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梳理、复习(包含答案) 下载本文

第一单元梳理、复习

【单元要点】

一个特点:繁荣与开放 一条运河:隋朝大运河 一种制度:科举制度

两个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两次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 三个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日本、新罗和天竺 三位唐朝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四位励精图治的皇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时空坐标】

隋文帝 建立隋

【单元结构】

隋朝 唐朝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626年 627年 641年 754年 755年 907年 隋灭陈统一全国 开始开凿大运河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李世民即位 玄奘西行 627-645年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第6次东渡到达日本 安史之乱 755-763年 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1

【典例剖析】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重要史实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统一全国③开凿运河 B.①灭亡陈朝,统一全国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统一全国 D.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亡陈朝,统一全国 二、隋文帝的治国政策

2.《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三、科举制

3.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四、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及意义

4.同学们正在讨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意义,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巡游江南

2

C.加强南北交通,便利经济交流 D.能够使军队顺利到达南方,为消灭陈做好准备 五、大运河的开通与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何时动工开凿?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中的“江都”和“涿郡”分别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3)材料三反映了大运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4)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曾在央视播出。你认为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是什么。 3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二、三省六部制

2.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与之相关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东汉 三、武则天的统治

3.武则天诏曰:(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勤俭节约 C.减轻农民负担 D.重视农业生产 四、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统治措施

4.唐朝是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七年级(1)班就盛世唐朝的开明君主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励精图治·英明显】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是以民为本,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