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碰__撞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
一、碰撞现象 1.碰撞
做相对运动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相遇而发生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 2.碰撞特点
(1)时间特点:在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时间很短。
(2)相互作用力特点:在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外力。
(3)位移特点:在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速度突变时,位移极小,可认为物体在碰撞前后仍在同一位置。
试列举几种常见的碰撞过程。
提示:棒球运动中,击球过程;子弹射中靶子的过程;重物坠地过程等。 二、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动能的变化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滑块和光电门,挡光条和弹簧片等。 2.探究过程
(1)滑块质量的测量仪器:天平。
(2)滑块速度的测量仪器:挡光条及光电门。 (3)数据记录及分析,碰撞前、后动能的计算。 三、碰撞的分类
1.按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是否损失分为: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动能不变,即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Ek1+Ek2=Ek1′+Ek2′。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有动能损失,即动能不守恒,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小于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
Ek1′+Ek2′<Ek1+Ek2。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黏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大。
2.按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沿同一条直线可分为: (1)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沿同一条直线。
(2)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高中阶段只研究正碰)。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 1.探究方案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Δx
(2)速度的测量:v=,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
Δt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3)各种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实现一维碰撞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3)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Δx
(2)速度的测量:v=,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
Δt经过Δx所用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3.实验步骤
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相关质量。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恒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4.数据处理
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填入如下表格
质量 碰撞前 m1 v1 mv 2碰撞后 m1 v1′ m2 v2′ m2 v2 速度 m1v1+m2v2 m1v12+m2v22 v1/m1+v2/m2 m1v1′+m2v2′ m1v1′2+m2v2′2 v1′/m1+v2′/m2 mv v m
经过验证后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的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m1v1+m2v2=m1v1′+m2v2′。
1.如图1-1-1所示为用气垫导轨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遮光片D在运动过程中的遮光时间Δt被光电计时器自动记录下来。在某次实验中,滑块1和滑块2质量分别为m1=0.240 kg、m2=0.220 kg,滑块1运动起来,向着静止的导轨上的滑块2撞去,碰撞之前滑块1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自动记录下来的时间Δt=110.7 ms。碰撞之后,滑块1和滑块2粘连在一起,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214.3 ms,已知两滑块上的挡光板的宽度都是Δx=3 cm,问:
图1-1-1
(1)碰撞前后两滑块各自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相等吗,即m1v1+m2v2=m1v1′+m2v2′成立吗?
(2)碰撞前后两滑块各自的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之和相等吗,即m1v12+m2v22=m1v′12
+m2v2′2成立吗?
解析:(1)因为滑块遮光片的宽度是Δx,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是Δt,所以滑块速度3×10-2ΔxΔx可用公式v=求出。碰撞之前,滑块1的速度v1== m/s=0.271 m/s
ΔtΔt110.7×10-3
碰撞之前,滑块2静止,所以v2=0 碰撞之后,两滑块粘连在一起
3×10-2Δx
v1′=v2′== m/s=0.140 m/s
Δt′214.3×10-3m1v1+m2v2=0.240×0.271 kg·m/s=0.065 kg·m/s
m1v1′+m2v2′=(0.240+0.220)×0.140 kg·m/s=0.064 kg·m/s 所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m1v1+m2v2=m1v1′+m2v2′成立。 (2)碰撞之前:
m1v12+m2v12=0.240×0.2712 J=0.018 J 碰撞之后:
m1v1′2+m2v2′2=(0.240+0.220)×0.1402 J=0.009 J 可见m1v12+m2v22>m1v1′2+m2v2′2 答案:(1)成立 (2)不成立
对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理解 1.碰撞中能量特点:碰撞过程中,一般伴随机械能的损失,即Ek1′+Ek2′≤Ek1+Ek2,其中,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2.弹性碰撞:若两球碰撞后形变能完全恢复,并没有能量损失,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相等,这类碰撞称为弹性碰撞。
3.非弹性碰撞:若两球碰后它们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一部分动能最终转化为内能,碰前碰后系统的动能不再相等,这种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如果碰撞后二者成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动能损失得最多,这种碰撞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