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摸拟试题 下载本文

【医学统计学摸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误差: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控制了随机测量误差之后,样本数值仍和总体指标的数值有差异,这种误差称之。

2.概率 :某事件出现机会大小的量

3.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样本:从总体中取出部分个体,这些个体就是样本

5.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6.误差:测得值与真值之差。

二、填空题

1. 卫生统计资料分为___计数_____、____计量____和_____等级___三类。

2. 概率是指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量,可用____分数____、___小数_____或___百分数_____表示。 3. 相对数可分为___率_____、_____构成比___、___相对比_____三类。

4. 统计表主要由___标题_____、__标目______、___线条_____和___数字_____组成。 5. 统计表的纵标目位于表内的____上端____它说明同一___纵行_____数字意义。 6. 误差来源于____系统误差____、___随机抽样误差_____、___抽样误差_____。

7. 统计的基本工作步骤____设计____、___搜集资料_____、__整理资料______、_____分析资料___。 8. 统计资料的整理分为____检查资料____、______设计分组 __、_____拟整理表___、___归组_____四个步骤

三、选择题 A1型选择题

1. 统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B )

A.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校对资料 E.分析资料 2. 统计工作四个基本步骤是:( A ) A.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收集日常生活资料,报告卡片,分析资料,总结

C.收集统计报表,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描述资料 D.收集专门内容报告卡片,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核对资料 E.收集病历,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归组 3.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C ) A.随意从总体中抽取出的部分个体

B.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出有意义的部分个体 C.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E.按分布的顺序抽取部分个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B )

A.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地区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5. 总体的要求是:( B )

A.大量的 B.同质的 C.随机的 D.固定的 E.对称的

6. 对观察单位按某项指标的等级顺序分组,再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称作:( B )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配对资料 D.相关资料 E.等级资料 7. 对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获得的资料是:( A )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配对资料 D.相关资料 E.等级资料 8. 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差主要是指:( D )

A.随机测量误差 B.关系误差 C.容许误差 D.抽样误差 E.系统误差

9. 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影响,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往往是有的稍高,有的稍低,这种差异是:( B )

A.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偏倚误差 E.标准误差

10. 统计学上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 D 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 11. 抽样误差是指:(C )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样本统计量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E.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12.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意味着:( E )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 B.某事件可能发生 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E.某事件必然发生

13. 某事件发生概率为0,即意味着:( D)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00% B.某事件可能发生 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E.某事件必然发生

14. 除哪项外,是随机抽样方法:(E )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随意抽样 15. 随机事件概率P值应是:( C ) A.1 B.0 C.0~1 D.0.5 E.1~10 16. 一时性资料主要来源:(D )

A.日常工作记录 B.专用报告卡 C.统计报表 D.专题调查 E.病历档案 17. 抽样调查是指:( A )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调查 B.从总体中任意选择一部分调查 C.从总体中选择典型部分调查 D.选择某一地区进行调查 E.调查总体所包含的每一个个体 18. 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注意:( A )

A.资料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B.资料有无遗漏,重复或项目不清 C.资料正确与否,有无遗漏、错误 D.资料真实性,错误性 E.资料原始性,现实性

19. 医疗卫生工作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 A )

) A.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B.字迹清楚 C.填写工整 D.避免重复 E.没有遗漏

20. 编制统计表的基本原则是:( A ) A.简单明了,层次清楚 B.表式多样,标题合理 C.主谓分明,系统全面 D.排列规则,数字工整 E.表格整齐美观

21. 统计表与统计图相比:( C )

A.统计表数据精确,统计图数据粗略,因此有统计表时不需要统计图

B.统计图可使人们对事物间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印象清晰,因此不需要统计表 C.统计表与统计图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实际需要正确使用 D.有统计图时必须附有统计表 E.统计表和统计图只能使用其中一种 22. 统计表中的线条要求:( B ) A.线条越多越好

B.线条不宜过多,特别是表的左上角不宜有斜线 C.线条不宜过多,但表的左上角要有斜线 D.线条有无没有多大关系 E.两侧应有竖线

23. 统计表主要由________组成:( E ) A.标题 B.标目 C.线条 D.数字 E.以上都是 24. 对于绘制统计图的说法,较正确是:( E ) A.纵坐标的起点一律为0

B.直条图是以各直条的面积大小来表示各指标的数值 C.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放在图的上方 D.图例可放在图内任何地方,不宜太大

E.在绘制线图和直条图时,纵横坐标的长度的比例以5∶7为宜

25. 应用统计图必须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择适宜的图形是:(E ) A.连续性分组资料宜选用直条图

B.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事物变化速度,宜选用普通线图

C.表示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幅度和趋势宜选用半对数线图 D.无连续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分组资料宜选用方图 E.要表示构成比与分布,可选构成图

26. 圆图的起点,一般按顺时方向自________开始:( ) A.相当于时钟3点 B.相当于时钟6点

C.相当于时钟3点或6点 D.相当于时钟6点或9点 E.相当于时钟正12点 27. 直条图可作于:( )

A.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C.各相互独立指标的数值大小 D.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E.各现象比较

28. 线条图可用于:( )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频数的分布 D.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变动趋势 E.两个现象数量上的比较 29. 直方图用于:( )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C.某一现象随另一现象变动趋势 D.各现象的相互比较 E.某现象的变化速度

30. 统计图中的圆图适用于表示:( ) A.构成比 B.相对比

C.各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E.某种现象出现的频数

31. 反映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频率 E.全距 32. 在列频数表时,分的组段数一般为:( )

A.5~10个 B.10~15个 C.10~30个 D.15~20个 E.>20个 33. 抽样误差是由:( ) A.计算引起 B.测量引起

C.抽样引起 D.采样结果不准确引起 E.试剂,仪器未经校正引起

34. 计算抗体滴度的平均滴度习惯上用:( )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众数 D.算术均数 E.百分位数 35. 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

A.算术均数 B.全距 C.离均差积和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36. 表示一组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 ) A.全距 B.离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E.离均差平方和 37. 计量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 ) A.不会比均数大 B.不会比均数小 C.要比标准误小 D.不决定于均数 E.随着均数的变化而变化

38. 标准差(S)的大小与下列何者有关:( ) A.X B.n和 C.全距 D.变异系数 E. 39. 就是:( )

A.观察值之和的平方 B.各观察值的平方和 C.观察值的平方与观察个数的积 D.各观察值的积 E.各观察值平方

40. 在医学和卫生学研究中,下面________不是近似正态分布:( A.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 B.正常成人的身高

C.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 D.正常成人的血清总蛋白含量 E.正常成人的脉搏数

41. 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选用的指标是:( ) A.变异系数 B.样本标准差 C.标准误 D.全距 E.总体标准差 42. 下列标准差的应用,错误的是:( )

A.表示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 B.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 C.计算变异系数 D.计算标准误

) E.表示观察值的集中趋势 43. 变异系数是:( )

A.标准误与平均数之比 B.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 C.两个标准差之比 D.两个平均数之比 E.两个标准误之比。

44. 比较两组观察值单位不同时的变异程度大小要用:( ) A.离均差 B.标准差 C.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方差 45.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 A.标准差越大 B.平均数越大 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 D.平均数小 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 46. 标准差说明:( )

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离散程度的大小 B.某一样本对均数的离散程度的大小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的大小 D.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大小 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大小 47. 标准误是指:( )

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48. 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

A.80% B.95% C.5% D.68.27% E.99% 49.正态曲线下 范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A.50% B.68.27% C.90% D.95% E.99%

50. 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 ) A. B. C. D. E. 51. 下列中错误的是:( )

A.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B.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C.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 D.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

E.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52. 下列中不属正态曲线的特点是:( )

A.有一个高峰位于中央(即均数所在处) B.两侧逐渐下降并完全对称 C.成两端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型曲线 D.曲线图形由μ、δ两个参数决定 E.曲线下的面积没有什么分布规律

53.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 ) A. B. C. D. E.

54.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9%的可信区间为:( ) A. B. C. D. E.

55. 在偏态条件下计算均数用:( )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 B.几何平均数,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D.算术平均数

E.都可以计算

56. 计算变异系数是因为:( ) A.比较两组的单位相同

B.比较两组的单位不同或相同而均数相差较大 C.比较两组的例数不等 D.比较两组的均数相差较大 E.比较两组的标准差不同 57. 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 )

A.95% B.99% C.100% D.50% E.1% 58. 均数的标准误是衡量:( ) A.变量值之间的变异 B.正态曲线下面积

C.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D.均数与某一标准指标之间的差值 E.标准正态分布

59. 在抽样研究中“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 ) A.一般是不知道的 B.不知道但可以由样本推论 C.总是知道的 D.是给定的两个已知量 E.二者相等 60. t分布是:( )

A.对称分布 B.非对称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偏态分布 61. 大样本时,99%可信区间的t值取:( ) A.1.96 B.2.326 C.2.58 D.3.84 E.6.36 62. 算得t>时,可推算抽样误差概率为:( )?t0.05, A.P>0.05 B.P=0.05 C.P<0.05 D.P=0.01 E.P<0.01 63. 当n=100时,算得t=1.96,此时结论应是:( ) A.P<0.05,拒绝无效假设 B.P=0.05,拒绝无效假设 C.P>0.05,接受无效假设 D.P<0.01,拒绝无效假设 E.P=0.01,拒绝无效假设

64. 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若两组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其P值为:( ) A.P>0.01 B.P=0.05 C.P<0.01 D.P>0.05 E.P<0.05 65. t检验的作用是:( )

A.检验样本均数间的实际差异是否等于0 B.检验随机抽样误差的有无

C.检验均数的实际差异由随机抽样误差所引起的概率大小 D.检验系统误差是否等于随机抽样误差 E.检验随机抽样误差为0时的概率 66. 哪项不是t检验的步骤:( )

A.建立无效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 B.计算统计量 C.确定P值 D.判断结果 E.对两均数差别的描述

67. 配对资料(或一批对象实验前后)比较的无效假设是:( ) 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 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 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 E.样本均与总体不相同

68.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无效假设是:( )

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 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 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相同

69. 计算得t>时可以认为:( )?t0.01,

A.反复随机抽样时,出现这种大小差异的可能性大于0.01 B.这种差异由随机抽样误差所致的可能性小于0.01 C.接受H0,但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D.拒绝H0,但判断错误的概率为0.01 E.拒绝H0,但判断错误的概率未知

70. 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 A.构成比 B.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71. 构成比:( ) A.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指两个有关非同类事物的数量之比

C.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 D.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E.表示某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

72. 构成比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总和为:( ) A.必大于1 B.必小于1

C.必等于1 D.随着资料的变化而变化 E.随着各构成部分大小改变而改变

73. 两个有关但又相互独立指标之比即为:( )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频率 E.频数 74. 标准化后的率是反映事物发生的:( )

A.实际水平 B.相对水平 C.绝对水平 D.真实水平 E.均衡水平 75. 率的标准化法的主要目的:( )

A.消除内部构成的差异,使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B.把率变成实际数

C.使率能够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 D.使大的率变小,小的变大 E.减少率的误差

76. 分析计数资料时,最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 2检验 E.正态检验? 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 77. 发病率的定义是:( )

A.指一年内生存的病例数除同期初期平均人口数 B.指一年内生存的病例数除同期平均人口数 C.指一年内发生新病例数除以同期初期平均人口数 D.指一年内新病例数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数 E.指一年时间内新病例数除以同期末期平均人口数 2计算公式中的“T”表示:( )?78.

A.理论数 B.实际数 C.样本数 D.百分数 E.总例数 79. 不属计量资料是:( )

A.身高(cm)资料 B.体重(kg)资料 C.血压(kPa)资料 D.血型资料

E.血红蛋白(g/l)资料 A2型选择题

1. 某医院儿科用驱虫疗法,治疗胆道蛔虫症,其疼痛消失天数的参数为( ),如果推广此疗法,估计你的病人大多数疼痛消失的天数为:( ) A. B. C. D. E.

2. 有10位某种传染病病人,他们的潜伏期(天)分别为2、5、4、3、3、6、9、16、3、18其中位数为:( )

A.3 B.4 C.4.5 D.5 E.6

3. 进行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已知:n=10,t=2.65,查表得:t0.05,9=2.262,t0.01,9=2.821,取双侧检验,则二者:( )

A.差异无显著性 B.差异有显著性

C.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 E.据此数据无法判定

4. 抽样调查150人估计正常值,资料经检验呈正态分布,估计正常值用:( ) A. B. C. D. E.

5. 有一短程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菌痢58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0.23小时,标准差为3.2小时,对照组55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2.5小时,标准差为3.7小时,若要比较两者差别有无显著性应计算:( ) 2值 D.t'值 E.F值? A.u值 B.t值 C.

6. 某厂发生一次食物中毒,全厂870人中发病44人,约占全厂人数的5%,该资料是:( )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相关资料 D.等级资料 E.回归资料

7. 临床实验观察100名高血压患者,用气功疗法降压随访三个月,80%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气功疗法降压效果好,观察3个月,80%病人有效 B.无法下结论,因样本不大

C.无法做出结论,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D.无法做出结论,因没有对照组 E.无法下结论,因样本太少

8. 甲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标化后甲县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其原因是:( ) A.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 B.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 C.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

D.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大 E.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小

9. 甲组变异系数为3.59%,乙组变异系数为4.89%说明:( ) A.说明甲组比乙组变异程度大

B.此时不能说明哪一组变异程度大,要经过显著性检验 C.说明乙组比甲组变异程度大 D.说明甲组的均数比乙组小 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10. 当抽取无限多个样本时,无限个样本均数的均数:( ) A.与总体均数相差一个σ B.与总体均数相差一个S C.等于总体均数 D.非常接近于总体标准差 E.等于95%的面积

11. 要制定某年某县恶性肿瘤男女年龄别死亡率(1/10万)的统计分析表,应选用标志是:( )

A.性别 B.年龄别

C.死亡率 D.性别、年龄别 E.性别、年龄别、死亡率

12. 若用统计图反映某地两年三种疾病别死亡率,应选的是:( ) A.线图 B.构成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 13. 计算130名12岁男孩身高的平均数一般选用:( )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调和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14. 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 可信区间,可靠性较好的是:( )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大的样本 E.标准误小的样本

15. 由两样本均数的判别来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 D.其中有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E.两样本均数和一个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16. 对两个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该:( )

A.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B.排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C.排除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D.排除抽样误差 E.排除性别不同的影响。

17. 某地2945人肠道线虫感染情况: 虫种 阳性例数 % 蛔虫 1268 43.06 鞭虫 1150 39.05 钩虫 527 17.89 合计 2945 100.00 上表表示的是:( )

A.相对比 B.构成比 C.定基比 D.环比 E.率

18. 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的差异,现需制订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调查设计最好采取:( )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机械抽样 E.系统抽样 A3型选择题

1. 某地1972年食管癌年龄别死亡率(1/10万)如下表: 年龄(岁) 人口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 0~ 378977 2 0.5 30~ 63436 11 17.3 40~ 54910 55 100.2 50~ 41970 151 359.8 60~ 25060 163 650.4 70~80 10780 70 649.4 合计 575133 452 78.6

① 根据表中数据,本表应为:( )

A.调查表 B.调查卡片 C.整理表 D.结果统计简单表 E.结果统计复合表

② 上表中多余的线条是:( )

A.顶线 B.两侧边线 C.标目线 D.合计线 E.底线

2. 某医生随机抽取某工厂40名苯作业男工检查,其白细胞均数为5.1×109个/L,问苯作业男工白细胞均数是否与正常成人有差别? ① 进行显著性检验时应作:( )

2检验 D.率的u检验 E.F检验? A.均数u检验 B.t检验 C. ② 检验步骤包括:( )

A.建立无效假设 B.计算统计量 C.确定P值 D.判断结果 E.以上都是 ③ 无效假设应是:( )

A.两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 C.两样本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抽样误差不相同 E.两样本标准误相同 ④本例自由度df为:( ) A.40 B.38 C.39 D.30 E.41

3. 假定重度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60/10万,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6/10万,则: ①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 ) A.144 B.10 C.19 D.8 E.16 ② 吸烟引起肺癌的特异性危险度是:( ) A.144 B.10 C.19 D.8 E.14.4

4. 某市甲乙两院某传染病各类治愈率情况(%)如下表:

类型 甲医院 乙医院

病人数 治愈数 治愈率 病人数 治愈数 治愈数 普通型 300 180 60 100 65 65 重 型 100 40 40 300 135 45 暴发型 100 20 20 100 25 25 合 计 500 240 48 500 225 45

① 直接引用上表数据,则可得出甲院的治愈率比乙院高的错误估论,为什么?( ) A.把率与构成比混淆 B.例数太少

C.计算错误 D.内部构成比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E.没有作假设检验 ② 如要比较应:( )

A.作假设检验 B.进行率的标准化 C.增大样本含量 D.用绝对数 E.直接用表中已知的率 B型选择题

1. A.P>0.05 B.P=0.05 C.P<0.05 D.P>0.01 E.P≤0.01 [1] 用以说明两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是:( ) [2] 用以说明两均数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是:( ) 2. A.仪器不准确 B.观测条件的影响 C.操作方法不规范 D.标准不统一

E.观察对象个体差异

[1] 可异致随机测量误差是:( ) [2] 引起抽样误差是:( )

3. A.设计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统计描述 E.统计推断 [1] 统计工作的第一步是:( ) [2] 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

4. A.普通线条图 B.直方图 C.条图 D.构成图 E.统计地图 [1] 表示频数分布用:( ) [2] 构成比例资料用:( ) [3] 表示数值变化的幅度用:( ) 5. A. B. C. D. E.

[1] 计算双侧界限95%NR(正常范围)用:( ) [2] 估计总体均数95%CI(可信区间)用:( ) [3] 计算单侧界限95%NR(正常范围)用:( ) 6.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用清点数目数出来的资料

C.按事物或现象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 D.按事物或现象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 E.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一量的大小所获资料 [1] 计量资料是:( ) [2] 计数资料是:( )

7. A.由于仪器未校准,试剂未经校正等造成 B.样本含量过大 C.由于个体差异造成

D.由于各种影响测量和读数的偶然因素造成 E.由于样本含量太少造成 [1] 系统误差是:( ) [2] 抽样误差是:( ) [3] 随机测量误差是:( )

8. A.身高、体重、浓度、脉搏、血压等属 B.按阴性,阳性分属 C.按区域、地理划分属 D.按资料研究目的属 E.按数量大小等分组属 [1] 计量资料:( ) [2] 计数资料:( )

9. A.概率,其符号为P B.标准差,其符号为S C.P值在0~1之间 D.P值在0~0.01之间 E.P值在0.05~1.00之间

[1] 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 ) [2] 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都在:( )

10. A.中位数 B.百分位数 C.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 E.标准差 [1] 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 ) [2] 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 )

[3] 常用于描述数据之间呈倍数关系资料的集中趋势:( )

四、问答题

1.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要注意绝对数与相对数结合应用;②要注意观察单位样本数不宜过小;③要注意分子分母正确选用;④要注意率与比的正确应用;⑤要注意平均率的计算方法;⑥要注意资料的可比性;⑦率和构成比比较时作假设检验。

2. 简述t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何进行检验结果判断?

步骤:⑴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α;⑵计算统计量;⑶确定P值;⑷判断结果。结果的判断:P>,接受H0,差异无显著性,可认为差异是由抽样误差所致。P≤α,拒绝H0,差异有显著性,可认为样本间存在差异。?

3.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用途是什么?

统计工作中,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说明资料在数量方面的大小,变动趋势,分布情况以及相互关系,以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使结果一目了然,便于阅读,便于分析和比较。 五、计算分析题

1. 测得12人的某实验指标含量(g)为11,18,10,10,12,18,16,14,17,19,15,12。请计算其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P209 变异系数:样本标准差/算术平均数

2. 某卫生防疫站测得大气中SO2的浓度,用两种计量单位表示: mg/m3:1,2,3,4,5

μg/m3:1000,2000,3000,4000,5000

分别计算几何均数G及标准差SlgX,发现两个不同计量单位的SlgX相等,试解释其原因。没参考答案 3. 对称分布资料在“均数±1.96标准差”的范围内,也包括95%的观察值吗?

4. 某年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数(1012/L)和血红蛋白(g/L)含量,结果见表2.1。

表2.1 某年某地部分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标 性别 例数 均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实用内科学》(1976年)所载均数(转为法定单位) 请就上表资料:

(1) 试比较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总体均数。 (4) 该地正常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5. 一药厂为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次)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为103.0mg,标准差为2.22mg。试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

6. 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