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练习)(解析版) 下载本文

D 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水和蔗糖水 品尝味道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气不与浓硫酸反应,正确;

B、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钡都属于新杂质,错误;

C、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的,采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错误;

D、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所以在实验室不能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蔗糖水和食盐水,错误。故选A。

14.(2019·青海)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2 (水蒸气) 通过浓H2SO4 B NaOH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过量稀盐酸 C Cu 粉(Fe ) 用磁铁吸引 D

【答案】B

NaCl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氮气不与浓硫酸反应,水蒸气能被浓硫酸吸收,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错误; C、铁能被磁铁吸引,而铜不能,能成功除杂,选项正确;

D、将混有泥沙的氯化钠加水后,氯化钠溶解,泥沙不溶,过滤后食盐水与泥沙分离,然后将食盐水蒸发结晶,得食盐晶体,选项正确。故选B。

15.(2019·甘肃)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CO2 水蒸气 通过碱石灰 B K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C CaO CaCO3 高温煅烧 D CuO Cu 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 【答案】C

【解析】A、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水蒸气的同时也把二氧化碳除去了,故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氢氧化钙但引入了新杂质(过量的)碳酸钾,故选项不正确;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不引入新杂质,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铜,反而把主体物质氧化铜除去,故选项不正确;故选C。

16.(2019·甘肃)下列选用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氧化铜 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K2CO3(KCl)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品 C FeSO4(CuSO4) 锌粉 加入锌粉,过滤 D 【答案】A

Zn(Fe) 稀硫酸 稀硫酸,过滤

【解析】A、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可选用灼热的氧化铜,符合除杂原则;

B、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锌的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锌粉能与CuSO4、FeSO4溶液都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

D、Fe、Zn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A。

17.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应加入过量的( ) ...A.锌粒 B.氧化钙粉末 【答案】C

【解析】A、加入过量的锌粒,锌能把盐酸反应而除去,但生成的氯化锌会成为溶液中新的杂质,未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A不正确;

B、加入过量的氧化钙粉末,氧化钙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水反应,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反应除去盐酸且不产生新的杂质;但过量的氧化钙把盐酸反应完后还会继续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引入了新的杂质;故B不正确;

C、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且只能与盐酸反应,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剩余的碳酸钙可以通过过滤将其除去,既除去盐酸又不产生新的杂质;故C正确;

D、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粉末,碳酸钠不但能与盐酸反应、能溶于水而且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不符合除去杂质的试剂要求;故D不正确;故选C. 二、推断题

18.(2019·云南)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液中共含有硫酸铜、硫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四种溶质,每个厂各含其中两种。某小组的同学对两个厂的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1)取甲厂的废液观察,废液呈蓝色,结合溶液中物质共存的原理可推知,甲厂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将所取废液部分倒入试管中并加入足量锌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对乙厂废液中的成分进行了验证。

C.碳酸钙粉末

D.碳酸钠粉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乙厂废液于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乙厂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液,滴入___________ 实验二:取实验一试管中的上层清

①请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可以代替实验一中Ba(NO3)2溶液的是___________。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答案】硫酸铜、硫酸 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产生大量气泡 无色酚酞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变红色(与上一空对应) 碳酸钠、氢氧化钠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C

【解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1)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液中共含有硫酸铜、硫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四种溶质,取甲厂的废液观察,废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均不能共存,故甲厂废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硫酸,将所取废液部分倒入试管中并加入足量锌片,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产生大量气泡。

(2)乙厂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乙厂废液于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乙厂废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