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堂小结。(1分钟)
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是的,小小的芦叶船载着作者儿时的快乐、儿时的梦想越驶越远,这段美好的记忆永远印在作者的脑海里,也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五、作业。(1分钟)
1、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引导学生把快乐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提高习作能力,拓展知识面。) 板书设计:
4 芦叶船
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芦叶船 我们在小河里寻找自己的芦叶船。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第三课时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éi gān tuò mo lǎ ba
( ) ( ) ( ) ( )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折:____ ( )____ ( )____ ( )
33
漂;____ ( )____ ( )____ ( ) 横:____( ) ____( ) 杆:____( )____( ) 三、比一比,组词语。
芦( ) 桅( ) 苇( ) 篷( ) 庐( ) 危( ) 伟( ) 蓬( ) 唾( ) 沫( ) 叭( ) 港( ) 睡( ) 抹( ) 趴( ) 巷( ) 四、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 )( ) 又惊又喜( )( )( ) 第四课时
讲解同步三练
教学反思:
5、女孩儿乌塔
教材分析
乌塔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课文主要写了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通过攀谈,“我”知道了中德孩子所受教育的差异,中国的孩子从小依赖性强,是家里的宝贝,一般由爸爸妈妈带他们出去玩。而德国的孩子从小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34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我”与乌塔在旅馆相识,通过“我”的亲眼目睹和“我”与乌塔的交谈,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独自一人出门在外,并能从容处理各种事情,适应各种环境,做事有计划、果断、胆大而心细的小姑娘的形象。
课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突出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
(1)在描写中展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集中在第8、9自然段里,这些语言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2)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掌握本课十二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情。
4.读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过程、方法:自读自悟,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体验。 感情、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
2.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读完后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35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叙述描写中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乌塔提出的问题,培养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 世界地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反驳”等词语。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旅游的时候,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一起玩呢?有位12岁的德国小姑娘一人游欧洲,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位小姑娘是怎么独自到欧洲旅游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
(由谈话导入课题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有话可说,更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自学课文,掌握生字词(10分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