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阅读理解 下载本文

司马迁和《项羽之死》

一、作者

1、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__________(朝代)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 》。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 , ”。 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①( )②( )③( ) ①A.盖以此得名也/力拔山兮气盖世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C.徙倚久之而归/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A.汉皆已得楚乎/若非吾故人乎 B.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

C.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项王瞋目而叱之 D.过夕乃可饮/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③A.灭六国者六国也/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

C.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岸土赤而壁立 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2.下列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项

是 ①( )②( ) ①A 期山东为三处 B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D汉军......皆披靡 ..②A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 吾知公长者 C 骓不逝兮可奈何 D ......吾骑此马五岁 ..

5.下列句式都相同的两组

是 ( ) ( )

A.此项王也/赤泉侯为骑将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然今卒困于此/洎牧以谗诛/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不忍杀之,以赐公 C.左,乃陷大泽中/项王军壁垓下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汉骑追者数千人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此山当是其一也/是何楚人之多也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垓下(gāi) 乌骓(zhuī) 数阕(què) 田父(fù) .... B.麾下(huī) 属垣有耳(shǔ) 唱和(hè) 刈旗(yì) ....

1

C.揣度(duó) 溃围(kuì) 瞋目(chēn) 坐骑(qí) ....D.舣船(yǐ) 创伤(chuàng) 披靡(mí) 绐骗(dài) ....

7.对加点词解释判断正确的是:①( )②( )③( ) ①(1)是何楚人之多也 (2)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3)汉军乃觉之 (4)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② (1)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2)以故汉追及之 (3)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4)不忍杀之,以赐公 .③ (1)为诸君溃围 (2)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3)我何渡为 (4)吾为....若德

A.(1)(2)意义相同,(3)(4)意义也相同 B.(1)(2)意义相同,(3)(4)意义不同 C.(1)(2)意义不同,(3)(4)意义也不同 D.(1)(2)意义不同,(3)(4)意义相同 8.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幸:宠幸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随从

C.田父绐曰“左” 绐:欺骗 D.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

9.对加点实词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撼动 B.直夜溃围南..出 直:当 C.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唯独 D.若非吾故人..乎 若:你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消逝 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 引:率领 C.平明,汉军乃觉之 平明:天亮 D.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服:臣服 .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修筑营垒,退守 B.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D.吾为若.德 德:感激 .

12.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 ) A.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身七十余战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歌.....数阕,美人和之 C.令诸君知天亡我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马...童面之 .

1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 A.项王军壁垓下 岸土赤而壁立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则夜起 D.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14.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A. 是何楚人之多也 大王来何操 B. 吾为公取彼一...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若非吾故人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15.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项王嗔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二、字词释义

1.用“____”划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说明它的古义和今义。 (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古义: 今义: (2)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 今义: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 (1)乃

①项王乃大惊曰 ②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③平明,汉军乃觉之 ④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⑤乃陷大泽中 ⑥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⑧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以

①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②以故汉追及之 ③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④汉军至,无以渡 ⑤不忍杀之,以赐公 (3)之

①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我何面目见之 ③何陋之有 ④马之千里者

4、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③直夜溃围南出 ④亦足王也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方山子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

3

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苏轼《方山子传》)

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 B.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②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C.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①呼余宿其家 ②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2. 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 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3分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 ①②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3. 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 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 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D. 这篇文章虽称作“传”,实际上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陈慥生活中的几个断面。作为人物传记,其写法同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如出一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3分)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