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选择合适的词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纵 蹿 歪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在老虎的心里,“漏”像________;在贼的心里,“漏”像________。 ②老虎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贼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 (3)你觉得文段的哪个地方有意思?为什么?
(4)看到老虎和贼狼狈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答案】 (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
(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 (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点评】(1)要正确使用动词,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
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还…… 尽管……但……
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填一填。(填数量词)
___放出的_____ 蜜蜂 ___飞回的_____ 蜜蜂 (3)读句子,说说划线词的好处。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 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 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答案】 (1)尽管;但
(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
(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尽管……但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二十只左右、十五只”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尽管、但 (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 (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阅读下面的成语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三人成虎
战国时,魏国大臣庞恭要陪魏王的儿子去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庞恭深知魏王容易偏听偏信,担心自己一走,国内那些反对他的人会制造流言莹语。
于是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人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正在吃人,您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又问:“如果第二个人也这么说呢?”
魏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会将信将疑了。” 庞恭再问:“如果第三个人也这么说呢?” 魏王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好相信了。”
庞恭感慨道:“邯郸离魏国比王宫离大街要远得多,只怕日后议论我的还不止三人,请大王仔细考察才是。”
魏王点头道:“寡人心里有数,你放心去吧。” (1)先猜猜下列生字的读音,再查字典验证。 ①“蜚”字的读音是________。 ②“庞”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先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或词典验证。 ①寡人:________
②流言蜚语:________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选一选。
①“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寓意是( )。 A.三人同心协力就会擒住老虎
B.谣言或错误的话重复多次,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②庞恭向魏王讲“三人成虎”这个故事的用意是( )。 A.希望魏王不要偏听偏信
B.希望魏王能够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的疾苦,奋发有为
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白蝴蝶
春意很深了,但在北方还是春寒村,一阵暖人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片(qìn)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被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役地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yǎn)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地望着它。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niān)了,它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mēng)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一样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mì)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春风 ________的蝴蝶 ________的翅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白蝴蝶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只________的蝴蝶;文中还有一处写了白蝴蝶的外形,请找出来,也画上横线。
(3)“我”是怎样救助白蝴蝶的?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 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5)白蝴蝶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飞翔,它表现出的是什么?作者要赞美它什么精神?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 , 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满腹经纶:________ ②饱学之士:________
(2)四个弟子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请你在文中读读相关的句子,并分别用5个以内的字来概括。
________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