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则认为别的同学学习也不努力也一样作弊,而且与自己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 有些不良少年,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他就动手打人,认为别人瞧不起他。
还有一种投射作用,乍一看来,它似乎并不具有防御性质。这种投射作用是将个人的思想感情赋于外部世界。一个人感到幸福时,便以为其它人也很愉快;当他感到痛苦时,便认为人世本来就是一个悲惨世界。进一步分析一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类赋予性投射作用的防御本质。一个人的幸福可能因其它人的痛苦而遭到破坏,因为他会因自己不适宜的愉快心情而感到内疚。为了消除这一威胁,他便想象其他人也与他同样快乐。假如一个人相信大多数人都不诚实,他就比较原谅自己的撒谎。惯于考试作弊的学生为了开脱自己,便常常认定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干。如果一个人相信性关系混乱是一种普遍现象,他可能以此来替自己的越轨行为辩解。这类投射作用并没有对直正的动机进行压抑,也没有选择替代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承认自己的内在动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把自己的动机投射给别人得以减轻其道德性焦虑。
投射也表现在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等行为,患有妄想迫害症(Paranoid-psychosis)的病人,亦多采用此机制,他内心憎恨别人,却疑神疑鬼,无中生有他说别人要杀害他。
投射也会在梦中出现,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
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此概念,用以分析及了解“说者的内心世界”。著名的罗夏人格测验就是以墨汁投射图来分析人的内心所思所想,其他投射法如,主题统觉测验、文章完成测验、绘图测验、沙盘等等皆属之。
初学心理学,容易把移情与投射搞混,其实二者有根本的不同。
投射是把自己具有而别人不一定具有的冲动、欲望、情绪、情感、理念、观点、态度、信仰等心理/精神/人格上的东西投注入他人或外物身上并通过这一投注而认为他人或外物具有这些东西。它的路径是:由自身发出,投向外部世界。
移情是把对某人或外物的情绪、情感、理念、观点、态度、信仰等心理/精神/人格上的东西转投到另一人或另一物身上,由此让被投注的此人或此物取代原先的彼人或彼物。它的路径是:由A出发,投向B。
任何一种心理机制的发生和运作,都是为了维持人的心理生存。投射也是如此。一个人喜欢狗,从而认为另一个人也喜欢狗;一个人因为专制政权的暴虐,就把自己的这种恐惧和愤怒投射到一位名人上,以为这个名人突然“失踪”肯定是受到了专制的迫害。这种“一厢情愿”是为什么?为了认同的需要。
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与他人和世界处于分裂之中,这种分裂迫切要求人对自我进行认同,并克服与外界的分裂。对自我的认同,对于很多人来说,逻辑地要求“他者”也对自己进行认
同。表现在思维/心理上,就逻辑(心理逻辑)地要求自己与他人,或他人与自己具有某种存在属性,或者,他人成为自己的某种情绪、情感、理念等的承载者。这就是投射。
移情是在心理上,让B填补或取代A在自己心理上的地位。这意味着,一个玩移情大法的人,在心理上已固着于A,A已成为他的自我的一部分,并构成了他的自我认同。一旦A消失,或不以具象的形式出现,他的自我认同就出现危机,心理上就难以生存,因此必须把出现的B看成是A,让B具有A曾在自己心理上具有的功能。是自我认同,而不是其它,导致了移情这一心理机制。
(3)内摄/摄入(Introjection)
也称内向投射、内投射、内投,与外投射作用相反,摄入是指把客体或者客体的一部分包含为主体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与这个外在客体的关系完全变成了与这个客体的内在表象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个体(主体)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事物(客体,如某位亲人的性格特质、行为方式等),而将它们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内投射的仿同对象,常是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内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现,他们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来减轻对死者的内疚感。
作为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内射使主体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作为一个防御过程,内射减轻了自我的分离焦虑。
? 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机制;
? 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 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
? 学生对勤奋用功的女同学产生情感却未能表达,暗地里开始比她更用功;
? 看到人类残害动物,发现自己身为人类真是可耻而对自己感到憎恨,甚至有自残、自杀的行为。
【案例】A和B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在一个班上学。B说话时有一个口头禅就是“我觉得。。。”有一天B突然退学,也没再跟A联系,A觉得非常痛苦,茶饭不思,心情郁闷。这时由于内向投射的作用,A渐渐开始学习B的说话方式,也用“我觉得……”作为一句话的开头,将B的特点内化成自己的特点,以此来告诉自己,B一直都在自己身边,没离开过。
虽然与外投射不同,但内摄发生的同时或者之前,往往会存在主体把自己的某些欲望、需要、情绪投射到客体的现象。(Knight,1940)所以研究内摄的时候总是要把投射同时考虑。内摄是一种本我的功能,它对主体的自我结构的形成和改变有重大的影响。而投射是自我的功能,它是用来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的。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会经常使用内摄,但是一旦道德形成,投射就开始出现。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投射是神经症性的投射,而不是妄想性
投射。
--------------------------------------------------------------------------------
四、代偿性防御机制 包括
(1)幻想(fantasy)
(2)补偿(compensation)
代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象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1)幻想(Fantasy)
当人无力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得以实现内心的平衡,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因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与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可依个体的需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自行编撰。
幻想是一种想象作用,是幼儿必经的生活过程。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所幻想的内容与学习经验有关(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而有不同的内容)。
例如,儿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而青春期少年则偏向英雄式的崇拜。一般而言,凡性情孤僻有退却倾向者,平常又少有自我表达机会,易以幻想解除其焦虑与痛苦。
【案例】工人柯金上班时,被领班无理地骂了一顿,十分愤怒,但位居人下,无法可施,同家途中,他买了一张爱国奖券,吃饭时与大太闲谈时说:“如果中了奖,他要自己开间工厂,重金将领班请来,然后给他颜色看,令他受辱……”谈着谈着,柯金轻松多了,他用的方法就是“幻想”。
白日梦是一种幻想,小孩以幻想来处理自己内心遇到的问题,青少年用幻想来编制美好的未来,以逃避现实的冲击。但成年人终日做白日梦,不勇于面对现实,则肯定是一种病态。
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如: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
自骗机制中的理想化(Idealization)是可以算作是幻想的表现之一,是指对另一个人的特质、能力等做过高的评价,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的现象。简言之即当个人无法应对挫折、痛苦或不满时,就会一种非现实的想象来逃避问题。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这种保护机制常被弱小者所用,这也是思维上退行作用的表现。
幻想可以是一种使生活愉快的活动(很多文学、艺术创作都源自幻想中),也可能有破坏性的力量(当幻想取代了实际的行动时)。
意义治疗法创立者弗兰克尔,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集中营待了四年之久,他发现能从集中营活着出来的人,与其是否年轻力壮无多大关系,最主要的是对未来有“憧憬”(亦即以幻想未来远景,来支持自己忍受目前的苦难)。
幻想使人暂时脱离现实,使个人情绪获得缓和,但幻想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人必须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并克服困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经常沉洒于幻想中,而使“现实”与“幻想”混淆不清时,会显现出歇斯底里(hysterical neurosis)与夸大妄想(grandeur delusion)般的症状。
【案例】有一位学校临时约聘的技工,最近因参加技术检验考试,没有通过,而较之同时一起被学校约聘的其他两位技工,不但通过考试并被学校改聘为正式技职,使他的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再加上其女友也因他没有通过考试,认为他没有前途而与他分手,在这种双重打击下,最近他开始语无伦次,到处说他已被校长聘为总务主任,并以总务主任自居,要求学校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听从他的指示。这位技工所显现出来的行为,即是因为他在无法改变现实环境下,凭借着个人的想象力改变了他脑子中的现实(把幻想当成是真事)以维持其心理的平静,而形成了夸大妄想症。
(2)补偿(Compensation)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不能达成某种目标时,改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代偿这些缺陷,以减轻其自卑感、不安全感,建立自尊,称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