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领域的开拓与第二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 下载本文

式,为和声的力度分析赋予了定量化的手段。

2.和声的民族风格研究。这类论文有《欧洲近现代音乐中五声旋律的和声运用》(沈一鸣)、《民间多声与近现代和声》(樊祖荫)、《五声性纵向复合结构的探索与实践》(李一贤)、《宫音大二度转移的理论与实践》(周振锡)、《五声风格异调配置的色彩对比》(刘达)、《我国音乐作品中五声性和弦结构复杂化运用探讨》(陆霭宜)及《再论K2差频原理》(朱诵)等。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寻五声性音调的和声处理方法。

3.和声学的教学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和声的风格性与传统和声教学》(吴式锴)、《当前和声教学中的两个问题》(汪培元)、《键盘和声教学规律初探》(孙维权)、《和声习作的阶段要求》(袁丽蓉)以及《和声教学法初探》(吴金德)等。这些论文,围绕和声的教学提出了问题,总结了经验。此外,会议还就研究生、本科生和师范生的和声教学问题分组进行了讨论交流,深化了论文的内容。

4.和声学的本体研究。此次会议筹委会主任谢功成,在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和声学研究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六年间出现了如下新特点:(1)与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实际密切联系。(2)将民族传统的纵向追溯与对世界范围现代技巧的横向借鉴相结合。(3)对西方二十世纪和声的介绍、研究,取得显著成绩。(4)在研究方法上,艺术与科学,特别是音乐与数学的联系与沟通,作为一种趋势,正方兴未艾;电子计算机也已开始进入研究领域。这个估价,亦是对这次会议特点的概括。此外,王安国的论文《对我国和声学科发展近景的探测》,亦属和声学本体研究的范围。

这次会议的丰硕成果,集中显示了中国和声学研究的新进展,标志着中国的和声学研究已经走出传统功能和声的狭小天地,一种与现代音乐创作相适应的、具有更大包容力的和声理论体系的建立,已经提到了中国和声学科近期发展的日程。

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九年,和声学的研究继续发展,除了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译文和论文外,一九八七年出版的(苏)尤·霍洛波夫《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罗秉康译),简要而明晰地评介了兴德米特、梅西安和勋伯格的和声理论体系。一九八九年出版的(美)文森特·佩尔西凯蒂的《二十世纪和声》(刘烈武译),系统介绍了现代和声材料及技法,是一部教科书性质的著作,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中国音乐家写的和声理论著作也陆续问世,如张肖虎《五声调式及其和声方法》,集中研究中国民族调式的和声处理特点;鲁兆璋《和声学初步》,是为中学音乐教师获取“专业合格证书”编著的专门教材;戴树屏《新和声学教程》,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及音乐艺术院校的和声公共课;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是作者对巴托克调式半音体系,极音和弦以及对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创新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汇集。刘烈武《基础和声学》,则偏重于教学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