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测试:软件测试练习题 下载本文

52.确认测试阶段的两项工作是 进行确认测试和软件配置审查 。

53.在单元测试中,测试一个模块时,需要设计 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

54.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它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其主要目标是: 标识变更 控制变更 确保变更正确地实现 报告有关变更

55.SCM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 变更 的活动。

56.基线的作用是把各阶段的开发工作划分得更加明确,便于检查与确认阶段成果。因此,基线可以作为项目的一个 检查点 。

三、名词解释

1.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指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软件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2.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的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3.动态测试: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

4.黑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5.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6.语句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真”值或“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因此判定覆盖又称分支覆盖

8.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测试用例,使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至少出现一次。 9.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10.条件组合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的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

11.路径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12.测试用例:指为寻找程序中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

13.驱动模块:指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其功能比真正的上级模块简单得多,它只完成接受测试数据,以上级模块调用被测模块的格式驱动被测模块,接收被测模块的测试结果并输出。

14.桩模块 15.单元测试 16.集成测试 17.确认测试 18.渐增式测试 19.非渐增式测试 20.调试

21.人的因素的含义 22.基线 23.软件配置管理 24.软件配置项 25.软件质量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但不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安全网?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把软件测试的目的定义为只是发现错误? 3.软件测试应当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4.软件测试的步骤是什么?这些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之间的关系? 5.软件测试的过程是什么?

6.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各自主要目标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相互有什么关系?

7.什么是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它们都适应哪些测试? 8.简述软件测试与软件调试的区别。 9.软件配置管理的任务。 10.试述第三代界面的优点。 11.试述人机界面的设计过程。 12、SQA策略主要分哪三个阶段 13、测试计划应包括内容

14、软件测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15、简述软件测试过程

五、综合题

1.变量的命名规则一般规定如下:变量名的长度不多于40个字符,第一个字符必须为英文字母,其他字母可以英文字母、数字以及下划线的任意组合。请用等价分类法设计测试用例。 2.某商场在“五一”期间,顾客购物时收费有4种情况:普通顾客一次购物累计少于100元,按A类标准收费(不打折),一次购物累计多于或等于100元,按B类标准收费(打9折);会员顾客一次购物累计少于1000元,按C类标准收费(打8折),一次购物累计等于或多于1000元,按D类标准收费(打7折)。测试对象是按以上要求计算顾客收费模块,按照路径覆盖法设计测试用例。 3.下面是某程序的流程图: (1)计算它的环路复杂性。

(2)为了完成基本路径测试,求它的一组独立的路径。 4.分析比较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的异同

1、传统的单元测试的对象是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当考虑面向对象软件时,单元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此时最小的可测试单位是封装的类或对象,而不再是个体的模块。传统单元测试主要关注模块的算法实现和模块接口间数据的传递,而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主要考察封装在一个类中的方法和类的状态行为。

面向对象软件没有层次的控制结构,因此传统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集成策略就不再适合,它主要有以下两种集成策略: 基于类间协作关系的横向测试;基于类间继承关系的纵向测试。 系统测试一般不考虑内部结构和中间结果,因此面向对象软件系统测试与传统的系统测试差别不大。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整体目标和传统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小的工作量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但是面向对象测试的策略和战术有很大不同。测试的视角扩大到包括复审分析和设计模型,此外,测试的焦点从过程构件(模块)移向了类。

1选择题

1.B 2.B 3.C 4.D 5.A 6.B 7.C 8.B 9.D 10.D 11.A 12.B 13.D 14.A 15.A 16.A 17.B 18.D 19.A 20.D 21.C 22.D 23.A 24.C 25.D 26.A 27.D 28.D 29.B 30.B 31.C 32.A 33.D 34.B 35.C 36.B 37.B 38.A 39.D 40.D 六、填空题

1. 错误 测试结果

2. 文档资料 内部结构 测试用例 程序 错误 缺陷 3.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4. 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

5. 运行程序 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6. 人工检测 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 7. 编码质量 编码 软件产品 8. 静态分析 特性

9. 接口 需求规格 功能

10. 内部结构 处理过程 处理过程 测试 11. 结构 源程序 内部逻辑

12. 判定 语句覆盖 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 路径覆盖 13. 条件组合 路径 14. 循环 循环次数

15. 控制流程图 环路 基本路径

16. 功能 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 错误推测 因果图 17. 功能 一句话 一个短语 等价类 18. 边界 边界值 第一个 最后一个 19. 错误推测法

20. 因果 功能说明 判定表 判定表 21. 测试 黑盒 白盒

22. 软件配置 测试配置 测试工具

23.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确认测试 系统测试 24. 单元测试 编码 详细设计

25. 模块 模块接口 局部数据结构 重要的执行路径 错误处理 26. 驱动 桩 驱动模块 桩模块 27. 单元 组装 联合

28. 非渐增式测试 渐增式测试 29. 自顶向下结合 自底向上结合

30. 驱动 桩 顶层 软件结构图 深度优先策略 宽度优先策略 31. 桩 驱动

32. 功能 性能 需求规格 有效性 33. 黑盒 专门测试人员 用户 34. 测试 测试分析 实际运用 35. 完整性 正确性 36. 纠错 原因 位置

37. 简单调试 归纳法调试 演绎法调试 回溯法调试 38. 程序产生错误的地方 测试结果发现的线索 39.静态

40.尽可能多的 41.一个

42.驱动模块与桩模块 43.渐增式和非渐增式 44.发现错误 45.动态测试 46.黑盒法 47.判定覆盖

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