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智能演练)湘教版必修3第2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下载本文

第2章 第4节

1.下列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多使用小型机械,以适应耕地少、地块小的特点 B.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香蕉和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 C.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解析: A项是对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叙述;美国热带面积小,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少,需大量进口,故B项错;美国工农业并重,又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投入劳动力少,故D项错。

答案: C

2.关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自然条件地区差异的影响,东北商品粮种植范围仅在南部地区 B.三江平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C.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

D.大豆、甜菜是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也是最主要的商品粮食作物 答案: B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历史上曾有过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的时期 B.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C.美国的小麦都是春小麦,质量优良

D.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解析: 美国小麦种植区有冬小麦带和春小麦带两个区,其中冬小麦质量优于春小麦质量。

答案: C

下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回答4~5题。

4.③地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 A.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种植业 C.降水充沛,适合水稻生产

B.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畜牧业 D.光热充足,宜发展亚热带水果

解析: ③地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降水适量,光热条件优越,适合种植业发展。

答案: A

5.该国20世纪30年代曾爆发“黑风暴”灾害,其成因是( ) A.风速过大、空气寒冷造成 C.过度垦荒和植被破坏

B.台风、(飓风)引起

D.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引起

解析: 由于人为过度开垦大草原,破坏植被,冬春季节发生沙尘暴灾害,土壤受风蚀严重。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6~7题。

6.C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 ) A.三、四月 C.十二、一月

7.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C.棉花

B.水稻 D.玉米 B.七、八月 D.九、十月

解析: 由于中部和北部气候上的差异,中部生长期较长,北部生长期较短,所以中部种植冬小麦,北部种植春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宜在春季。

答案: 6.A 7.D

8.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解析: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

答案: C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A主要属于______农业带,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气候区。

(2)B区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和______,该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______的投入转化来的。

(4)美国农业带中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其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中画出棉花带、小麦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分布的大致范围。 (6)美国突破的“处方”农业有什么好处? 答案: (1)畜牧和灌溉 高山

(2)玉米 小麦 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农业科技发达 (3)科技

(4)五大湖和东北部 气候湿冷,土地较贫瘠,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接近城市消费区 (5)略

(6)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保护环境,节省成本,食品卫生得到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M地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 )

2.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工业化的发展 C.世界经济全球化

B.城市化的进程 D.国际局势多极化

解析: 第1题,M地为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A为我国东北地区,也是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影响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1.A 2.D 读图,完成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