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传承传统文化,重点应在于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的基因,维系中华文脉,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
C.作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常识既不宜“高深'也不宜“窄化”需要因学生年龄的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
D.只要我们正视过去,放眼当下,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我国传统文化就能得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全文围绕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话题,重点阐明了传承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几种具体做法
B.全文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以及应有的态度等角度逐层论述
C.文章运用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把“传统文化传承”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得清楚明了
D.文章语言严谨凝练,内容充实 ,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
第9页,共22页 (AlphaGO) ”。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 ……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代的高频词。由此可见,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可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有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
第10页,共22页
学
研创新的成功率仅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踏着失败拾级而上,方有可能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种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创新成果之所以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
第11页,共22页 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 国一定能实现爬坡
过坎,弯道超车。
(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从句式角度分析下面句子在选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
3.选文第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分)
第12页,共2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4.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8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第13页,共22页 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 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
第14页,共22页
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 ,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 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
”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第15页,共22页 2.下面这句话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
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核心素养题)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得透脱”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三、写作(40分)
阅读下列一组名人名言,按要求作文
(1)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2)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
好。(爱默生)
第16页,共2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