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OA软件应用技术简介
帝隆科技研发团队
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是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为解决办公业务量急剧增加对企业生产率产生巨大影响问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们借助各种设备解决对一部分办公业务的处理,达到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方便管理和决策的目的。OA的知识领域覆盖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并且OA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性,所以OA的应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由于OA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机关事务型办公业务中的劳动力就业比率结构发生了变化,据美国劳动统计局1980年的统计数据,美国四大产业的劳动力比率约为:信息产业占50%以上、服务业占30%、工业占13%、农业占2%。因此OA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OA的定义
所谓办公自动化,是指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并由这些设备和办公人员共同完成办公业务的人机信息系统。
OA与MIS、DSS相比较,则较少地应用管理模型,而强调技术的应用和自动化的办公设备的使用为主。 办公自动化还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办公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通过局域网或远程网络,采用各种媒体形式,管理和传输信息,改变传统办公的面貌,实现无纸办公。
OA的特点
OA具有如下的特点:
1、面向非结构化的管理问题;
2、工作对象主要是事务处理类型的办公业务; 3、强调即席的工作方式; 4、设备驱动。
OA的设计思想就是以自动化设备为主要处理手段,依靠先进技术的支持,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自动化的办公环境,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 办公业务的分类和典型形式
办公业务的分类主要指办公室业务的分类、办公人员的分类、办公室信息形式的分类等。 按业务流程的确定程度,办公业务可分为三类:
1、确定型,事物/数据处理是确定的,易于计算机程序化的实现。 2、非确定型,事务处理过程有较多的不确定性,程序化方法不易实现。
3、混合型,介于上面两者之间,部分处理过程是确定的,另外部分处理过程是不确定。 OA主要是面对非确定型办公业务的处理,其他两类业务也可满足。 按业务性质,办公业务部门可以分为两类:
1、以程序化信息处理为主要职能的办公室,如企业的计划科、财务科、信息中心等。 2、以非程序化信息处理为主要职能的办公室,如企业的领导办公室、行政科、秘书处等。 前者的职能可通过一般的事务处理系统实现,后者的职能主要依靠OA来实现。
办公业务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如收发、立案、调查、统计、审批、认可、询问等,以及部门间的通知联络业务、委托要求业务、谈判调整业务、会议讨论、咨询服务业务等。 对具体的办公业务进行分类整理,可划分为四种典型的方式:
学习参考
. . . . .
1、数据处理和文字处理,如文件生成、信息检索、计算、存储等; 2、传递功能,如电话、会议、会谈、文件等的信息分发或传递等; 3、实时管理,如确定安排会议或会谈的时间、程序、地点等; 4、判断决策,如文件的报审、批准,问题的讨论、确定型等。
OA的支撑技术和功能
1、OA的支撑技术
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从物化的角度看就是OA的硬件和软件。 OA的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和终端设备。其中计算机是OA的主要设备,因为人员的业务操作都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是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交流、传递的媒介,它使得系统连接成了一个整体。终端设备专门负责信息采集和发送,承担了系统与外界联系的任务,如打字机、显示器、绘图仪等。 OA的软件包括系统支撑软件、OA通用软件和OA专用软件。其中系统支撑软件是维护计算机运行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如Win95、Win98、Unix等。OA通用软件是指可以商品化大众化的办公应用软件,如Word、Excel等。OA专用软件是指面向特定单位、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发的办公应用软件,如事业机关的文件处理、会议安排,公司企业的财务报表、市场分析等。 2、OA的功能
为满足办公业务处理的需要,OA具有以下的功能:完善文字处理功能、较强的数据处理功能、语音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功能、通信功能等。
OA的系统模型
在总结办公业务的基础之上,Neuman于1980年提出了五类OA的系统模型:
1、信息流模型(Information Flow Model),描述了办公信息在各单位办公室内和办公室之间的相互传递和处理的情况;
2、过程模型(Procedural Model),描述了为完成特定的任务,办公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和步骤; 3、数据库模型(Database Model),描述了与办公业务相关的信息结构、数据库结构以及它们的存储和访问方式等;
4、决策模型(Decision-Making Model),将办公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化部分交由计算机处理,并根据已有的特定决策模型做出相应决策;
5、行为模型(Behavioral Model),办公信息的处理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发生并完成。
OA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这体现在OA的设备不断更新和OA软件的层出不穷。美国近年来的OA产品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其中硬件的发展费用约1200亿美元,软件费用约2000亿美元。至今,美国70%的信息产业已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我国在OA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这方面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摘 要】 阐述了工作流与工作流管理系统,并将工作流管理技术引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籍管理窗口办文工作流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数据库设计以及地籍业务处理系统与窗口办文工作流系统的接口设计。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地籍管理办公自动化。
【关键词】 工作流 工作流管理系统 地籍管理 办公自动化
学习参考
. . . . .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更追求综合的、集成化的办公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对常规性事务进行管理、集成的技术,工作流正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数字国土”工程推行以来,我国许多土地管理部门已建成了各类业务系统或综合性的图文办公信息系统,它们对于提高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系统大多是为解决具体业务信息,没能综合考虑土地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各级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仍然不太理想。因此,为提高土地管理部门业务办公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引入工作流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 工作流与工作流管理系统 1.1 工作流技术
工作流(Workflow)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研究领域,但直到90年代,随着计算机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才进入热潮。1993年8月,第一个工作流技术标准化的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成立。之后该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标准[1]。
工作流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简单地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一个工作流包括一组任务(或活动)及它们的相互顺序关系,还包括流程及任务(或活动)的启动和终
学习参考
. . . . .
止条件,以及对每个任务(或活动)的描述。在大多数的实际应用中,工作流技术可使工作人员在网络、服务器和多台计算机客户端的硬件平台支持下,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并借助应用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完成某一业务目标[2]。 业务流程由一系列生产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活动是流程的最基本的单元,是为实现某一目标由活动负责部门授权相应参与者(角色)完成。活动内部由输入、输出、约束、实施角色、负责部门、用户界面等要素共同组成,如图1所示。实际应用中,一般将关系紧密的活动组成一个子流程。工作流遵循三个准则:路由(Router)、规则(Rules)和任务(Roles)。路由定义文档、信息或任务传送所通过的路径,规则是流向控制的条件和异常处理,任务是工作流在某一状态下的具体操作。
图1 活动组成要素
1.2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MS)是定义、创建、执行工作流的系统。其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3]。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实现。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为适应激烈竞争中组织机构内部业务数量大、变更频繁,
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