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实习文献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16.045; 208Pb/204Pb 为38.490~41.560。研究表明,该矿床的硫源可能是岩浆来源与海水(地层)硫混合作用形成;矿床中异常铅矿化的铅是岩源来源。

矿区由于岩浆活动频繁,构造类型复杂多变,围岩的化学性质各异,加之成矿活动多次迭加,因此,本区近矿围岩蚀变比较普遍,蚀变类型多,组合复杂,从高温的钾化(岩浆自变质作用)、矽卡岩化,到中低温的萤石化、碳酸岩化和硅化

都比较发育,其中与铅锌矿化关系最为密切为矽卡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12.《黄沙坪矿床矿物组合分带规律研究》

文章出处:《矿产与地质》1997年 第十一卷 第5期 作者:邓圣富 读书笔记

矿物组成及共生组合特征

本区矿床矿物种类繁多,从气成→高温→中、低温各个阶段的热液矿物均可见到,共有100 多种,金属矿物除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中温硫化物外,常见的还有黄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毒砂、白铁矿、辉铜矿、辉铋矿等高温硫化物、氧化物,脉石矿物中除有方解石、萤石、石英外,矽卡岩矿物在各矿床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按矿床类型来分,矿物共生组合可分为如下4 种基本类型:

①磁铁矿—岩类矿物组合,以磁铁矿、铁闪锌矿、石榴石、透辉石、符山石、阳起石、绿帘石等为主;

②钨锡钼铋类矿物组合,以白铁矿、辉钼矿-辉铋矿、锡石—锌矿—毒砂—磁黄铁矿等为主;

③闪锌矿-方铅矿-硫铁矿-石英类矿物组合,以闪锌矿、黄铁矿、胶白铁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萤石等为主;

④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碳酸盐类矿物组合,以方铅矿、闪锌矿、碲化物、银矿物以及方解石为主。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类型以及矿体成因特征,将本区矿石划分为两种类型: ①矽卡岩类钨锡钼铋铁硫矿石,包含的主要矿物有矽卡岩矿物以及白钨矿、锡石、辉铜矿、辉铋矿、磁铁矿等,也包含有一些黄铜矿、铁闪锌矿,此类矿体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

②铅锌硫化物矿石,包含的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碲化物、银矿物以及石英、方解石等,此类矿石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和东部。

9

13. 《黄沙坪矿区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文章出处:《矿产与地质》1996年第6期 作者:钟正春 读书笔记

岩体形态产状

矿区内已发现的岩浆岩有:英安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花斑岩、微粒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1)英安斑岩(επ):包括65号、76号、77号、54号四条岩脉及多个零星小岩体,均出露地表。其中65号沿F9侵位,77号和54号沿F0侵位,54号岩脉因受F3和F2影响,南部出现多个岩枝,76号沿F8侵位。这些岩脉大致呈EW向分布,零星小岩体则沿F4分布。这些岩体都没有工程控制其延深,一般认为它们均大致直立。

(2)石英斑岩(λπ):包括51号、52号两岩株,它们出露地表,形成山峰(宝岭,观音打座),出露面积分别为0.23km2和0.29km2公里,平面上较圆,立体形态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52号岩体南部273中段以下有多个枝,51号岩体北部200m以下也有一岩枝。

(3)花岗斑岩(γπ):即301隐伏岩体,分布于矿区南部,其顶端位于标高320m,平面上大致呈椭圆形,南北长而东西短,平面面积小于0.1km2。到0m标高以下形态较复杂,其东部产生两个岩枝,并与石英斑岩及花斑岩相连,构成复式岩体。

(4)花斑岩(ρπ):包括北部304-1和南部304-2两隐伏岩体,304-1最高侵位50m,形态大致为椭圆形,平面面积小于0.1km2,深部出现岩枝。304-2最高侵位约100m,平面大致呈南北稍长的椭圆形面积2立体形态为近直立的岩筒。(5)微粒花岗岩(υγ):位于矿区北部9-21勘探线,最高侵位约-50m,平面上为两岩体,形态不明,都大致向东倾。

(6)细粒花岗岩(χγ):仅在13勘探线的钻孔中发现,与微粒花岗岩伴生。其形态产状大致受F1断层控制。

岩浆岩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1)英安斑岩:灰白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约15%。以自形钾长石、斜长石为主,一般2~3mm,少量石英和黑云母;基质霏细结构,为长英质,长石多变为高岭土。边缘相约1m,斑晶少于10%,粒度较细,无强

烈的围岩蚀变。

(2)石英斑岩:浅灰白-暗肉红色,块状构造为主,少量流纹条带构造,岩体内普遍含有各种岩屑包体,使其具有隐爆角砾岩特征。岩石一般具少斑结构,斑晶仅10%,主要为石英,少量钾长石,粒度1~2mm,斑晶长石单斜有序度0.88~0.93。基质霏细结构,长英质。长石受不同程度的高岭土化。无围岩蚀变。

10

(3)花岗斑岩:浅灰白-砖红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20%以上,以石英为主,次为正长石,少量斜长石和黑云母,粒度约1mm,基质呈细粒花岗结构,石英为主,少量长石。斑晶正长石有序度0.87~0.99。边缘相小于2m,基质显微花岗结构。矽卡岩化等强烈。

(4)花斑岩:灰绿-浅灰-肉红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约10%,石英、钾长石为主,斜长石少见,粒度0.5~1mm。长石一般自形。基质为显微文象结构和细粒嵌生结构,呈花斑状,纤维状的长英质矿物扇形分布,呈球粒状,球粒0.1~1mm,边缘相5~10m,不连续,基质隐粒球粒结构,球粒0.05~0.1mm。一般有矽卡岩化等围岩蚀变。

(5)微粒花岗岩:灰白色,块状构造,似斑状结构。斑晶8%~22%。约0.5mm,以斜长石为主,少量钾长石和石英。基质半自形微粒结构或花岗结构,矿物粒度0.1mm,钾长石约30%,斜长石约35%,石英约33%,少量黑云母,未发现明显的围岩蚀变。

(6)细粒花岗岩:灰白色,块状构造,似斑状结构,斑晶仅1%左右,长石为主,多已蚀变为绢云母等,仅有假象。基质花岗结构,粒度约0.5mm,石英35%,钾长石30%~35%,斜长石25%~28%,少量绢云母,斜长石牌号10~18,未发现明显的围岩蚀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