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与练习(含答案) 下载本文

. 专业.专注 .

审题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先。”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

请确立文章的立意:

【思路点拨】 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 word完美格式 .

. 专业.专注 .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关键句在于后者。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关键句】 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参考立意】 (1)“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习,课堂有效教学是基础;课外大量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是补充: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单靠课堂教学,语文素养难以提升;大量的课外阅读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高语文素养的捷径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要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才能夯实语文素养;

(4)“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要学好语文,应当自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等。

二、提炼中心法

如果作文材料中没有关键词、关键句怎么办?就要根据材料提炼出中心。如何提炼?要分析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规律,概括中心。提炼中心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来提炼。

(一)叙事类材料

叙事类材料的具体操作程序:

(1)概括材料要点。理清材料涉及的人或事物,如果是多个人物,确定谁是主人公;写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多时,还要注意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2)确定性质和倾向。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命题者的倾向性。 如果材料的结果是好的,其性质往往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往往是赞成; 如果材料的结果是不好的,其性质往往是反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往往是贬抑;

. word完美格式 .

. 专业.专注 .

如果材料的结果不明朗,材料的性质往往是隐藏性的,应辩证分析,分析命题者的真正意图。

(3)筛选观点定主题。根据材料的主旨和倾向,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提炼出切合材料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主题。

即时训练2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请提炼这则叙事性材料的中心,确定文章立意。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所述事件大抵包含以下四个层次:(1)小羽改进、创新传统工艺,研发新式花茶;(2)新式花茶批量生产,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3)公布工艺流程,拟定地方标准,带领大家规范市场;(4)新式花茶产业规模扩大,集中精力率领团队创新,成为致富带头人。这四个层次存在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中关涉“创新”“规范”“个体”“团队”“合作”“分享”等明示的或隐性的关键词。小羽何以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敏锐的创新意识;(2)精明随机应变的市场头脑;(3)自觉的市场规范(标准、规则)意识;(4)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5)分享与共赢;(6)协作精神与带头(领袖)意识;(7)革新观念引领发展;(8)“风物长宜放眼量”,有宽广的胸怀与高远的眼界等等。通过因果关系的梳理,找出材料中潜在的关系型话题,进而在相互关系中确定立意,形成所写文章的主旨。

【参考立意】 这则材料作文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如果就关键词“规范”进行立意,要看清楚“规范”与“假冒伪劣产品”“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创新”之间的关系,从而有选择、有侧重地加以立意:(1)规范是防止假冒伪劣的有效屏障。(2)规范是壮大事业的可靠保障。(3)规范是创业、创新的必要前提。(4)只有规范引路,方能带头致富。

. word完美格式 .

. 专业.专注 .

(二)议论类材料

议论类材料是指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断、议论性语段等。审题立意时应分清材料中的论点和论据,搜寻中心论点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以此内涵为主旨。

即时训练3

(2016·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请提炼这则议论类材料的中心,确定文章的立意。

【思路点拨】 材料中给出相互矛盾的观点,那么审题时则可从矛盾处入手,深入挖掘,探究双方观点的合理性、片面性及互补性,在辩证分析中,引申出自己所写文章的主旨。

这则材料先引用俗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再引出一个对立的观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并予以简要解释,进而引出关键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审题立意时应扣住二者的矛盾关系来深入探究,确定立意。“个性”与“创新”是材料中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具有宽泛的内涵。考生在吃透材料中的矛盾对立的两句俗语含义的基础上,将“个性”与“创新”赋予具体的内涵。

行文时,要注意把握“个性的彰显”与“创新意识的闪现”这两个词组的概念,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怎样保持个性、怎样创新上。同时,可以从反面的角度阐述,分析什么不是真正的个性表达,什么不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篇幅有限,“个性”与“创新”,最好选一个角度深入细说,不宜将两者混着说,否则容易泛泛而谈,什么都说不清。

【参考立意】 (1)无话则长,有话则短——对于前人尚未涉足的空白领域,要勇于探索、发现、创新;对于大家所熟知的,不简单重复,这种不浪费的理性值得点赞。(2)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事求是,不虚夸,务本真,这种诚实谦和的个性值得褒扬。

(三)诗意类材料

. word完美格式 .