(转)。 故答案为:不变;0.2;240。

(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质量大小无关;

(2)知道“热得快”的电功率和工作时间,根据W=Pt求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1200revs/kW?h”的物理意义:当用电器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过1200转,据此求出在这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表盘转过的转数。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电功的计算和电能表参数含义的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12.【答案】并联 过大 不能

【解析】解:

(1)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时,各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 (2)电流过大会导致空气开关“跳闸”,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①电热水壶插头内部发生短路;

②接入电热水壶后使得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造成干路电流过大。

(3)当站在绝缘物上的带电工作的人两手分别触到火线和零线时(双线触电),流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相等,保护器中火线和零线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应完全抵消,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

故答案为:并联;过大;不能。

(1)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时,各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

(2)空气开关“跳闸”是因为电路中电流过大。电路中电流过大有两种原因:一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3)判断漏电保护器会不会切断电路,就是分析两处的电流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不会切断电路,如果不相等就会切断电路。 本题考查了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以及漏电保护器的作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排斥 变大 变短

【解析】解:①读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排斥;

②当滑片P从b端到a端的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变强,与条形磁铁的排斥力变大,故弹簧会变短一些。

第12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