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浜触椴佺惣鐗?2020鐗堥珮鑰冨寲瀛︿竴杞涔犳娴嬶細绗?3璁查搧鍙婂叾閲嶈鍖栧悎鐗╂娴?鍚В鏋? - 鐧惧害鏂囧簱 下载本文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选择题

1.《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CuSO4·5H2O C.KAl(SO4)2·12H2O

B.FeSO4·7H2O D.Fe2(SO4)3·9H2O

解析:选B。描述中为“本来绿色”,由此推断应选B。

2.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单质(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 C.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说明稳定性:Fe(OH)2<Fe(OH)3 D.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故Fe3O4属于混合物

解析:选C。A项,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错误;B项,铁与碘化合生成FeI2,错误;D项,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错误。

3.(2019·包头高三检测)某同学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将铁粉加入热的浓硫酸中:探究铁的活泼性

B.将热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C.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FeSO4溶液:制备FeSO4·6H2O晶体 D.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验证Fe的氧化性强于Cu

解析:选D。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与其反应生成Fe2(SO4)3和SO2,无法说明铁的活泼性,故A项方案不可行;将NaOH加入FeCl3溶液中,得到Fe(OH)3沉淀,无法得到Fe(OH)3胶体,故B项方案不可行;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FeSO4溶液,一方面氧气可将FeSO4氧化,另一方面会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故C项方案不可行;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发应:Cu+2Fe===Cu+2Fe,该反应说明Fe的氧化性强于Cu,故D项方案可行。

4.(2019·济南测试)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而不含有Fe的最佳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解析:选B。Fe和Fe的检验方法是常考的热点。实验设计的步骤: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可证明溶液中不含Fe,然后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故B项正确;若含少量Fe,滴入NaOH溶液后生成的大量白色沉淀可覆盖极少量的红褐色沉

3+

3+

2+

2+

3+

2+

3+

3+

2+

2+

3+

2+

3+

2+

淀,不能确定是否含Fe,故C项不正确。

5.在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颜色变化应是( ) A.颜色变浅 C.没有改变

B.逐渐变深绿 D.变棕黄色

2+

3+

3+

解析:选D。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3Fe+4H+NO3===3Fe+NO↑+2H2O,有棕黄色的Fe生成。

6.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下列从分类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3+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③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解析:选B。实验③制得的是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A、C错误;实验①中涉及的物质Cl2、铁丝均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

7.(2019·广东五校协作体第一次联考)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操作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FeSO4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SO2通入溴水中 现象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结论 该溶液中存在I -B 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OH)3溶于氨水 C D 紫色褪去 溶液褪色 Fe有还原性 SO2有漂白性 2+解析:选C。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含碘单质,A项错误;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可知Al(OH)3不溶于氨水,B项错误;FeSO4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紫色褪去,说明Fe有还原性,C项正确;SO2通入溴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和HBr,说明SO2有还原性,D项错误。

2+

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2(SO4)3溶液中是否含有FeSO4

C.检验Fe(NO3)2是否已氧化变质,可将Fe(NO3)2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解析:选C。酸性条件下Fe被NO3氧化成Fe,不能检验Fe(NO3)2是否已氧化变质,C项不合理。

9.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X Y Z A FeCl2溶液 FeCl3 Cl2 B FeCl3溶液 CuCl2 Fe C Fe Al NaOH溶液 D FeSO4溶液 Fe2(SO4)3 Cu 2+

3+

3+

2+

解析:选C。Cl2与FeCl2反应,A错误;Fe与FeCl3、CuCl2均反应,B错误;D项中有新的杂质CuSO4生成,D错误。

10.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

A.1∶1∶1 C.3∶3∶8

B.1∶3∶1 D.1∶1∶4

3+

2+

解析:选D。据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NO3>Fe>Cu,可知随铁粉的增加,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4HNO3(稀)+Fe===Fe(NO3)3+NO↑+2H2O 4 mol 1 mol 1 mol 2Fe(NO3)3+Fe===3Fe(NO3)2 2 mol 1 mol 3 mol Cu(NO3)2+Fe===Fe(NO3)2+Cu 1 mol 1 mol 1 mol

所以原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mol-1 mol)∶1 mol∶4 mol=1∶1∶4。

二、非选择题

11.(2019·湖北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取2.960 g A在足量的空气中充分煅烧,得到2.400 g红棕色固体B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固体B溶于盐酸形成棕黄色溶液C,再加入KSCN溶液变为红色,气体D溶于水得到无色酸性溶液E,向E中加入足量碘的碘化钾溶液(棕色)得到溶液F,同时溶液酸性增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C也可用于处理污水,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污水处理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得到浅绿色溶液,同时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E中加足量碘的碘化钾溶液后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红棕色固体B溶于盐酸形成棕黄色溶液C,再加入KSCN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棕黄色溶液C是氯化铁溶液,B为氧化铁。气体D溶于水得到无色酸性溶液E,向E中加足量碘的碘化钾溶液(棕色)得到溶液F,同时溶液酸性增强,可以推断D为二氧化硫,E为亚硫酸,亚硫酸可以被碘氧化为硫酸,碘被还原为氢碘酸,所以酸性增强。2.400 g红棕色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其中含铁0.03 mol,铁元素的质量为1.68 g,则2.960 g A中含硫元素的质量为1.28 g,S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所以A的化学式为Fe3S4。

答案:(1)Fe+3H2O

3+

Fe(OH)3(胶体)+3H

(2)Fe3S4+3H2SO4===3H2S↑+3FeSO4+S↓ (3)H2SO3+I2+H2O===SO4+4H+2I

12.绿矾被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工业上两种制备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利用黄铜矿粉(主要成分为CuFeS2)制取绿矾

2-

(1)试剂a和试剂b分别是 ,操作1的名称是 。

(2)有一种细菌在有氧气存在的稀硫酸中,可以将CuFeS2氧化成硫酸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利用工业废铁屑制取绿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